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匡政
忍著換臺沖動,看了幾集《我的團長我的團》,最終還是決定放棄。開始覺得自己沒發言權,后來揣摩一個人即使咬了一口臭雞蛋,也是能說說的,沒必要非把臭雞蛋吃完了,等著鬧肚子再說。從看的幾集來說,這是部戰爭劇,應該沒錯,但怎么看都覺得像小品劇,大家賽著耍貧嘴,而且耍的都是這個時代文化人說不出口的話,看了著實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相信此舉,不會把觀眾引來,只會把觀眾嚇跑。
寫實要有實力,荒誕也得有功底。戰爭,只有在不理解的人眼里,才會這樣被當作一種調侃的作料。莎士比亞戲劇中有一個仆人說過這樣的臺詞:啊,世界又要熱鬧起來了。和平乏味透了,她使刀劍銹跡斑斑,裁縫成群,供養了一批說書人。不過這次的說書人確實頭腦混亂了點,愣是把戰爭描繪成了一群小丑的言語狂歡。人人都在抖著機靈說話,生怕人們忽略了編劇的聰明勁。
我并不覺得戰爭劇要把人物拍得高大全就是真實,我甚至還希望能看到一部像《大話西游》那樣荒誕的戰爭劇,但前提是要讓人對鏡頭的敘事有一個基本可信度,你可以天馬行空地想象,但你的對話至少和故事是靠譜的,不能讓觀眾總覺得是一群人在演戲。荒誕不是虛假,荒誕也是一種真實,而且是一種更難表達的真實。
可能編劇蘭曉龍的臺詞,在閱讀小說時,是有快感的。但一旦移植進了電視劇,簡直就是擰巴。戰爭曾被人們視作英雄主義的學校,這種觀念肯定值得人們反思。它其實更像一座讓你回復原始本能的學校,教你犯罪的學校,讓你心理變態的學校。一個再脆弱、再不起眼的小人物,一旦真正走向戰場,他都可能成為一個失去情感的猛獸。軍人的頭腦和血液里,只容得下一個目標,那就是毀滅,不停地毀滅,否則就是被毀滅。這種處境中,人是很難有心思耍貧嘴的,軍人的語言總是簡潔的,尤其在生命還瀕臨危險時。這是戰爭劇的一個基本原則。一旦背離這個原則,就不是荒誕了,而是讓人感到可笑。
我對遠征軍這段歷史并不了解,從看過的幾集來說,絲毫未發現作者明晰的歷史觀。歷史展示真相固然重要,但呈現時,作者仍然有一個敘述心態問題。所以好的歷史劇,總是選擇那些對過去文化認知有新的啟發的人或事。當我們去捕捉某一段歷史的理念、價值、心態或人物,這種呈現至少要盡量少地摻雜個人和當代的好惡或趣味。重大歷史事件并不是田野上的牛糞,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插上荊棘或鮮花,這在一個有歷史觀的國家是無法想象的。
這部劇被媒體如此天花亂墜地追捧,只說明它宣傳做得不錯。我認為這是中國目前電視劇中一部集大成式的崩潰作品,它的誕生表明戰爭劇開始走向衰落。無論怎么看,這只能算作一部山寨版的戰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