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推出《瑯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等一系列精品熱劇的“國企老字號”,山影股份增資擴股一事有了最新進展。消息顯示,2017年2月9日,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云鋒新呈投資中心等8家公司有意入股,新引進的戰略投資者合計持有15%的股權。有意入股方中,上海云鋒新呈投資中心的背后,有華誼兄弟作為機構股東,加上萬達院線,兩家行業大佬的加入,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
消息顯示,上海云鋒新呈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之前曾經投資過螞蟻金服等知名企業,背后除了華誼兄弟、泛海投資、新華聯控股、巨人投資等機構股東之外,還有幾位國內巨頭企業的董事長。
2016年12月6日,山影股份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發布掛牌公告,將公司15%股權作價6億元對外轉讓。這是山影股份去年6月份完成股改以來,首次面向社會資本融資。
2016年,山影股份的凈利潤預計在1億元以內,40億估值對應的PE倍數已超過40倍,而目前電視劇行業上市公司的PE倍數整體在30倍左右。而業內投資人曹海濤的分析認為,華誼等上市影企想要入股山影,看中的并不是PE倍數,而是山影凈利潤的增長空間。作為電影上市公司,投資收購電視劇公司,除了資源整合,還可以賺取上市后的超額收益。
從華誼的角度來看,在財務投資之外,作為曾經的電視劇領軍企業,此次曲線入股山影,是否意味著戰略的新動向?
回顧華誼兄弟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電視劇一直是其主打業務之一,當年王氏兄弟首次涉足影視圈就是電視劇《心理診所》;之后的20多年當中,華誼兄弟投資拍攝的電視劇作品不僅藝術含量較高,而且能夠在精準把脈市場的同時切中市場要害,保證了作品的藝術性和商業性。
華誼兄弟的主要作品涵蓋了歷史、軍旅、愛情、親情等等題材,其中,影響力最高的電視劇作品包括:《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蝸居》、《鹿鼎記》、《五鼠鬧東京》、《還是夫妻》,這些作品無一例外全部獲得了驚人的收視率和極高的口碑,更有國內外無數大大小小的獎項傍身。一直到今天,它們依舊在國人的記憶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如2006年的電視劇《士兵突擊》,該劇上映時引起熱烈反響,不但成為當年熒屏最大的收視熱點,得到10多家衛視的反復重播,更獲得第27屆飛天獎、第24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第1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等多個獎項。此后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由《士兵突擊》原班人馬制作,以獨特的視角,講述60年前中國各地軍民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的歷史,首日播出收視率就高達1.6。
10年后的2016年,《士兵突擊》導演康洪雷在微博上發出了“士兵突擊十周年”的集合令,不但王寶強、陳思誠、段奕宏、邢佳棟、張國強等劇中主演紛紛報到轉發,更讓網友再度陷入了集體回憶。話題“士兵突擊十周年”僅僅幾天的累計閱讀量就已經突破1億。
在去年年初,華誼兄弟提出了三大戰略——“強內核”、“大娛樂生態圈”和國際化戰略。從中不難看出其對于內容品質的看重,其后全新亮相的新公司華誼浩瀚,主營業務便是綜藝和電視劇,《三個奶爸》《女不強大天不容》《幻城》等電視劇項目都有了不俗的市場表現和口碑。
從管理風險的角度,在當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對華誼、萬達等上市公司來說,生態化、多元化的布局可以平抑市場波動的風險。業內常說:電影是B2C,電視劇是B2B。2C的業務市場廣闊,但是行情很難把握,利潤很不穩定;而2B的業務現金流穩定,利潤相對穩定,但是客戶有限。每一種娛樂業態都有其利弊,對應不同的目標受眾,可以揚長避短,對抗周期。以地產起家的萬達為例,在整個公司“去地產化”進軍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其優勢仍在院線渠道,內容制作是短板,所以需要通過投資制作公司進行業務互補,買買買,莫須停。
而對華誼兄弟這樣本身內容實力較強的公司來說,投資電視劇的王牌公司則是財務和戰略上的“強強聯合”。我們看到,盡管電視劇行業近年來遭遇了“一劇兩星”帶來的市場調整,但是精品劇仍是行業的風口,上市公司的業績也證明了這一點,以推出《三生三世》《孤芳不自賞》《射雕英雄傳》的華策影視為例,其2016年業績預告稱,2016年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4.75億元-5.71億元,同期增長0%-20%。華誼兄弟自然不愿錯過山影股份這樣的優質標的,以華策的業績作為參照,山影的利潤未來也可能會有高達4-5倍的漲幅。此外,山影股份表示,將借助上市推動公司以電視劇為基礎,全面向電影、動漫、綜藝、紀錄片、藝人經紀等新業務板塊拓展,增加產品的生態性和互動性,做內容的提供商。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華誼兄弟的生態布局,其圍繞優質內容構建的大娛樂生態,或將助推山影的業務拓展,而這或許也是“傲嬌不差錢”的“國字頭”和華誼兄弟“聯姻”背后更深層的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