▲著名舞蹈家夏冰
著名舞蹈家夏冰眾多代表作中,屬于大型晚會劇目的歌舞詩三部曲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從1999年的《希望在金秋》到2009年的《風景這邊獨好》,再到2011年的《金哪銀兒梭》,“以歌為魂,以舞傳情,以詩敘事”,紅綠輝映,詠古頌今,傳遞真善美。物質食糧以暖胃,精神食糧以慰心,夏冰的歌舞詩三部曲,異曲同工,各自成輝。
《希望在金秋》是夏冰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的畢業匯報作品,也是夏冰的編導處女作。由湖北省舞蹈家協會、武漢市第一師范學院、武漢市群眾藝術館聯合主辦,武漢市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鄢繼烈老師主持,顧問分別是湖北省舞蹈家協會主席劉鳳老師、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主任孫龍奎教授。作為藝術生涯的一個重要節點,這臺劇目見證了她從舞者到編導的華麗蝶變。
《希望在金秋》由10個作品組成。其中,《旭日東升》受民間舞李嘉老師傳授的海陽秧歌啟發,以群舞展現新時代新氣象;《山丹丹》(獲文化部廣電部舉辦的新時代舞蹈大賽冠軍并參加全國藝術節展演)《野山》(獲得文化部群星獎青年組銀獎)借鑒了中國著名舞蹈編導肖蘇華老師交響編舞的理念,進行大膽嘗試和創新;《陽光》的靈感來自高度老師講述的藏族文化,以寫意與寫實交織的手段禮贊生命;《藍調》《月光》表現女性的柔美和綠色文化的思考;《未了情》是課堂習作,在老師的指點后精雕細琢而成,聚焦海峽兩岸人民渴望統一的家國情懷。
夏冰領舞的雙人舞《野山》經過二次打磨后榮獲文化部群星獎青年組銀獎。作品以土家族舞蹈為基礎,結合現代舞技法,一改傳統的寫實敘事風格,大膽嘗試運用意識流的手法,以狂放不羈的青春戀曲透視民族性的生命張力。蕭鼓奏響的原生態音樂韻味悠長,神秘空靈,代入感頗強。男人與女人的愛,山魂與精靈的愛,生命與生命彼此尋覓相互映照,在寫實與寫意的轉換交疊中,充滿油畫般的迷幻光芒。20多年過去,作品仍然透出激蕩人心的生命力,因成功塑造了具有強烈民族氣質的形象及深刻內涵,被譽為土家文化的精神戀歌。
高潮段落的《陽光》獲武漢市大專院校舞蹈大賽銀獎。創編者于喧騰的生活表象沉潛下去,與靈魂相遇,挖掘生命深層的意義,體現匠心與思想。背景音樂曲調低沉雄渾,神秘,悠遠,舞蹈語匯蘊藏的內在力量,反襯暗色基調的背景,寫意與寫實交織跳躍,凸顯主題。不同種族有不同的習俗和生死觀,但人類對太陽的認識是共通的,它永恒,慈悲,寬厚,博大,包攬萬物,俯瞰眾生。神秘厚重的藏文化,藏民朝圣的虔誠與信仰的堅貞讓夏冰深為震撼,經過反復醞釀琢磨,對藏族文化背后蘊含的生命哲思進行提煉升華,創作了這個作品。藏族鍋莊舞是泥土里生出來的傳統舞蹈,具有超強的表現力,非常契合禮贊生命、敬畏天地、自然輪回的主題。
