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鴻水
眼下,賀歲檔最重量級的電影無疑就是陳凱歌導演的《梅蘭芳》了。看完《梅蘭芳》后,鴻水的第一感覺就是:陳凱歌雪恥了。盡管陳導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說自己無恥可雪,但那都已經是過去時了,而《梅蘭芳》是現在進行時。不談過去,只談現在。
先說到底都是誰在看《梅蘭芳》?有一部分是明星們的粉絲,如章子怡的粉絲、黎明的粉絲等,不管他們的表演如何,粉絲是沖著明星去的;也有一部分是藝術愛好者、票友,他們對于梅蘭芳先生有一定的認識,他們肯定喜歡第一部分中所展示的經典唱段,或許還能哼上幾句;還有一部分可能是成熟人士,至少是事業有成或者人到中青年的群體,他們看電影沒有粉絲心理作怪,看片的感受和初衷更趨理性。這應該是《梅蘭芳》的主流觀影群,也應該是最在意演員演技,最能體味演員演技所展示出來的力量的。
如果非要用成功與失敗兩個詞來總結《梅蘭芳》的話,鴻水認為:《梅蘭芳》的最大成功就是啟用了孫紅雷、王學圻等重量級演技派演員和一批飚戲的配角,他們是真正的演員,而不是明星;最大的失敗則是啟用了明星黎明,他的演技過于平庸、從頭到尾幾乎都是在為“同一首歌”代言。鑒于章子怡的戲份不是那么足,發揮余地有限,對她的評價持保留態度。
在影片中,孫紅雷出場很早,他扮演的邱如白原來是一名官員,因為看了青年梅蘭芳的戲而決定辭官,繼而當成了梅蘭芳的生死兄弟、經紀人,也成為日后梅蘭芳走上藝術巔峰的推動性人物。從第一部分開始一直到第三部分全片結束,邱如白是貫穿始終的一個角色。因為第一部分的青年演員由一位新人余少群出演,而第二部分黎明才粉墨登場,所以,從演員的戲份方面來講,孫紅雷無疑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主角。
事實上,孫紅雷無愧于“第一主角”的稱謂,邱如白的表演難度最大,張力最大的角色,也是帶有陳凱歌導演自我烙印的典型性解讀。即便是單純從影評人的角度來衡量孫紅雷和黎明的演技,用一句大俗話,毫不客氣地說:孫紅雷的演技比黎明強百倍。還是那句話,陳凱歌導演選擇孫紅雷是最大的成功,而選擇黎明則是最大的失敗。《京華時報》文娛部主任胡建禮也說:除了黎明以外,其他人演得都很好。那確實。不是影評人和媒體人對黎明有意見,戲在大銀幕上上演,每個人物的一笑一顰每個人都看得真切,并非妄下論斷。而鴻水在媒體群里和各路媒體記者交流的時候,在談到演員演技時都不約而同地表示,黎明的演技爛是在預料之中的,對黎明演技的最高評價也只能這么說:他演得沒有最爛,只是很爛。和孫紅雷相對比,倆人的表演水平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盡管黎明比孫紅雷出道早、成名早。
回過頭來再看看影片中那些鴻水都叫不上名字的配角(包括著名的英達、陳紅),他們都是這部影片中的亮點,像螢火蟲一樣的亮點,雖然戲份少,角色輕,卻為電影增色不少。也可以這么說,除了黎明是靠人物角色來托演員,其他人都是演員為角色增光為電影添彩。或許,梅蘭芳生活中的就是那么“溫”的一個人,但是電影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沒有人愿意看到的藝術角色和演員詮釋像瘟神一般。
著名主持人田歌在博客中寫道:非常喜歡他(孫紅雷)的表演,當被人問為什么喜歡時,我總也找不到最準確的語言來表達。但每每看他的表演我都生生的感覺到,在他的生命中還激蕩著若干生命,令我欲罷不能。我喜歡他彌漫在眼角發尖和氣息中的表演,更不放棄他每一個背影的用心,并分享著他創作中的幸福。這位年輕的大演員讓很多人的表演黯然。
鴻水認為這種評價和認定一點兒也不為過。早期,孫紅雷在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中出演“兒子”一角色,那個時候他的演技已經得到業內認可,只是并未因此而受到觀眾追捧,畢竟,章子怡是最大看點。也或許,孫紅雷壓根兒就不是當明星的料,而是當演員的料兒。明星可以當演員,不管演得怎么樣,但演員不一定是明星,盡管他們才是藝術的最佳詮釋表演者!
看到媒體上說孫紅雷是靠《征服》一舉成名,實際上真正讓孫紅雷成名的應該是由趙寶剛導演的《像霧像雨又像風》,孫紅雷扮演的阿萊是那部戲中不可多得的實力派。從那以后,孫紅雷的演藝之路呈現出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趨勢。到了《梅蘭芳》這部戲中,孫紅雷更是將自己推上了更高一種表演水準。不久,或者就從《梅蘭芳》開始,影視圈里的大佬或者叫“一哥”正在一步一步往孫紅雷身上滲透,被他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