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 www.yule.com.cn 由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出品,廈門定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及制作,張永新導演執導,卞智弘、吳楠、田雨編劇,謝穎擔任總監制,穆小勇、張曉洲任總制片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抗戰題材劇《八千里路云和月》即將開機并發布概念海報。
《八千里路云和月》以抗戰為背景,勾勒出一幅涵蓋士農工商社會各階層普通民眾在硝煙和炊煙繚繞下的生活長卷。戰爭的爆發令廚子孟萬福、將軍張云魁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命運軌跡產生交集,孟萬福不負張云魁戰場上的舍命相救,肩負起張云魁“托孤”的囑托,照顧其一家老小。過命的交情見證超越骨肉血親的忠義,折射民族危亡之際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共赴國難,最終迎來勝利,守得云開見月明的時代家國圖譜。
該劇由華策影業(天津)有限公司、北京歌華影視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海南怡禾尚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定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以史為鑒 小人物視角洞見抗戰民族生活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80周年紀念,戰爭的硝煙湮滅在時間的塵埃中,勝利的喜悅并不能沖淡對戰爭的反思——滿目瘡痍的華夏大地緣何能在風雨飄搖千鈞一發之際轉危為安;民族精神如何支撐起戰亂年代的國民脊梁,實現向死而生的突圍;“士”與“恕”又是為何能夠成為被國人視為至寶、圭臬的精神圖示。《八千里路云和月》用小人物的視角回望戰爭歲月,廚子孟萬福和軍人將領張云魁“一蟲一龍”的命運際遇形成強烈反差,戰亂令他們產生交集,從后方和前線的雙重緯度,完成了對生活史和戰爭史的全景式關照。傳統與現代視域,在悲喜交織中勾勒出戰爭中頗具傳奇色彩的民族生活史。
不僅如此,該劇還刻畫了成長于商賈世家的知識女性、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姑娘、奮戰在抗戰前線的愛國青年等,形成一幅時代社會的剖面圖,記錄下以他們為代表的中華兒女面對侵略和戰爭,展現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精神和志趣抱負,極具張力的對比,奏響救亡圖存的悲喜詠嘆調。
以月為鏡 “凝心聚氣”實力班底探尋國民性與時代精神
“八千里路云和月”取自岳飛慷慨激昂的民族詩篇《滿江紅》,詩意浪漫和鐵血壯志交相輝映,全劇氣質自然一覽無余:歷史現實融合,寫實寫意兼顧。《八千里路云和月》匯聚了行業內一線主創班底,尤其擅長以尋常視角完成宏大敘事。
導演張永新此前憑借膾炙人口的《覺醒年代》令民族精神的發軔深入人心,特別是在年輕觀眾中掀起“覺醒”熱潮,民族的歸屬感、文化的自信心與現實高度互文。編劇卞智弘、吳楠、⽥⾬以深厚的文學功底見長,其作品《十月圍城》等劇目,類型豐富韻味悠長,見微知著洞察大時代和小人物之間的微妙關系,情感細膩令人共情。
此次發布的概念海報,將《八千里路云和月》蘊含的深厚家國情懷與民族情愫都隱喻其中——烏云漫卷長空,漩渦和風暴的中心是一汪水井,“井”中映月,而月下的“家”已被侵略者摧殘,背井離鄉直擊痛楚思鄉情。由云層壘起的井壁向外延伸,最終延伸為堅固的石頭,壘起巍巍長城,萬千中華兒女甘為磚石投身抗戰洪流,血肉筑長城的熱血孤勇盡在不言中。組成井壁的帶狀石云既與履帶形似,又像是一格格膠片,槍炮的轟鳴透過畫面震耳欲聾,無聲勝有聲。
另外,在創作《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過程中,主創們還將“月”的意象作為題眼,深入開掘“月亮”在傳統民族精神中的意蘊和況味,將其代表的家的祥和、思鄉之意融入到視聽影像中,打造全新的視聽系統,實現中國美學和東方語境在戰爭和生活的戲劇情境中落地生根的審美實踐。通過以家國情懷為本位,家族、家庭為特征的中國故事,詮釋出的抗戰精神,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真理;追問民族精神從何處來、到何處去的源流關系和時代腳注。
不同于以往抗戰題材劇大開大合的戰爭描摹,《八千里路云和月》用悲喜交織的生活流敘事帶來創意和觀感維度的雙重新意,巧妙平衡生活和戰場二者之間的關系,從生活中昭示愛國情懷與民族氣節,于戰場上發揮英雄氣概與必勝信念。這種敘寫將個體成長推向歷史前臺,以“小我”之命運折射“大我”之興衰,通過以小見大的文化經驗、藝術構思和處理,不僅可以避免史詩淹沒人物,更以創作實踐印證了人民群眾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的進步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