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第三十八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剛剛開幕,但近日加拿大發行量最大的法語報紙《La Presse》以及《蒙特利爾日報》已經各自評選出本屆電影節必看的“八大”和“十大”佳片,開幕紅毯上閃耀蒙城的中國影片《打工老板》同時出現在兩個名單中,并在《La Presse》榜單中榮膺首位。在《蒙特利爾日報》評選的十大佳片中,《打工老板》與法國導演阿倫雷乃的遺作《縱情一曲》以及電影節開幕影片《混蛋,我們愛你》同時入選,站在它們背后是來自74個國家的400多部不同類型影片組成的龐大陣容。
《打工老板》由深圳市華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導演張唯執導,中國著名演員姚安濂、湯嬿領銜主演。張唯導演近日接受了蒙特利爾最大的英文報紙《The Gazette》以及最紅網絡雜志《Voir》等多家媒體的專訪。張唯坦承,《打工老板》之所以能夠在本屆電影節上獲得海外媒體的強烈關注,原因主要來自影片的國際視角以及對中國經濟大膽而深刻的揭露。
工人為老板打工,老板為世界打工,這就是“中國制造”的另類真相
電影《打工老板》以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深圳特區的企業生存狀態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一位工廠老板林大林(姚安濂飾)在創業過程中經歷的驚險歷程。面對國際競爭的巨大壓力,面對全球石油危機、訂單減少、工人勞動力成本增加、記者臥底(湯嬿飾)等一系列事件,他的工廠陷入到事關生死存亡的危機。在導演張唯眼中,林大林既是一個老板,也是一個打工者。表面上,他是一家上千人工廠的老板,工廠流水額上億,但是真正明白中國代加工出口業的人都會知道,全球金融危機之后,這些表面風光的老板每天都掙扎在破產的邊緣。林大林他的工廠只是全球制造業鏈條上的一只螞蚱,技術沒有優勢,品牌沒有優勢,企業的命運被牢牢的控制在擁有品牌和訂單的外國企業手里,只能依靠不斷地壓低“利潤”來換取有限的訂單。“零利潤”是很多工廠賴以生存的救命草。導演張唯也曾是深圳一家企業的締造者,有著十幾年企業經營經驗,也親身經歷了“世界工廠”從輝煌到衰落的全過程。多年的從商經驗使他對《打工老板》有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張唯希望通過《打工老板》這部影片把他的所歷所感展現給電影觀眾,探究中國制造業艱難的真實原因。
打破西方對中國制造業“血汗工廠”的謬論
西方人在提到中國制造時,往往第一個名詞就是“血汗工廠”。《打工老板》中對此也并沒有避諱,真實的再現了一家工廠的生產狀況。但是導演張唯也認為,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理解。媒體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人惡劣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上,但是很少有人關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我們的德國攝影師盧茨對‘MADE IN CHINA’非常感興趣,他們也奇怪,為什么超市里那么多的產品都來自中國?特別是加入WTO之后,有關血汗工廠、跳樓事件的新聞傳到國外,外國人更開始關注中國制造。在西方人印象中,中國工人的工作生活苦不堪言,我們現在必須擺脫這種西方人眼中的固有印象”, 導演張唯在影片中全景式的再現了老板、工人、媒體記者、外商、政府官員、律師等眾多的人物形象,通過復雜而真實的人物關系展現了“中國制造”的真相。張唯提到:“我不想給出誰對誰錯,所有的觀眾都會有自己的判斷,我也希望中西方的人們對‘中國制造’這個詞匯有一個全新的認知。電影將為大家呈現出一個完整的畫面,從社會各階層來闡述‘中國制造’的真相”。
林大林身上有中國民營企業老板的驕傲、孤獨與痛苦
導演張唯強調:“關注工人個體的命運是正常的,這是西方普世價值的思維定式。但我想說的是,在我眼中,像林大林這樣的企業家也是一個普通的人,同工人相比,他面對的復雜形勢和壓力要更嚴峻的多。廣東省的玩具出口額曾經占到全世界的百分之六七十,但現這些工廠有百分之九十都倒閉了,深圳有四千多家玩具工廠,大的有上萬人,現在只剩四百多家,那么多人都去哪里了?那些老板現在在哪兒?在我身邊就有很多夢想做‘中國創造’的老板,最后他們都倒在了‘中國制造’的路上。為什么沒有人來關注他們呢?《打工老板》就是要把工人和老板這兩個現實的群體作為一個重要的整體一并討論。”
《打工老板》全部鏡頭都在中國深圳、東莞地區取景拍攝,導演張唯在影片中通過一個虛構的民營企業老板的遭遇,試圖反映出中國老板背后的痛苦、驕傲與絕望。“林大林是一個悲劇人物,他的悲劇百分之八十來自時代的變化。他沒有跟上,或者說他已經發現了,但是沒有時間了。他對工廠執著的愛,面臨困難時的勇敢、頑強不服輸是打動觀眾和艾晶(臥底記者)的地方。在中國的工廠中,老板和員工之間并不僅僅是簡單的雇傭關系中,還交織的復雜的同鄉關系、血緣關系,這也是中國獨有的‘中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