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與VOGUE的碰撞
前不久,國際著名影星李冰冰受《服飾與美容VOUGE》雜志的邀請,拍攝了一組土家族西蘭卡普大片,火爆全網。鏡頭下的李冰冰,身著由土家西蘭卡普手工藝制作的服飾,雙手或翹指、或撫眉,一如既往的優雅之姿,和西蘭卡普交相輝映。
對于此次以傳統手工藝為主題的封面拍攝,李冰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契合,流傳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下碰撞出的化學反應令人驚喜、自豪和崇敬。正如此次與西蘭卡普攜手的中國設計師馬明說的那樣:“希望能讓如此意義非凡的織物轉換成靈動的服飾。將傳統手工藝與時裝相結合,帶來不同的新風貌與火花,也可以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并珍惜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
中國少數民族元素登上《服飾與美容VOGUE》雜志封面的意義不可小覷。在當今中國優秀民族文化日益復興的大背景下,用時尚、服裝的語匯對中國優秀民族文化進行詮釋和致敬不僅僅是時尚和視覺的沖擊,更是對璀璨民族文化的一次活態傳播。
而這次故事中的“主角”—西蘭卡普,傳承千年的這一抹東方神韻,究竟有著如何讓世界著迷,為之矚目的獨一無二呢?
傳承千年的“高定”珍品
土家織錦,中國四大名錦之一,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漢語俗稱“土花鋪蓋”。土家織錦起始于商周,初雛在秦漢,基本成型于兩晉,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可以說,自古以來,西蘭卡普都是達官貴族甚至是皇家的必備奢侈品。
土家織錦是一種極其古老的民間手工技藝或經緯皆絲,或絲經棉緯,在古老的斜織機上采取通經斷緯,反面挑織的方法織成。其工藝獨特,織造精細,以絢麗多彩而著稱,以設色浪漫而見長,其特點主要變現在紋樣構成的題材內容以及色彩運用的形式法則上。在構圖中多以菱形、長方形、斜式交叉等表現手法,組成幾何形圖案,以抽象而顯其神韻。
新中國成立以來,土家織錦第一次在全國亮相是1953年,當時,文化部在北京舉辦全國第一屆民間工藝美術品展覽,展出了湘西送展的四十八勾等精品十分醒目,引起展覽轟動。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湖南湘西的土家織錦連續獲得國際博覽會金質獎、全國美術百花獎一等獎、金獎等榮譽。
1988年,土家織錦包《雙陽雀》作為國禮,由總理贈送給訪華的美國總統布什及夫人,從而使得中國土家織錦名揚四海。
2006年,土家織錦“西蘭卡普”正式進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2007年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會的湘西土家織錦的制作現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同志認真觀看了土家織錦的工藝技法,欣賞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土家織錦,感嘆道:“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物質性,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物質性和物質性結合在一起。物質性就是文象,非物質性就是文脈。人類文明只有代代相傳,才能不斷豐富發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可見對土家織錦及其文化內涵評價極高。從此,土家織錦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創新演繹東方國潮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產業”主席曾這樣高度評價土家族織錦文化。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蘭卡普承擔的不僅是民族文化的延續,更是將過去土家族人的生活場景、傳統習俗、宗教崇拜、藝術風格等人文意蘊融融入到當代生活中來,形成獨特的民族潮流文化。
在堅定文化自信的今天,我們能從很多場合看到少數民族文化的身影。如多次出現在國際時裝秀舞臺的中國民族元素,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就是“西蘭卡普”。
能夠作為全球時尚界的寵兒,甚至引起世界關注,不僅僅是因為它本身的魅力,更有一批在民族文化宣傳推廣的背后辛勤耕耘的人。
這其中,不得不提到這樣一位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播使者——鄧超予,她不僅是中國土家族文化傳播大使,也是青年歌唱家和詩人。
在2017年,受“一帶一路”國際電影周官方邀請,中法文化交流使者鄧超予從中國長江之濱到法國戛納,身著由自己參與設計改良的土家族西蘭卡普“火鳳凰”裙走上紅毯,驚艷中外媒體,官方鏡頭短短三分鐘給到了她8個特寫,破歷史記錄,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
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這個端莊優雅的中國姑娘身上,而由她參與設計的西蘭卡普也成為了中法文化交流使上最具民族特色的著裝,深受中外記者好評。鄧超予當場將土家族織錦贈送給奧斯卡金獎獲得者法國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及眾多國際友人。對此鄧超予表示:“都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之所以選擇了土家族服飾,是覺得民族元素與時尚元素能碰撞出火花,紅毯上可以更直觀的展示中國民族文化之美。”
非遺的多樣性表達
鄧超予不僅在民族服飾方面做出了極大努力,為了更好的弘揚與傳播土家族文化,她用極具靈氣的筆觸,寫出了被聯合國收錄到世界經典文學藝術名錄的詩集《予香裊裊》,不僅如此,她還將土家族文化融入到了藝術創作中,先后演繹了極具土家族非遺特色的《土家妹子》、《跳春光》、《新編六口茶》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心懷家國和民族的鄧超予,也將弘揚和傳承土家文化的精神貫徹到了慈善公益事業里,在奮進的路上,她秉承著回饋社會,服務人民的初心,積極投身公益活動,發起的“予樂為民行”行走百座名城大型公益活動讓許多需要幫助的人看到了希望,在每一場大型公益慈善音樂會上,用她的歌聲感染了許多愛心人士,募集愛心款物達1352萬元,發放多筆大病關愛基金。尤其是在疫情發生后,她與中國福利基金會聯合成立“予樂童行”公益助學300萬項目,開啟貧困少數民族女童的音樂夢想和助學之路,同時推動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的傳承和發展。
鄧超予并不止步于此,為了非遺傳承的多樣化,她聯合知名設計師共同打造“西蘭卡普”系列文創產品,成立“西蘭姑娘”文創館,推出多款聯名設計的文創產品,如“西蘭姑娘”普洱茶、“予見·西蘭姑娘”定制酒、“予見·西蘭姑娘”布鞋等等,讓西蘭卡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創”中煥發新生。
(“西蘭姑娘”“狀元郎”抱枕)
(“西蘭姑娘”普洱茶)
秉承“創造美,傳播美”的理念,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用現代審美和土家族古法技藝創新演繹東方之韻,讓每一件單品都能散發出民族藝術之美,讓世界看見中國之美。這不僅是鄧超予發展“非遺+文創”的初衷,更是她堅持下去的驅動力。
于經緯間觀世界
莽莽武陵山,浩浩清江水。在熠熠生輝,奔流不息的民族長河里,土家族的這顆璀璨明珠帶給了世人太多驚喜。它將文化信仰和精神圖騰糅到一匹匹絹布上,寄托著對未來生活美好的期盼與渴望。
西蘭卡普像是一席狂飆的彩色瀑布深藏于人世間。土家族人崇尚自然,萬物有靈的哲思映射在這些自由而浪漫的作品里。
作為土家族的一部“圖像”歷史,西蘭卡普生動的向世人訴說著土家族人數千年的滄海桑田。它獨特的民族審美功能與美學價值不可被忽視。
當下,承載著人類情感、民族文化和生活記憶等層面內容的非遺文化遺產,在保護和持續開發上步履維艱。如何走出困境,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所有人都應思考的問題。
我們應該加緊對“非遺”學科的建設,將這些“圖像”的歷史更好的講述給世界,讓它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讓這份彌足珍貴的民族記憶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