《希望在金秋》演出后,時任湖北省舞蹈家協會秘書長的吳建華老師在報道中贊揚夏冰是群星燦爛中的一顆新星。可以說,作為編導處女作,《希望在金秋》的起點很高。夏冰品嘗了成功的喜悅,胸懷夢想的種子在希望的田野上繼續埋頭耕耘。
2009年夏冰受江西會昌縣委國資委邀請,進入北京赴會昌導演組創作一臺“江西會昌紀念建國60周年晚會”,擔任整臺晚會歌舞導演兼領舞。夏冰接受任務后,馬不停蹄趕往會場,與當地采茶劇院藝術家們共同討論,聽取意見,很快投入到《風景這邊獨好》的創作中。這一次,她跳出駕輕就熟的綠色主題,對紅色基因展開回溯、歌詠、傳承,鋪展一幅紅色畫卷,飽蘸情感的筆墨,塑造歷史時期的生命群像。
▲《前進,會昌》劇照
《風景這邊獨好》以《前進,會昌》拉開序幕,富有張力的舞蹈流動出一片火紅的海洋,既是吶喊和告白,又是信仰的召喚與指引。恰如偉人著名的詩詞,“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舞蹈語匯表達出革命者的堅定信心,傳遞出一種樂觀的精神和堅韌的意志。《十送紅軍》(獲得江西省南昌市四縣五區歌舞大賽金獎)與《盤山絕唱》(獲江西省專業舞蹈大賽銀獎)是整個劇目的靈魂。一個纏綿悱惻,一個金剛烈焰,陰陽對照,剛柔并濟,在深情的敘事中沉淀出精神之光。
▲《十送紅軍》劇照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革命斗爭中,江西的青壯年紛紛參軍參戰,到處可見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阿妹送情哥的送別場面,個人悲歡融入民族大義,因此流傳下來千古絕唱《阿妹等你到白頭》《十送紅軍》等,至今傳唱不衰。舞蹈《十送紅軍》以民歌為載體,把具象的共性糅合一處,展現女人們的心理活動,送別又不舍,勇敢卻又脆弱,兒女情長,肝腸寸斷。在矛盾掙扎中,大義戰勝小我,藏起憂傷痛苦,毅然送別。
《盤山絕唱》根據真實革命故事編導。夏冰參觀會昌革命歷史博物館時,一幅同名油畫前,講解員的講述令她熱淚盈眶。在翻閱大量歷史資料和反復研討后,以寫實手法展現戰士遍體鱗傷的境況,以寫意的手段去刻畫內在的精神力量,以簡潔的肢體語言為英雄塑像。北風呼嘯的山巔,槍炮聲振聾發聵,血雨腥風,拼死激戰。戰斗間隙,戰士們拖著血跡斑斑的身體,凝望北斗,堅定信念。短暫的休憩后,槍炮聲再次響起,又一場戰斗開始了,一個戰士倒下,另一個戰士沖上去,為了心中的信仰,戰士們前仆后繼,決不投降。驚心動魄的節奏,悲壯慘烈的場面,推動情節進入一個又一個高潮。尾聲處,戰士們身負重傷,被敵人逼退到懸崖邊,高昂頭顱,視死如歸,用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為這段歷史鑄就一座不朽的豐碑!
