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南方周末于廣州誕生。四十年倏忽而過,站在“過去”與“未來”的交界回望,在寸陰尺璧間,我們如何在擁抱豁達成熟的同時,葆有少年時的銳意與赤誠?如何在變化繁紊的時光流轉中,緊握正義、愛心、良知與理性?又將如何于未來的日升月落中,用文字記錄時代的故事?
2024年,南方周末首次舉辦超級新年派對,邀請了龍永圖、倪萍、梁曉聲、李若彤、馬家輝、唐立梅、張楚、趙照、董麗娜等嘉賓,共同開啟一場思想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的布置也充滿了“時光”元素。在現場簽到處上方,標有“1984”的年份,這是《南方周末》創刊第一年,也是故事開始的“那一年”;而在電梯入口, “1986”年的《南方周末》留下了第100期的時光印記;活動外場的“時光長廊”,展示著南周在“那些年”里的眾多代表性報道,吸引眾多觀眾打卡。
此次超級新年派對以“那一年”“那些年”“這一年”為脈絡,用演講、對談、演唱的方式分享時代記憶與人生思索。時光不斷流逝,但總有一種力量支撐著我們前行與成長,回望過往的吉光片羽,才能找到前行的力量,留住時光的贈禮。
那一年:起點與禮物
對于與南方周末“同齡”的董麗娜來說,成長的力量,是突破人生的定義與限制,默默前行。
患有先天性眼疾的她,曾在學習播音主持專業課程后,因“沒有先例”,一度無法報名北京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經過媒體報道與輿論關注,最終才得以參加考試。董麗娜以優異的成績證明了所謂的“不可能”,其實只是一條無人嘗試的路。
在獲得本科學歷后,更多的“不可能”被董麗娜一一打破,2020年,董麗娜考入中國傳媒大學就讀研究生;2023年,董麗娜順利畢業,成為中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畢業生,她的故事贏得了無數關注與贊嘆,可她從未在掌聲中迷失。
“任何的流量,任何的熱點其實很快就會過去,更多的時候是你與時光同行,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前行,等待著有一天你可以踏上一個新的臺階。”
“大家好!我是馬家輝,南方的老土豆!”在演講開始時,香港作家馬家輝對所有人這樣招呼著。為了闡釋演講主題《時光的禮物》的含義,他分享了一個故事:
在過去十年間,有個上海的年輕朋友每年年末都會寄給他一個臺歷作為禮物,臺歷的每一頁都是馬家輝的照片。在馬家輝看來,這些照片并不真實,“每一頁選的照片都是美好的,而且是修了圖的美好,讓我覺得好像不太踏實,跟我過去一年的生活有些距離。”
然而馬家輝并沒有簡單將它歸結為 “虛假”,而是將這個禮物視為一種提醒:“眼睛要放在這個美好的片刻上面。因為不管過去一年,或者說生命一路走下來有多少的困頓、委屈、不堪,可是讓我們有勇氣、有毅力往前走的,是那個美好的片刻。”
他將生命的本質比喻為“狼狗時光”,“太陽下山以前,天色很不清楚,遠方走來一只動物,但你看不清楚到底是狼還是狗?假如走來的是一只狼,很危險,你會被吃掉;假如是一只狗,那你可以覺得它很可愛。”
而當在一個個曖昧不明的“狼狗時光”溜走后,對于那些美好的瞬間,“你不貪心,你懂得欣賞、珍惜、回味,那就是禮物;你執著、貪心,那就是折騰,就是懲罰。”
歌手趙照在南方周末2024超級新年派對上演唱了一曲《人生大事》,也許正如歌詞所唱,“無論命運的坦途溝坎,總有溫暖的夜。”我們從那一年開始前行,當溝坎被邁過,當不可能成為可能,給予我們力量繼續前行的,是一個個如禮物般溫暖的夜晚。
那些年:溝通,釋然,回歸
南方周末2024超級新年派對的第二部分,以“那些年”為主題,回溯了過去的歲月。
在提及“那些年”的經歷時,前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復關及入世談判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講到了自己1973年,由國家資助去英國留學的故事。至今他依舊對此深懷感恩,這種感恩是他一生的信念。
“現在不是經常講不忘初心嗎?我的初心就是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對人民和國家的感恩之情。感恩給人力量,后來在我的一生當中,特別是最困難的時候,都是這種力量在鼓舞著我。”
1995年至2001年,在長達十五年的時間里,龍永圖正是依靠這樣的力量,最終在第一線領導完成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
“入世”為中國帶來了飛躍式的改變:外匯儲備從兩千億增長至四萬億;汽車產業迅速增長,令私家車進入千家萬戶;中小企業得以參與進出口貿易,中高收入人群大幅增長。“有一次在溫州等飛機的時候,一個年輕人走到我面前來說:你是龍部長嗎,感謝你讓我成了億萬富翁。我說:‘怎么可能?’他說:‘我是賣燈具的,過去要把燈具賣到國外去,要遭受中間商層層剝皮,每年只能賺幾十萬,現在入世后,我有了外貿經營權,直接出口,每年可以賺幾百萬、幾千萬,幾年下來我就成了億萬富翁。’”龍永圖回憶道。
談及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龍永圖認為這就是美國要回答一個“世紀之問”:中國的崛起到底是威脅還是利好? 這是最核心的認知問題,如果美國能得出正確答復,中美關系可以說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對于未來,龍永圖充滿了信心,他從經濟總量、人口與市場規模、發展潛力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經濟的基本情況,“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大,塊頭大,就更能夠經受國際風云的變化,經受更嚴峻,更復雜的形勢,以自己的確定性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
