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市場的繁榮,與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訴求息息相關。近年來,抑郁癥的患病比例攀升。據統計,世界上約有3.5億人患有抑郁癥。大數據背后,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的多重壓力,壓垮了一部分人。“壓力”是把“雙刃劍”,如何將負能量轉化,如何將正能量弘揚,我們小人物們具備樂觀積極的精神至關重要。
話劇《生逢燦爛》是一部不卑不亢的“正能量”好劇,他由青年導演馬巖執導,實力派話劇演員共同參與,值得一提的是,導演馬巖曾多次執導現實題材改編作品,例如關注自閉癥患者的話劇《恒星》、關注家庭情感的話劇《家宴》、關注現代人愛恨離愁的話劇《大剩人》等等,而這次馬巖帶著“正能量”好劇《生逢燦爛》而來,希望給時代注入一股堅強的力量。
做話劇,馬巖喜歡務實,倡導“正能量”,擅于挖掘小人物的故事。正如話劇中的男主角王勝利,他長在北京的胡同里,活在80年代的國營廠里,與同樣出身的工人階級羅瓊相愛,過上了普通人平靜的一生。但平靜之下也有暗涌,下崗風波、再就業的失利、家人的疾病,將王勝利這個小人物緊緊捆綁。并非所有人都有逆天的本領,王勝利也不例外,正是這個不足為奇的小人物,卻有著一顆強大的內心,他不怕落后于人,始終保持著窮追不舍的姿態,他不怕問題纏身,客觀積極順其自然。生活之下的他,不求捷徑;不出賣內心;不急功近利,而這一切在導演馬巖看來,是上一輩人感染我們的的正能量教育,也是最據說服力的比比皆是的現實案例。
故事引人入勝,道理發人省醒,《生逢燦爛》能激蕩起心底沉寂的波瀾。在《生逢燦爛》排練的過程中,很多人這部劇有點“四兩撥千斤”的感覺,那種毫無違和的親切感,拉近兩代人的真實情感。想靠一部話劇改變人生,幾乎不可能。但撫平內心的痛,遇見未來的坎,看見小人物內心的了不起,具備現實意義。《生逢燦爛》講述兩代人的故事,許多長者特別有感觸,他們自己就是生活中的“王勝利”,這些生活難題,在他們身上高度相似,這種社會的共鳴,就是馬巖的用心之處。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我們習慣于享受生活賜予的美好,也總喜歡將生活的不易無限放大,但一味的難為自己,并解決不了生活的難題,只能讓自己痛苦,找不到出路。《生逢燦爛》是放大后的小老百姓的生活寫照,王勝利不卑不亢的抗爭像潤物無聲的一種堅持,隨著劇情的發展漸漸融入內心,讓人不知不覺堅定選擇,開始接受命運的安排,并堅強的迎難而上。
“行到水深處、坐看云起時”《生逢燦爛》是失敗之后依舊微笑面對的一種勇氣。導演馬巖曾經說過:“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我們習慣贊揚美好,但我們必須學會面對現實,所謂“正能量”,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教人解決問題,不如給他自己站起來的勇氣”,這便是《生逢燦爛》的意義和留給后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