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現了嗎?杭州的五頭牛上春晚了,就在劉德華、關曉彤和王一博的創意表演《牛起來》里。它們從左到右,一字排開,身姿活靈活現,傳遞出“五福臨門”的吉祥寓意。
這幾位大朋友可是用銅制作的,重達幾百斤,大型銅雕五牛,與真牛一般等大,在春晚舞臺上惟妙惟肖,讓全國人民嘆為觀止。
銅雕五牛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銅雕父子設計,首登央視春晚
登上央視春晚的五牛,名為“五牛積福”。它們可不是普通的牛,是一對來自杭州的銅雕父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與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朱軍岷用傳統非遺銅雕技藝制作,從“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唐代韓滉《五牛圖》上“請”出來的。大型銅雕《五牛積福》的驚艷亮相,讓《牛起來》這個節目顯得更加“牛”氣十足。
“銅雕父子”朱炳仁和朱軍岷
在杭州,這對朱氏父子遠近聞名,他們是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第四代、第五代的傳承人。杭州雷峰塔、香積寺的重建,G20杭州峰會主會場的銅裝飾,都是出自這對銅雕父子之手。他們建造的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銅雕大宅。父子二人,不僅能建大型的銅建筑,也能打造一件件銅雕器物,件件是珍品,被譽為“銅雕父子”。
據了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創作的生肖銅雕作品,已經連續6年登上央視《一年又一年》春節特別節目,而銅雕作品上春晚,這對父子倆來說,還是第一次。
江南銅屋——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源自故宮名畫,歷時三月制作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朱軍岷介紹:“在2020年11月收到春晚劇組的邀請后,我們一直在用心準備”,牛年應該創作怎樣的作品上春晚?今年是牛年,他們立馬想到了《五牛圖》。
《五牛圖》由唐代宰相韓滉創作,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這幅畫是韓滉深入鄉野而作,曲盡其妙,以示鼓勵農耕,國泰民安之意。1900年《五牛圖》流落海外,直到50年后名畫才重回祖國,被故宮博物院珍藏。
《五牛圖》和國禮銅雕作品《五牛積福》
這次登上春晚的銅五牛,每頭長2米多,高1.3米,父子倆以1:1等比真牛比例制作,最終把這幅歷經坎坷的故宮博物院藏畫立體化呈現出來。
手工制作泥塑
為了逼真地呈現名畫的風采,父子倆采用了高溫釉彩技藝,對五頭牛進行上色。朱軍岷介紹:“我們需要對材料、溫度、時間進行不斷的調試,才能燒制出不同的色彩,”對于釉彩技藝,父子倆研究了多年,光是用料,就選了五六十種。
高溫釉彩著色
銅雕中的五牛,從左到右,顏色不一,有棕色老牛、黑白色雜花牛、深赭色老牛,還有黃牛,“比如那頭黑白色雜花牛,兩色漸變需要一次次實踐嘗試,才會像水墨一樣暈染開來。”從設計、泥塑、鑄造、上色到最后完工,銅五牛歷時三個月,一道道工序,一絲不茍制作而成,每頭牛身如披上一件彩衣,栩栩如生。“我們想的是,用最好的工藝,在中國最盛大的舞臺上,活化我們的傳統文化,講好這個非遺故事,為全國人民送上‘五牛五福’的祝福”。
在央視《一年又一年》,朱炳仁為剛強介紹彩銅《五牛積福》
銅牛遍布全國 喜迎福氣牛年
不止銅雕五牛首次登上春晚舞臺,朱炳仁、朱軍岷父子二人也首次在春晚片頭里亮相。父子倆站在流光溢彩的北京王府井庚彩銅五牛前,飛速地映入觀眾眼簾,在朋友圈里引來無數點贊留言。“代表全國14億人民的60秒,我們有兩秒,彌足珍貴”。
朱炳仁、朱軍岷登上央視春晚片頭
其實,這不是這對銅雕父子的第一款銅五牛。早在2014年,父子倆創作的《五牛積福》擺件作為國禮贈給外國元首。在故宮箭亭廣場,那里矗立著古銅色的五頭牛,去打卡的人絡繹不絕,都想摸一摸牛角,沾沾牛氣。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銅五牛則“換”了一件外衣,滿身庚彩“漫步”在街道的中央,人氣爆棚,這五頭庚彩牛已成為王府井的新標志。
春節期間,彩色銅五牛會在上海豫園燈會黃金廣場亮燈,7.5米高的燈組,為游客們帶來沉浸式的觀燈體驗。
朱炳仁向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五牛》
上海豫園燈會“牛運亨通”燈組(圖片來源于@YouknowCYC)
朱炳仁曾說,銅雕作品與只可遠觀的藝術品不同,這五尊銅五牛也不拒絕與人親密接觸,因為古銅包漿的制作技藝,銅五牛只會越摸越亮。迎接福氣牛年,北京、上海、杭州的朋友們,不妨前去摸一摸,沾一沾皇家牛的福氣,穩妥迎接一個牛氣滿滿的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