在1984年,南方周末的創刊之年,倪萍就因電視劇《中國姑娘》而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訪。當時為了拍攝這部以中國女排為主題的電視劇,倪萍與女排隊員近距離生活了45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后來奪得奧運金牌的女排運動員朱玲的訓練過程:由于經常失誤導致罰球,朱玲從下午兩點一直訓練到晚上十點多,數次崩潰又重新站起來,最終完成訓練。“朱玲就躺在那兒大口地喘著氣,大滴的淚珠往下滾。這個時候袁(偉民)指導依然沒有表情……他說,‘世界冠軍是什么?就是所有人都累趴下了,你也累趴下了,但是你頑強地站起來了。這就是世界冠軍。’”
這件事對倪萍的觸動很深,在漫長的人生中,每當倪萍遇到困難,都會想起那一刻與那句話。“你能夠頑強地在最后一口氣站起來,你就有可能成功。”
她的這段經歷也被寫成南方周末的報道《生活在女排姑娘中間》,在讀者中引起轟動。四十年過去了,如今的倪萍已經六十多歲,她坦承自己對衰老的恐懼,“我想快步地跑過去,我怎么發現我快不了呢。”而令她化解焦慮的,是身邊人的善意體貼,是細小而溫暖的瞬間,這給了她力量繼續追逐時代。
“始終跟著這個時代在走,盡管有的時候跟不上年輕人,但我依然跟著年輕人去健身,跟著年輕人去跑步……你要無愧你在這個時代生活過。”
而對于歌手張楚來說,更重要的是排除外界干擾與束縛,自我沉淀,向內探索。“創作的時候,你內心會建立一個區別于事實的景觀,脫離外在的東西越多,你做出來的作品就會更好。”
曾為“魔巖三杰”的他,在近年來更多地向中國古典文化汲取營養。在南方周末2024超級新年派對上,他帶來了《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與近年創作的歌曲《黃鶴樓》,后者的歌詞來自唐詩--這是他這些年新的靈感源泉。
這一年:好奇,突破,正年輕
這一年,演員李若彤的關鍵詞是“好奇心”。
當年翩若驚鴻的“小龍女”如今仍舊充滿活力,在演講中,她稱呼在場觀眾為“彤學”--這是在2019年初次嘗試新媒體后,她對粉絲的稱呼。從新媒體,到青年潮流文化、二次元、空中瑜伽,李若彤的反應永遠是“好啊好啊”,被人戲稱為“心中住著一個少女”。正是由于這樣的心態,她如今依舊在刷新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寫自傳,第一次當節目策劃人,第一次錄制真人秀,第一次發布單曲…… “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你就永遠有進步的空間。”
李若彤的青春一度充滿迷茫,而如今,她用好奇與嘗試將生命填滿:“如果回到1984年,18歲的我一定想不到,我現在過得這么充實,這一切,就是源自于我的好奇心。”
而唐立梅則用行動,突破著人類探索的邊界。
她是唯一一位兼具大洋深潛與南極科考經歷的女科學家,曾隨著隊伍乘坐蛟龍號進行了長達10小時的海洋探索,最深潛入2774米的深海。2017年至2018年,唐立梅又踏上了南極科考之旅,并與隊友一起建立了我國第三個常年科考站--羅斯海新站。
而如今,唐立梅依舊在打破人們的刻板印象,她參與了大量科普工作,科普宣講近二百場,這被一些人詬病為“不務正業”,可她卻將科普工作,作為新的使命。“科學傳播工作何嘗不是一個全新的創造呢?我想對孩子們講述有趣的科學知識,講述科學的浪漫,講述無數的科學家不畏艱險、探索未知的精神,我更希望啟發他們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為他們種下科學的種子。”
作家梁曉聲在新年派對回憶了當年有南方周末陪伴的時光,“我當時在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工作,傳達室經常會有較多的寄給我的報刊,當我去取報刊的時候,只有一種報,是有時和刊物同時被我的別的同志取走了,喜歡讀文學作品的和喜歡讀報的,比如說《小說月報》《小說選刊》,還有一份報紙《南方周末》。”
曾有人問梁曉聲,如何看待“文學邊緣化”的問題,而他對此很坦然。“文學邊緣化就邊緣化了,不在就不在了,反正以前在過,以前有一些書能留給后人看就可以了,我們沒有書看的時候,聽歌也很好。但是南方周末使我感覺到文字永遠不會邊緣化。文字恰恰是在我們今天的各方面的年輕從業者那里,他們使漢語言在當下的表現力更加豐富。”
而梁曉聲對南方周末的未來,有著更高的期待。一方面,他希望南方周末“繼承曾經的傳統,持續地關注民生問題。而在關注民生問題的時候,還要分出精力來關注當下青年們的工作的、戀愛的,生活的,一切方面的喜怒哀樂”。
另一方面,是對中國問題的深入思考:“我們不缺意見領袖,我們只缺能夠提出方法的人……可操作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覺得南方周末在以后,要凝聚這樣一些人,他們不說空話,可以團結、凝聚一些,是對于中國問題有深入思考的人。”
在這一年,他對南方周末的年輕力量寄予厚望,“南方周末的辦報理念--正義、良知、愛心和理性,這需要用可持續的文字的水平、溫度來傳達,我們固守這個里面的真誠。”
時光從不為人停留,但勇敢與赤誠卻不會熄滅,時光會給每一個勇于發問者以答案。從1984年創刊至今,南方周末一直與讀者同在,未來也將繼續與你在一起,涉水而上,刻畫時代發展的脈絡與故事,一同“在這里,讀懂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