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鎮江警方公開了“10.26迅播影院”網站侵犯著作權案件的破獲過程。這個“國內最大網站侵犯著作權案”的落幕,不僅是2017“劍網”專項行動的階段性成果,也推動了政府機構和行業在反盜版上的聯合。
有別于過往影視內容行業對盜版的無可奈何,一方面,行業痛恨盜版帶來的巨額損失;另一方面,又迫于維權成本的高昂,使“反盜版”長期處于行業的口號中。此次鎮江警方的重拳出擊和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的協助,讓業界看到了一條新的道路:從呼吁、監管、刑事打擊、訴訟,行業對反盜版的升級有著清晰的方向。
盜版背后:內容行業的生死線
關于盜版對電影行業的沖擊,這兩年業界已有諸多討論。電影行業的內容創作長周期、高投入,變現渠道以票房收入為主,相對單一,這使電影行業高度依賴觀眾的付費觀看。盜版則是提供給觀眾“免費觀看”的陣地,從而搶奪大批用戶,從根本上破壞了電影的盈利鏈條。
在盜版背后,是一條灰色的產業鏈。盜版商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獲取內容,分發商以廣告聯盟、會員收費和資源分享三種模式運作。以通過廣告盈利為主。目前來看,盜版網站追求的是“快”,用最短的時間,上最新的大片,以此吸引用戶流量。用戶流量提高,才能獲取更多收益。
以“迅播影院”為例,該盜版網站以在線觀看、鏈接下載為主要形式,發行影視作品34835部,數量為國內同類案件之最,獲得非法廣告經營額800余萬元。事實上,騰訊等企業早已將知識產權保護提升到行業高度,通過靈活運用網絡監督、舉報查處、提起訴訟,來與行業共生共贏。
反盜版的進展,將成為決定影視行業未來的關鍵因素。多年以來,國內影視行業走在工業化生產的道路上,投資規模日益擴大。誰都知道,影視行業信奉頭部內容決定市場,這也使孵化內容的成本擴大。試想,如果不打擊盜版,專心做內容創新、創造性的企業得不到回報,等于截斷了影視行業的造血功能。
更需要注意的是,現階段的娛樂行業已進入“泛娛樂”時代,IP的生產和創造過程,是伴隨每一個階段產業鏈的知識產權保護。一個盜版泛濫的市場,會讓生產者望而卻步,超級IP的產生,卻得通過在不同內容行業中的流轉達到品牌增值而實現。某種程度上,盜版破壞的是泛娛樂行業的根本。
現狀:聯合,“反盜版”行動的新趨勢
與喧囂的盜版市場對應的,是反盜版市場曾經的平臺:盜版低成本,高收益,與反盜版的高成本、低收益相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盜版的懲罰機制的缺失,讓行業僅能以監督、投訴為主要手段,缺乏對盜版的震懾力。
目前來看,政府部門已顯示出新的態度。例如,執法部門通過歷年來的“劍網行動”,把反盜版落實到泛娛樂產業鏈的具體業務中。“劍網2017”專項行動由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啟動,聚焦影視行業的網絡版權保護,電子商務平臺和APP領域的版權整治。這種專項整治以查辦大案要案為抓手,這能有效打擊盜版“龍頭”。
對行業來說,這種打擊力度則彰顯立法、整治、打擊將形成由內而外的嚴密循環。與此同時,行業的監管、自律、自我保護的也應該更有效。事實上,騰訊等企業早已將知識產權保護提升到行業高度,影視、文學、音樂、游戲……泛娛樂產業鏈中的不同行業,幾乎都在騰訊為首的頭部企業的帶領下成立反盜版聯盟,靈活運用網絡監督、舉報查處、提起訴訟,來與行業共生共贏。
迅播一案中,騰訊顯示行業監管的新的作用:現代影視發行需要具備對侵權盜版的打擊能力。同時,和司法機關的通力配合,也許會成為新的趨勢——互聯網企業的相關優勢在于連接,通過版權方、消費者、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的合作來進行,全方位、多維度這被視為是反盜版更有效的路徑。
觀察:不應缺席的消費者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讓信息的分享成為默認的“潛規則”,但內容行業發展基礎是保證優質內容生產能夠形成正循環。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監管、執法、保護是震懾;行業的監管、互助是壁壘;而消費者正版消費的觀念,則是內里。面對盜版的這場戰爭,政府機構、行業、消費者誰都不應該缺席。
行業的監管固然重要:無論如何,在缺乏盜版的環境里,用戶只能尋求正版產品,最終他們也會習慣為正版付費。在游戲、音樂、網絡文學上,已有先例可循。
但泛娛樂行業的發展,優質內容的打造,同時也倒逼市場的正版消費行為。《戰狼2》是個典型案例,即便網絡出現高清盜版,也未能阻止其登頂中國電影史上最高票房。更重要的是,在整個泛娛樂生態圈中,通過精品內容的持續、多環節的生產,來建立IP的品牌意識,用戶會選擇用腳投票。
事實上,這是反盜版的雙管齊下,由上而下肅清行業環境;由內而外增加行業內功。“泛娛樂”生態圈的發展,為反盜版增加了難度,也劃出了新的陣地。
超級IP作為國家的文化象征之一,承載的不只是商業上的想象,而所涉足的行業生態更是豐富。未來,國家機構如何持續升級行業監管和專項整治,行業自凈的反盜版聯盟將有如何更深層次的作用?“超級IP”又該如何培育正版市場的消費,這是新的領域,三方升級或是未來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