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現象任何風氣的出現和流行一定有滋生它的土壤,那么我們來看看,形成中國電影浮華現象的根源在哪里?
我們來挖一下社會根源。今天我們的社會風氣中彌漫著什么?是平和?是謙讓?是內蓄?是和諧?我猜,答案否定的居多。是浮躁!是虛夸!是攀比!是虛榮!實用主義彌漫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錢的多少?權的大小?成了整個社會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所以有了階級,有了劃群分黨,我忘了,今后,還將增加一個標準,那就是你是否是國家公務員?
中國幾千年的姓氏傳承,家族沿革造就了中國人的群體意識,加之,文化的缺失,道德的缺失,個體人的存在,個體思想的存在已淹沒在群體意識的海洋中。“你out了”這個詞充分揭示了中國人的從眾心理,攀比心理,大家在一起聚會也好,聚餐也罷,有意無意間“攀比”滲透在談笑風生之中,眉宇之間,舉手投足之時。在這樣的土壤里,在這樣的空氣中,人們為了實踐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的理論,拼命的追求物質,拼命的用物質包裹自己,所以有了國外的奢侈品在中國大行其道,所以有了LV的怪現象,我常常猜想,這些國外經營奢侈品的大老板們躺在從中國人這兒賺來的鈔票上偷著樂兒“上帝啊!中國人的錢怎么那么好賺啊!人造革都可以賣出金子的的價!
人們成了物質的奴隸,同時也在用物質的桿杠奴役他人!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物質豐富了,精神卻空虛了,迷茫了!一個社會,精神的匱乏比物質的匱乏更可怕!這種浮躁,這種虛榮,這種攀比的社會風氣潛移默化的滲透在我們的電影制作中,培植出了電影大量的鏡頭去展現豪華的場景,宏大的場面,華麗的服飾道具,根本就沒有為情節服務,沒有為人物的刻畫服務,一個幾百萬,上千萬元打造的場面如果在一部電影中可有可無的話,這就是一種虛榮,這就是一種浮華,這就是一種浪費!凡此種種不甚枚舉。
大的社會環境影響造就這電影的浮華之象,反過來,我們的電影投資方和電影創作者也在迎合著這種風氣,討好著這種市場,更有甚者,成為引領發揚這種風氣的旗手。
中國電影的浮華還體現在大規模大攻勢的宣傳上,幾千萬元投入在虛夸上,當然,這樣的虛夸是合算的,因為,這個虛夸可以將觀眾哄進到電影院,給投資方帶來幾個億的票房收入。何樂而不為呢?電影的宣傳攻勢絕對是有必要的,問題的關鍵是,觀眾看完了你宣傳的電影以后是褒是貶,是贊是罵?是點頭贊許呢?還是大呼上當?大家千萬不要忘了:狼來了的故事!呵護好這個來之不易市場是每個電影投資方及創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最后,我要談一談電影是商品,但是它是特殊的商品。一部電影所反映的思想內涵,哲理寓意,人情冷暖,人間百態等是它的核,是它的魂,這個特殊的商品是有核的,是有魂的!那么,我們一切的技術的手段,一切藝術表現的形式都圍繞著這個核,這個魂。現在的很多電影就是過于重視形式上花樣,形式上的華麗,而沒有用心去挖掘你這部電影所要體現的核,它的魂。所以,觀眾走出影院的時候,內心是空的,感情是淡的,精神依然空虛!正所謂“繁華的外衣包裹著一個干巴巴沒有靈魂的軀體!”我想,觀眾的欣賞是在不斷的提升的過程,不會僅僅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層面,他們也需要精神層面的愉悅,精神上的享受及精神的力量!
浮躁的社會,激烈的競爭,高居不下的房價將人們積壓的難以喘息,人們走進電影院有的是來放松的,有的是來愉悅的,有的是來尋求共鳴的,也有的來尋求刺激的......好萊塢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候,為美國的觀眾打造了一個個的美夢,我們的觀眾也需要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