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MAX 《封神三部曲》重塑中國傳統美學
(《封神三部曲》雷震子形象曝光)
(《封神三部曲》紂王、姜王后造型)
被稱為“中國魔幻第一人”的導演烏爾善,每一部作品都在挑戰新的電影美學高度,每次視覺呈現都能讓觀眾大呼驚艷。《刀見笑》濃郁的色彩、強烈的視覺風格充分的展現了烏爾善對藝術的追求和美學高度。《畫皮Ⅱ》開創了中國魔幻的先鋒,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曾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尋龍訣之鬼吹燈》中恢弘的布景、無數讓人驚艷的鏡頭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他對藝術的深刻洞察力,科班出身的美術造詣。這一次《封神三部曲》預告片畫面中,青面獠牙的雷震子、妖嬈詭魅的九尾狐、口噴焰火的墨麒麟等神獸的出現,都令人印象深刻,一幅波瀾壯闊的封神史詩長卷,已經徐徐展開。
(《封神三部曲》少年英雄戰場沖鋒)
從電影《封神三部曲》曝光的預告片中來看,“封神宇宙”已經頗具恢弘的勢態。作為一部神話史詩,戰場沖鋒陷陣的少年英雄、雄偉宏大的商朝宮殿展現了電影厚重的史詩質感,但上古神獸的雄渾詭譎則體現了電影中充滿想象的神話世界。流淌于中國數千年文化基因當中的神秘圖騰、神獸崇拜,終于從壁畫和古籍當中蘇醒過來,展現出中國傳統美學獨有的魅力。
據導演烏爾善透露,未來的中國幻想類電影都面臨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審美上,要如何變成東方的、中國的審美,符合我們自己的情感需求,在美學上有一個判斷。第二個層面是技術上,要符合邏輯,讓數字角色和數字生物變成“活”的,都有一個把它們生命化、現實化的過程。作為中國特色的視效大片,《封神三部曲》有兩個層面的問題需要解決:需要來自我們中國的原創審美,需要中國的藝術家付出努力;同時,在技術完成上面,由全世界電腦(視效)藝術家提供最新的技術,才能讓中國視效大片當中的數字角色、數字生物真正地“活”起來。
(《封神三部曲》陰陽概念海報)
此外,《封神三部曲》視覺美學的構建,則是建立在更宏大的視角之下。電影之前發布過以“陰陽之戰”為主題的概念海報,海報以“氣”為元素,由古老而神秘的太極陰陽圖以中國傳統的太極為原型,衍生、幻化出宇宙、天地、萬物、人神。這是古代道家思想“(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的宇宙觀,而這也正是經典名著《封神演義》的哲學基礎。
神話史詩如何虛實結合?烏爾善構建封神美學世界
(元明道教水陸畫VS《封神三部曲》服裝造型)
(導演烏爾善帶領美術團隊赴博物館采風)
自2017年5月公布《封神三部曲》采取三部連拍模式制作,這部華語頂級制作水平的神話史詩就獲得了行業的高度關注。從那時起,導演烏爾善就表達了創立封神美學的決心:“它的視覺美學主要來自于道教的水陸畫藝術,像永樂宮、玉皇廟,能看到一些元代道教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兼容一些商周時期的美學。把這兩個美學系統結合在一起,原創一個新的、屬于電影的視覺風格。”想讓當代年輕觀眾了解、喜愛中國古典文化,電影無疑是個極好的傳播媒介,它可以將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以一種當代流行方式表達出來。為呈現出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封神三部曲》請來葉錦添擔任美術指導,曾打造出《星球大戰》《尋龍訣》視效的道格拉斯·漢斯·史密斯擔任視效總監,《吳清源》《黃金時代》的攝影王昱擔任攝影指導。葉錦添感慨,自己是首次參與奇幻題材的創作,希望能通過影片打開中國文化里虛與實的想象之門。
電影《封神三部曲》的故事改編主要基于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及南宋話本《武王伐紂平話》。武王伐紂的故事發生在商周時期,《封神演義》則成書于明代。為此,導演烏爾善帶領概念設計團隊、美術設計團隊和編劇團隊走訪了河南、陜西、山西等地的商周歷史、文物博物館等宮觀古跡,最終《封神三部曲》的美術設計以元明道教水陸畫作為基礎,融合商周青銅器美學元素以及宋人山水,將中國經典的美學形態進行了融合再創作,打造出了一套專屬于《封神三部曲》的美學體系。
(《封神三部曲》道具精致細節)
(《封神三部曲》百工造物道具截圖)
劇組在青島搭建了800畝外景地,包含朝歌城、龍德殿、酒池肉林、聚仙閣等重要場景。從電影已發布的預告、海報和現場工作照來看,《封神三部曲》確實尊崇著封神原創的美學概念。商周青銅器元素、神獸紋飾在每一處場景細節及服裝上體現;元明道教水陸畫所呈現出的宗教(哲學)美則在人物造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宋人山水,更是天人合一,有著中國大虛大實的意境。以商朝宮殿中的龍德殿為例,作為朝歌城中象征著至上王權的最高等級建筑,龍德殿無疑是展現封神美學概念的集大成所在。此前媒體探班劇組時,場景中,大到宮殿城池的建造結構,小到青銅器上的紋飾無不呈現出獨特的封神美學,也令人感受到跨越三千年的中國傳統美學融合下的驚人魅力。
作為一部制作最頂級、最具中國特色,呈現中國人神話想象的視效大片,《封神三部曲》加入2021暑期檔后,今夏暑期的電影市場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封神宇宙當中諸多經典人物、神話角色在歷史和傳說中不斷演變,背負著中國人不朽的文化想象,期待在烏爾善導演新版《封神三部曲》電影中看到精彩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