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文章謝絕轉載,否則法律后果自負!
因“圈錢門”事件廣受詬病的韓國女星張娜拉,日前身著韓服出現在湖北省蘄春縣李時珍墓區,大雨滂沱中,張娜拉和父親朱虎聲按照中國儀式向“藥圣”李時珍墓上香,隨后更向李時珍墓行韓式大禮,蘄春縣縣委書記熊長江宣布張娜拉為“李時珍形象大使”,更贈與她一家人“蘄州榮譽市民”稱號。
如果沒有媒體的報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通張娜拉跟李時珍有啥關系,一個是口無遮攔的韓國演藝界女星,一個是已經作古500余年的中國藥圣,不光界別不同,時間也相差十萬八千里,硬扯在一起,這不是關公戰秦瓊嗎?現在才知道,原來張娜拉的外公是一名韓醫,對中醫推崇備至,此次祭拜是為了完成“張娜拉外公多年的心愿”。
盡管不是“畢姥爺”,但丑聞纏身的張娜拉因為有一個做韓醫的姥爺,成功地轉移了公眾的視線,危機公關的能力可謂高明。問題是,推崇中醫的是“張姥爺”,要選“李時珍形象大使”也不應該是跟中醫一點不沾邊的張娜拉,蘄春縣干嘛非得“李冠張戴”,從墳墓里拉出古人來,硬生生地和張娜拉“拉郎配”?唯一的解釋是,“張姥爺”的名氣不夠大,自然得讓賢給外孫女。
前段時間,張家界改名,有評論指其“患上了文化焦慮癥”,平心而論,無論是張家界還是蘄春縣,不管“文化”如何搭臺,唱戲的主角還是“經濟”。地方官員們在GDP的考量面前,并不是不想在文化上自信一回,只是身不由己。在這點上,張娜拉能夠和蘄春縣一拍即合,并不是想義務做中韓文化交流的使者,免費給日漸式微的中醫藥出上一把力,恐怕落腳點還是為了圈錢,彌補制作費緊張的窘境。
當然,說蘄春縣在文化上不自信也不正確,在韓國將李時珍劃入“韓國籍”,把中醫說成是韓國發明的,連同《本草綱目》、人參、針灸一起收入囊中的情況下,蘄春縣聘請韓國女星張娜拉當“李時珍形象大使”,旗幟鮮明地向韓國人發出這樣的信號:李時珍是我們的,連你們的大明星都給我們當“形象大使”了,你們還有啥爭的?從這個角度看,雖然給人家付了點“制作費”,但捍衛了“李時珍”的歸屬,足以像阿Q一樣“勝利”了!
作者:張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