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為一類形式豐富、貼近大眾的藝術形式,成為兩岸三地文化交流項目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作為投身電影領域二十余載的娛樂集團,華誼兄弟推出的優質內容,對兩岸三地的電影、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近日,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公布,華誼兄弟出品的《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成功入圍“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項,這是華誼兄弟時隔一年后(《軍中樂園》)再度獲得這一獎項的提名。作為見證兩岸電影交流的重要獎項,金像獎、金馬獎、金雞獎一道成為了兩岸三地華語電影的試金石。內地、香港、臺灣的優秀作品和電影人同場競技,促進了行業人士之間的交流,也讓兩岸三地的觀眾借此機會領略到了大中華不同地區電影的獨特魅力。作為內地電影產業的標志性公司,華誼兄弟一直以來在金像獎上都有著出色表現。下面,我們就將回顧一下金像獎的那些“華誼兄弟時刻”。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于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金像獎采取的是與奧斯卡金像獎類似的多輪、多人、多層面的電影評審制度,是由電影人全面主導和參與的電影獎項。
自2005年第24屆金像獎開始,華誼兄弟作品便逐漸出現在這個以權威性、包容性著稱的舞臺上,并屢創佳績。在第24、30屆金像獎上,華誼兄弟出品的兩部大作《功夫》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分別斬獲6項大獎,成為此屆金像獎當之無愧的最大贏家。
在今年的提名名單中,《老炮兒》和《我不是潘金蓮》的入圍讓華誼兄弟再次接近“最佳兩岸華語電影”這一獎項。華誼兄弟稱得上是這一獎項的常客,不僅《非誠勿擾2》《星空》《畫皮2》《愛LOVE》《軍中樂園》等影片都獲得過提名,《一九四二》更曾獲此殊榮。這一獎項的前身——“最佳亞洲電影”華誼兄弟也曾兩度摘得:史詩戰爭片《集結號》以及震撼無數觀眾心靈的《可可西里》。面對兩岸三地乃至亞洲的眾多優秀電影作品,華誼兄弟展現出了極高的競爭力。
華誼兄弟金像獎榮耀時刻:
第35屆:
提名:最佳男主角(《失孤》劉德華),最佳女主角(《三城記》湯唯),最佳女配角(《三城記》秦海璐),最佳攝影(《三城記》王昱),最佳美術指導(《三城記》葉錦添、張英華),最佳服裝造型設計(《三城記》葉錦添、馮君孟);
第34屆:
獲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軍中樂園》);
第33屆:
提名:最佳美術指導(《狄仁杰之神都龍王》麥國強),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狄仁杰之神都龍王》利碧君、余家安),最佳動作設計(《狄仁杰之神都龍王》元彬、林峰),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狄仁杰之神都龍王》川井憲次),最佳音響效果(《狄仁杰之神都龍王》曾景祥),最佳視覺效果(《狄仁杰之神都龍王》金旭);
第32屆:
獲獎:最佳動作設計(《十二生肖》成龍、何鈞),最佳兩岸華語電影(《一九四二》);
提名:最佳電影(《逆戰》),最佳導演(《逆戰》林超賢),最佳女配角(《逆戰》金燕玲),最佳攝影(《逆戰》謝忠道),最佳新演員(《十二生肖》張藍心),最佳剪接(《十二生肖》邱志偉、《逆戰》鐘煒劍),最佳動作設計(《逆戰》林超賢、錢嘉樂、黃偉輝、吳海堂),最佳音響效果(《逆戰》曾景祥),最佳視覺效果(《十二生肖》Han Young Woo、黃宏達、崔百全、Seong Ho Jang),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畫皮II》、《愛LOVE》);
第31屆:
提名:最佳兩岸華語電影(《非誠勿擾II》);
第30屆:
獲獎:最佳導演(《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徐克),最佳女主角(《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劉嘉玲),最佳美術指導(《狄仁杰之通天帝國》趙崇邦),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狄仁杰之通天帝國》余家安),最佳音響效果(《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王丹戎、趙楠),最佳視覺效果(《狄仁杰之通天帝國》李庸基、南相宇);
提名:最佳影片(《線人》、《狄仁杰之通天帝國》),最佳導演(《線人》林超賢),最佳編劇(《線人》吳煒倫),最佳男主角(《線人》張家輝、謝霆鋒),最佳男配角(《狄仁杰之通天帝國》梁家輝、鄧超,《線人》廖啟智),最佳新演員(《全城熱戀》井柏然),最佳攝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國》陳志英、陳楚強),最佳剪接(《狄仁杰之通天帝國》邱志偉、《線人》陳祺合、許偉杰),最佳動作設計(《狄仁杰之通天帝國》洪金寶),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狄仁杰之通天帝國》金培達),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全城熱戀》熱辣辣),最佳亞洲電影(《唐山大地震》);
第29屆:
提名:最佳亞洲電影(《風聲》);
第28屆:
獲獎:最佳亞洲電影(《集結號》);
提名:最佳亞洲電影(《非誠勿擾》);
第26屆:
獲獎:最佳女配角(《夜宴》周迅);
提名:最佳美術指導(《夜宴》葉錦添),最佳導演(《墨攻》張之亮),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夜宴》我用所有報答愛),最佳剪接(《墨攻》鄺志良),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夜宴》葉錦添、《墨攻》佟華苗),最佳音響效果(《夜宴》王丹戎、《墨攻》Steve Burgess、何威),最佳視覺效果(《夜宴》蔣燕鳴、《墨攻》鄭耀明、黃宏達、黃宏顯),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夜宴》譚盾、《墨攻》川井憲次),最佳新演員(《寶貝計劃》Matthew Medvedev),最佳動作設計(《墨攻》董瑋、《寶貝計劃》成龍、李忠志、成家班);
第25屆:
獲獎:最佳亞洲電影(《可可西里》);
第24屆:
獲獎:最佳影片(《功夫》),最佳男配角(《功夫》元華),最佳剪接(《功夫》林安兒),最佳動作設計(《功夫》袁和平),最佳音響效果(《功夫》Steven Ticknor, Steve Burgess, Rob Mackenzie & Paul Pirola),最佳視覺效果(《功夫》鐘志行、馬永安、譚啟昆、洪毓良);
提名:最佳導演(《功夫》),最佳編劇(《功夫》周星馳、曾謹昌、霍昕、陳文強),最佳男主角(《功夫》周星馳),最佳女主角(《功夫》元秋),最佳男配角(《功夫》陳國坤),最佳新演員(《功夫》黃圣依),最佳攝影(《功夫》潘恒生),最佳美術指導(《功夫》黃銳民),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功夫》陳顧方),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功夫》黃英華),最佳亞洲電影(《天下無賊》)。
從領先的民營電影公司,到如今的綜合性娛樂集團,“強化內容核心”始終是華誼兄弟立足的根本。二十多年來,華誼兄弟在隨市場而動的同時,堅持在商業大片中保留人性思考和人文關懷元素。華誼兄弟在香港的優異表現證明,精品影視作品有能力得到更大的市場認同,觸動人心,贏得比想象中更加廣泛的觀眾群體。正如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所言:“當前市場中影視作品的數量雖多,但保證質量、回歸內容本質才是影視公司和行業實現長期發展的正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