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碎片化的娛樂時間被視頻軟件和社交媒體搶占,傳統電視臺的生存環境愈發惡劣。上一次看電視可能還是去年的春晚,倒不是因為喜歡,是怕跟不上別人吐槽的節奏。然而今年,河南衛視憑一己之力重回大眾視野,收獲滿滿的好評。它干嘛了?它搞國風了。
可能你要說,國風、國潮,不是早就有品牌在做了嗎?李寧、花西子、茶顏悅色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優秀玩家啊!但地方衛視玩轉國潮,河南衛視還是頭一遭。追溯到今年年初,先是河南臺自己的春晚上,一支古典舞《唐宮夜宴》,華麗的場景和動人的舞姿,帶大家重回漢唐,接著,元宵時的博物館奇妙夜緊跟熱度,展現了一出《唐宮夜宴》的實景豪華加長版,讓河南衛視一路開掛。
顯然,河南衛視并非一時興起,它之后又在不同的傳統節日里推出一系列國風晚會,帶火了一支又一支中國舞,比如《蘭陵王入陣曲》、《唐印》、《麗人行》、《鶴歸來兮》等等。這讓許久不關注電視節目的網友由衷感嘆:“殺瘋了殺瘋了,河南衛視YYDS!”確實,有點國風牛X癥在身上。
效果如何呢?一個字:絕,兩個字:絕了,三個字:絕絕子!河南衛視就這樣成為了觀眾心中妥妥的“國風衛視”擔當,定位專家顧均輝點明:這都得益于與眾不同的節目定位。
一、看準趨勢,搭對車
首先,顧均輝分析道,“國潮”是近年來的一個大趨勢。隨著民族自信的提升,國潮品牌風起云涌。在中國風審美的簇擁下,李寧、回力、鴻星爾克等國貨崛起,故宮文創熱、漢服復興等現象級消費應時而生。對于Z世代而言,奢侈品大牌的吸引力減弱,而帶有中國元素的“國風”產品,逐漸成為彰顯個性的載體。
電視節目里的傳統文化浪潮也一片紅火,從《詩詞大會》、《國家寶藏》,到《上新了故宮》,再到《典籍里的中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河南衛視順應趨勢,策劃了與傳統節日或節氣對應的“奇妙游”系列國風節目,不僅迎合國潮,更重塑了年輕一代對于傳統節日的儀式感,加深了他們對于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
二、找到空位,做對事
其次,從所處的競爭環境來看,若要搞綜藝,難免陷入同質化的坑。不管走娛樂路線還是專業路線,都有幾家衛視已經搶占了心智,比如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江蘇衛視的《非誠入擾》、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河南衛視作為非一線衛視,在資源調度和經費制作方面都有限,如果也模仿它們,招攬明星加大投入,極有可能敗北。
做節目跟做品牌類似,一樣需要找到觀眾心中尚未被占據的位置,顧均輝提醒道。
于是,從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的爆火中汲取靈感,河南衛視發現了“國風”這個切入點,通過以古典舞為核心的演繹形式,打造國風衛視。
再者,河南衛視擁有本土優勢。河南本就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洛陽和開封作為唐、宋古都,更是文化福地,有著取之不盡的傳統文化素材,觀眾很容易將其和古韻、歷史聯系起來。這些都是很好的信任狀,加固了“國風衛視”的定位。
三、簡單重復,直到你吐
就單個節目而言,不管是《洛神水賦》還是《有鳳來儀》,都極具審美價值,憑借匠心獨運的表達收獲了超高口碑。但確立戰略定位后,如何廣泛傳播,長久走下去呢?顧均輝把其總結為八個字:簡單重復,直到你吐。
開掛后,河南衛視并沒想著去做其他類型節目,而是一直在強調自己的國風定位。一年四季,日月輪轉,不管哪個節日,都少不了它的國風奇妙游。國風屬性一遍遍刺激觀眾的記憶,形成了河南衛視=國風衛視的認知。
正所謂,選擇了一個好概念,接著就是聚焦,打穿打透,河南衛視的一次成功是偶然,兩次是驚喜,三次是必然,四次那就是功夫了。現在,觀眾一聊到把國風節目做得最好的,就是河南衛視。
與此同時,河南廣播電視臺還申請注冊了多個奇妙游商標,也算是未雨綢繆,抵御后來者的模仿。堅持“國風衛視”這個定位,河南衛視無疑可以做到無限大,因為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華藝術寶庫還有無限的挖掘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