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網絡直播、網紅主播,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大寫的“污”。說實話,直播打色情擦邊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從打色情擦邊球,到直播啪啪啪;從網紅露點,到杜蕾斯百人試套。不斷突破“污”的底線。
是什么讓色情直播泛濫成災?
在直播行業剛興起時期,市場還未得到細分,直播平臺同質化競爭激烈,用主播去圈流量成為首要目的。至于圈進來的流量轉化成什么,轉化率如何,流失率是否大,并不清楚,也暫時不關心。什么內容最能圈流量呢?食色性也,對性的偷窺欲乃是全人類共性,即使被唾棄,也至少能保證引發關注。
直播平臺讓內容制作和傳播從PGC變為了UGC,將三俗內容的生產資料下放到了群眾。這其實是一個偉大的創新。先前,污的展現形式是文字、照片、視頻,污的內容生產方是專業人士,技術門檻高和成本都很高。AV就是一種PGC,雖不能堪比院線上映的電影,但AV好歹五臟俱全。拍攝一部AV,至少也需要一個團隊,配置包括編劇、導演、女優、男優、攝像、化妝。要編寫劇本,挑選場地,布景,運用燈光、攝影器材,后期剪輯、配樂等等。有人曾分析,拍攝成本少說要十萬。而直播平臺使得生產成本幾乎為零,場景就在自家,劇本無需撰寫,器材就一臺裝載app的手機,無需后期剪輯。只需取一個有點“污”的標題,脫衣服上陣,就能引流量。并且,內容的制作和播出在同一平臺發生,不需要內容創造者再去尋找傳播渠道了。
主觀上一味地追求流量,客觀上內容制作成本的降低。此時,直播平臺和主播達成了一種不可言說的默契,平臺對主播脫衣露肉采取一種“甭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態度。
另外,技術門檻和成本低,也方便同質化競爭的主播們和平臺們互相模仿,突破底線,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戰中。不就是比誰的底線更低么,主播一克服心理屏障,什么都不是事兒。畢竟,目前還處于直播污的行業初期,不比誰技巧高,敢觸底線就有人看。
總之,直播平臺沒有主線商業模式,一味追求流量;直播平臺為主播提供內容生產工具和傳播平臺,生產資料得以下放;內容生產技術門檻和成本低,競爭者可以輕易模仿,劣幣驅逐良幣。這三點使得人人都能成為產品經理,哦不,是AV產品經理。
直播創造社會價值?這個可以有!
UGC視頻一直是坑,而直播技術發展只是加速企業和品牌跌入坑中的速度。因視頻涉黃而受波及的品牌早已有之,對個人及品牌乃至整個企業的影響很大。從N年前的陳冠希艷照門事件,到去年的優衣庫直播間事件,到17被下架,再到最近映客、花椒、秒拍等新一批網站涉“黃”被查,可以看出色情擦邊球不是獲取流量的長久之計。只是,隨著移動視頻、直播技術的演進,品牌或企業從滋生惡性事件到因此而受損,這個過程越來越快了。
這不,最近一系列整頓直播網站的政策接連出臺。4月13日,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聯合百度、新浪、搜狐、愛奇藝等20余家從事網絡表演(直播)的主要企業負責人共同發布《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以約束網絡直播。4月14日,文化部公布,斗魚、虎牙直播、YY、熊貓TV、戰旗TV、龍珠直播、六間房、9158等網絡直播平臺因涉嫌提供含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等內容的互聯網文化產品,被列入查處名單。本月,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將會同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公布第一批主播的黑名單。
杜蕾斯此次的直播雖然內容本身并沒有黃暴情節,但還是因“賣弄色情”撞在了槍口上。有人預測,這是網絡直播走向最終和諧的最后一場狂歡。直播平臺感覺到了危機,紛紛開始掉轉矛頭了。花椒在前幾天發出聲明說,自己要與低俗的秀場模式撇清關系,要用內容塑造品牌,提高品牌格調。具體做法是大量邀請明星入駐,打造個人IP,借助VR技術,拓寬直播題材。
明星直播、游戲直播、演唱會直播……這些娛樂化的直播內容已經不計其數。除此之外,讓我們來看看,“去污”的直播,有什么看點?直播還能和哪些行業碰撞出讓人腦洞大開的社會價值?