跨過血雨腥風的紅色歲月,從歷史的滄桑中走來,化悲痛為力量,開啟新生活的篇章。《美麗的湘水河》洋溢出蓬勃的朝氣。《斑鳩調》靈動優美,把人與鳥放在平等的視角上,以悲憫的態度關注生命,以心靈的溫度歌詠真善美,呼吁人類保護大自然,創建和諧美好生態環境。歷添歲月,春滿山河。看今朝,被鮮血澆灌過的土地上,人民安定,繁花似錦,風景這邊獨好。
藝無止境。夏冰善于審視總結,取長補短,遵循條理化、清晰化、主題化、風格性的理念進行創作,參照專家定論,精益求精。嚴謹的創作態度,讓她一次次突破自我,2016年,夏冰對鐘愛的《斑鳩調》重新編導,功夫不負有心人,錦上添花的《斑鳩咕咕叫》獲得江西省文化廳10個優秀劇目展演金獎。
繼兩部劇目獲得成功后,2011年,夏冰再次創編完成《金哪銀兒梭》(另一位總導演是中國戲曲音樂理論研究會會員、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甘遠成),從而組成個人主創編導的大型歌舞詩劇目三部曲。《金哪銀兒梭》獲湖北省少數民族歌舞調演劇目大獎(其中《太陽大的很》《嗯吶嗯》獲特別獎)。作品突出原生態舞蹈,融入現代交響意識,架構歷史人文,挖掘精神內涵,藝術地詮釋美、傳遞美、弘揚美、抵達美,被譽為泥土里舞出來的中國土芭蕾。
《金哪銀兒梭》以土家族歷史人文為藍本,現代思維為理念,民族精髓為媒介,完成一場富有特色的審美探索和實踐。《金哪銀兒梭》分三個篇章,上篇《遠古的歌謠》,表現部落首領率領族人統一江山的古老傳說;中篇《大山的歌謠》,刻畫土家族男兒創建美好家園的精神氣質;下篇《清江歌謠》,展現土家女人的柔情和堅韌。整部劇洋溢著中華民族樂觀、豪放、幽默、灑脫的情懷和堅韌、頑強、勇敢、進取的精神!
上篇《遠古的歌謠》用故事塑造形象,用情節雕刻人心,用舞蹈語匯挖掘內在力量,從而為整部劇目奠定精神傳承的恢宏基調。廩君是土家族統一六族部落的遠古首領,是土家文化符號之一,其為民族大義而犧牲個人情感的故事久經傳頌。第二個作品是鹽水女神,在民族統一的征戰中她不但失去愛情更獻出生命。廩君與鹽水女神的愛情夭折了,但一個民族卻有了傳承的脊梁和擔當。
▲《巴蔓子》劇照
《巴蔓子》刻畫了一個典型的土家民族英雄形象。巴蔓子是土家人心目中忠勇愛國的精神化身,也是重義氣、講誠信、愛國護民、舍身取義的傳統道德風尚的代表,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在編排上,利用古樂與男聲吟唱烘托出遠古氣息,音樂與舞蹈相互滲透,彼此呼應,達到水乳交融的視聽效果。第一段,音樂略顯壓抑,用舞蹈造型找人物狀態,呈現戰場硝煙;第二段,音樂有了節奏變化,主角巴蔓子在散漫中有了定力,在流動中展現視死如歸的英勇氣概;第三段金曲飛揚,節奏增強,兩個衛士的角色設定,加深忠信的壯烈,音樂沖破吟唱的低回滯重,變得飽滿高亢,釋放出震撼的力量。
中篇《大山的歌謠》,在生活的場景中贊美天地,歌詠勞動者的偉大。三個男子群舞各具特色,有詼諧,有豪邁,有生活,有詩意。通過情節和意象,由內而外折射出旋律美、韻律美、造型美、情操美。
《一根扁擔樂悠悠》,在扁擔上做文章,抓住樂悠悠的“ 樂”和“悠”,表現土家男人樂觀灑脫的生活態度。《日白歌》是男聲表演唱。舞者手上的籮筐既是打節奏的鼓,頂在頭上是大頭娃娃的形象,摞在一起又是羅漢造型,夸張詼諧,意象橫生,仿佛是勞動者自己的芭蕾。
▲《太陽大得很》劇照
