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yule.com.cn “先生”一詞出自《詩經·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這一稱呼發展至今,已然是對有學問、有智慧、有成就之人的尊稱。他們行走在時代的前沿,傳遞榜樣的力量。“先”字背后,寓意深遠,“先”,可以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先進”力量,可以是“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 “先鋒”使命,也可以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先輩”精神。
《2024中國詩詞大會》第五期在帶領觀眾一同仰望先達的同時,也讓觀眾從選手們的風采中,切實感受到了“先”字背后的力量。他們傳承先輩的偉大意志,肩負起時代使命,勇于爭“先”,共創“先”河,在各自的職業領域賡續著詩詞文化的價值理念。
三星堆博物館館員李典:叩問歷史,弘揚文化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蜀道難》這句詩背后的文化背景讓來自三星堆博物館的李典產生了強烈共鳴。所謂“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三星堆因有著神秘厚重的文化意義,被譽為世界上最引人矚目的考古發現之一。因此,我國對三星堆的考古研究之路任重道遠。
作為三星堆博物館宣傳推廣部的工作人員,李典繼承了先輩“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的遠大志向,他希望通過自身的力量,能向全世界展現三星堆文化以及中華文化的精彩。
從歷史深處走來,與詩詞世界碰撞,李典感受到的,是與詩人穿越古今的靈魂相融。正是因為對歷史和詩詞頗有研究,本場節目李典首輪對抗賽穩定發揮,在以《紅樓夢》為背景的題目中迅速搶答成功,為隊伍爭得了寶貴的一分。
和李典一樣希望借助自己的學識讓傳統文化得以弘揚的,還有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木乃約熱,在多年汗水與熱淚的交織下,這個來自大山的孩子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改寫了自己的命運,也為那些想要走出大山的孩子樹立了榜樣。
航天科技工程師孫興:九天攬月,壯志雄心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航天科技工程師孫興用這句氣勢恢宏的詩句表達了自己對航天事業的熱愛。上個世紀,在錢學森院士的帶領下,我國老一輩航天人扎根西北,“先鋒”進取,實現了我國導彈事業從無到有的突破,也讓中國航天事業有了質的飛躍。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是幾代航天人共同創造的奇跡,勤勉的汗水,成就偉大的事業;堅定的腳步,孕育先鋒的精神。節目現場,孫興也為大家帶來了我國東風一號地地導彈的模型,讓觀眾們真實感受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帶來的強國信心。
同時,孫興也將自己“飛上九天”的壯志雄心運用在了比賽環節中,面對強勁的對手,孫興始終沉著應答,帶領全隊向著勝利的目標前行。
文昌航天發射場科技人員崔藝晗:一飛沖天,響徹云霄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詩詞中的豪情壯志正是文昌航天發射場測發領域工作者崔藝晗的人生理念。崔藝晗所在的發射場是我國最年輕的現代化發射場,承擔了天問探火、嫦娥探月、天宮空間站建造等重大任務。
在2021年中秋節前一天“天舟三號”發射成功后,崔藝晗靈光一現,立刻聯想到了辛棄疾寫下的《太常引》。當詩詞中的美妙暢想與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相遇,崔藝晗將原詞詩句稍作改動,寫下了“乘風好去,長空萬里,飛去會天合”的慶祝詞,讓“天舟三號”帶著國人獨有的浪漫飛向更遠的外太空。
傳承數代航天人偉大夢想的同時,崔藝晗也秉承著一顆弘揚詩詞文化的誠摯之心。首輪對抗賽中,崔藝晗率先搶得答題機會,展現出自己深厚的文化內涵。
本期節目的選手們,從先輩身上獲得承先啟后的學識涵養,以及生生不息的精神能量,他們在中華文脈的接力傳承中,一往無前,又鼓勵著下一代的追夢人勤勉奮進,敢于爭先。《2024中國詩詞大會》于3月23日起每周六CCTV-1綜合頻道20:00檔首播;CCTV-10科教頻道每周六21:58重播上期內容,每周日20:32重播本期內容,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