案例一:直播+公益 把給網紅的眼球和錢拿來做點公益
映客也曾是打色情擦邊球的直播平臺之一,并且在不久前被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以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為名查辦。意識到色情擦邊球不是長久之計,映客開始努力轉型,拔高格調。
最近,映客打出公益牌,推出一檔名為“小映幫我”的節目。該活動在4月25日開播第一期,直播主題是“救人一命”,主角名叫孫陽。孫陽是一名普通工人,母親突患白血病急需治療,而孫陽的經濟狀況難以支付高昂的醫藥費,不得已選擇在網絡上尋求幫助。于是,孫陽出現在映客直播“小映幫我”的畫面里,分享他的故事,傾訴他的困難。因為醫院環境特殊,這場直播是孫陽在一輛車內錄制的。據映客工作人員透露,孫陽的直播過程中有將近11萬人觀看。
孫陽(右一)和孫母在醫院
映客創始人奉佑生說表示,映客以“小映幫我”活動為契機開啟公益事業,一方面發揮映客自身的社會價值,為需要幫助的人盡綿薄之力;另一方面,在自己的直播平臺上傳遞正能量,也是想讓人們知道,原來直播也可以做公益,希望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凈化直播市場、重塑直播形象的作用。
案例二:直播+海淘+品牌方 拯救中國消費信賴
直播不只是直播平臺的專利,一些有先見之明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將直播與他們的業務相嫁接,其中最新鮮的要屬海淘+視頻直播的購物方式。這個玩法的開創者是一個叫做波羅蜜全球購的B2C自營跨境電商。去年年中,波羅蜜一上線就在海淘圈風生水起,海淘跨界直播,讓其成為年輕白領和大學生族的時髦玩具。
波羅蜜直播的內容是介紹其平臺上所售賣的海外商品,品類上基本是日韓的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小家電等。有一些是國內爆品例如城野醫生、奧爾濱,另些則是在當地流行已久而國內只有達人們才知道的“尖貨”。更重要的是,直播的方式是去往這些海外品牌所在地,聯合品牌方的工作人員進行官方直播,甚至邀約品牌方創始人、CEO出鏡,跟中國用戶面對面。其目的除了更好地介紹商品外,更希望通過品牌的背書來解決海淘最大痛點:消費者信任問題。
城野醫生皮膚專家現場教授最科學專業的毛孔管理術
韓國春雨品牌創始人金翰均直播試用春雨面膜
在波羅蜜之后,一些電商大佬也開始玩起直播,例如淘寶、聚美優品等。但是以UGC為主,思路大都是這些平臺上的店主兼網紅,直播售賣自己店里的商品。邏輯很簡單,就是網紅圈粉,粉絲變現。也有不少店主售賣的是海外商品,希望通過面對面交談來打破消費者的不信任。但是這個效果很難達到。消費者彈幕留言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問“是否是正品”、“怎么保證你不是在售假”,店主網紅們能夠拿出來證明自己貨源靠譜的證據也很有限,基本就是用自己人格擔保,這讓直播屢屢陷入尷尬。
波羅蜜創始人張振棟曾表示,他在創業之初也嘗試UGC直播,形式是為海外買手開直播間,直播購物全。后來經過調查和嘗試,看到UGC的兩個弊端,一是無法控制UGC視頻的質量,可能觸及法律和道德底線;二是自內容淡薄,無法真正構建信賴。因此波羅蜜選擇PGC,即由專人在海外做主播,并與品牌一起策劃直播內容。因此,用戶的彈幕留言大多是針對商品的提問,或者是用戶間的互相調侃,就像一群女孩子逛街時的狀態那樣。
對于波羅蜜來說,視頻直播不僅僅是賺眼球的工具。波羅蜜有一個愿景,那就是通過與海外品牌的聯合直播來重構中國人對中國商家的信賴,希望建立一個干凈、透明的商業環境。
案例三:直播+VR+手術 讓一場手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除了直播,虛擬現實(VR)技術也是今年當仁不讓的一個大風口。直播+VR可以玩出怎樣的新高度?來自倫敦的St.Bartholomew醫院用VR視頻流在手術室中對手術的狀況進行直播,并且允許非手術人員通過任何VR設備進行觀看。手術的主刀醫生為Shafi Ahmed博士,而整個手術的過程持續了兩小時,并且向觀看者展示了整個手術的開刀過程。
由于使用了VR技術,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或任何角度進行觀看。而這對于醫學院的學生或者實習新手醫生來說,絕對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同時,Ahmed博士也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使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增加經驗,還可以節省試驗的成本,非常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