《太陽大得很》中,太陽,人們司空見慣,草帽也司空見慣,但把這樣兩個意象糅合到一起成為一支舞蹈的靈魂,傳遞出豐富的美,便是大師的杰作了。大寫意的草帽,既是帶來希望和光明的紅太陽,又是戴在頭上遮陽擋雨的草帽,更深的寓意是面對變幻莫測的生活保持熱情和斗志!樸實自然的民間語言和音樂,配合剛勁有力的舞蹈,生活氣息濃厚,充滿生命張力,心懷暖陽,向光而行,把勞動人民的樂觀向上和幽默智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北京舞蹈學院的進修經歷使夏冰受益匪淺。編導過程中,土家漢子在舞臺上呈現的狀態,正是夏冰要表現的東西。勞動者們雙腳帶著泥土的芬芳,臉上洋溢著太陽的光芒,骨子里埋著金子般的赤誠,返璞歸真,坦蕩熱烈,這種介乎于原始的美是專業藝術家學都學不到的,在質樸中散發出人間食糧的味道。
下篇《清江歌謠》是整部劇目的柔情段落。以女子群舞為主,以善為本,以水為媒,以歌傳情。其中的《嗯吶嗯》很有特色,民歌式的問答對唱表現女孩的聰明機智。《月亮彎彎像盞燈》,畫面溫婉清麗,唯美浪漫。此篇中的精品之作當屬夏冰親自領舞的《妹娃要過河》。
▲《妹娃要過河》劇照
《妹娃要過河》的結構設計匠心獨具:以倒敘的手法,由一對老夫妻的追憶展開敘事:在清江河邊長大的兩個孩子,喝著河水長大,唱著《龍船調》相愛,聽著《龍船調》喜結良緣,哼著《龍船調》度過平凡又幸福的一生。苦與樂融化在河水里,情與愛綻放在《龍船調》的旋律中,天地悠悠,萬物輪回,這是他們的一生,也是大多數土家人生命歷程的真實寫照。
舞蹈中的細節處理格外感人:回憶之初,兩個老人在生活中相互關愛,老爺爺用顫巍巍的手摘下老奶奶鬢邊的一根白發,微小的細節給不同年齡段的人留下不同的感受,這是豐富的藝術內涵帶來的情感體驗,此處無聲勝有聲,小小的細節包含了愛情的浪漫,暮年的蒼涼,生老病死的無奈,也有舊夢重溫的傷感和甜蜜。結尾處,當回憶隱去,天邊飄來一條喜慶的紅綢,爺爺接在手中,奶奶撒嬌地靠過去,要爺爺給她戴上,似乎在說,我還要坐花轎,我還要做新娘。此刻的紅綢,既是恰當好處的道具,也是一種浪漫的隱喻,一端連接著過去,另一端連接著子孫后代的未來。他們老了,她依然是那個嬌羞的妹娃,他依然是那個健壯的后生。他們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樣,對生活充滿真誠和熱情,對后代寄予期望和祝福;他們和清江河邊的人們一樣,祖祖輩輩喝著清江水,一代又一代唱著《龍船調》,“唱得太陽永不落,唱得月亮永不歇……”在歌聲和祝福中,土家人滾燙在血脈里的民族精神得到傳承。
湖北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作曲(指揮)萬傳華擔綱音樂配器合成,并為《妹娃要過河》編曲。歌與舞同步創意,抓住音樂的魂,先立后破,聚焦“妹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嘛?”從人物性格入手,情節戲劇化處理,歌舞詩畫,水溶交融,渾然天成。
夏冰尊重民族舞蹈動作本身的功能,更注重編創中的合理有序,稠密快慢、輕重緩急、強弱對比、高低遠近的相互關系。在動作形態中仔細研究,情感融入動作,使作品更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色。舞蹈編排上,使用了土家傳統的“蓮香”“八寶銅鈴”“擺手舞”“跳喪”“矮子步”“肉連響”等舞步,并相互糅合,兼彩并蓄。
《希望在金秋》是夏冰北舞進修編導的畢業個人匯報專場,帶有感恩色彩;《風景這邊獨好》由綠色舞蹈走向紅色主題,深懷家國情懷;《金哪銀兒梭》挖掘民族性,章節清晰,穩健推進,層次分明,環環相扣,編導造詣更臻成熟。這之后,夏冰又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但在夏冰心目中,歌舞詩三部曲是她精心培植的花朵,經風沐雨,姹紫嫣紅,在歌舞詩的韻律中,頌大美山河,釀精神食糧,歷久彌香。(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