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關于“絕望的文盲”的文章引發的口水戰不斷升級。文章先是指出某演員路演時回答問題不完整,繼而又說另一名演員對主演的歷史劇背景缺乏了解。
在一些自媒體的搬運下,有人將“絕望的文盲”硬扣到一位男演員頭上,并以訛傳訛,越來越夸張,導致該演員被網暴。筆者去看了下路演原視頻,發現報道與事實不符,還存在張冠李戴情況,并且整件事情對當事人很不公平。
首先,在提出問題時,除了有固定答案的,其他回答大部分都是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僅憑一兩個問題回答的不夠完美就被定義為“文盲”,還加上“絕望”二字,刻意貶損之意明顯。
央視網曾發文: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言論自由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絕對的,更不意味著個體或組織可以信口雌黃、顛倒是非、惡語傷人甚至抱團詆毀他人。
可能有人會反駁,他沒有直接回答關于角色的問題,怎么能演好劇中人物呢?這個問題提得好,確實值得說道說道。
據筆者了解,這位演員性格耿直,平時在公開場合話本來就少,不爭不搶,屬于行動派。該劇組還被網友叫做無聲劇組,而且在此前的雜志采訪和路演中,該演員已多次回答過類似問題。
此外,“演員”一詞從字面上看,關鍵在“演”!而演是通過人的動作、表情、語言等做出來的,要求的是人們通過自己的表演來完成,而不是靠會說話來完成,如果讓演員不去表演人物,而是坐在屏幕前和你侃侃而談,我將如何如何表演這個人物,相信觀眾也會大跌眼鏡。我是來看你演戲的,不是看你紙上談兵的!
可能還有人會反駁,他演出來了,回答問題沒說清,演得好是導演的功勞!這個問題又該如何看待?
筆者正好春節檔有空看了三部電影,也看了三部電影的各種路演采訪。導演在媒體采訪時多次強調,該演員在片中有多處現場臨時發揮,因為表現精彩被放進了正片,也多次稱該演員有天賦。還有同劇組另一演員也說,這位演員真的用了極少的睡眠,去完成了更多的內容,只要是他的工作,他都很拼,他就是一個很好的人。
面對網上那么多口誅筆伐的聲音,筆者更愿意相信和該演員有直接接觸的人。
可能還有人會繼續反駁,他寫錯字!
筆者又去了解了下,發現網上一些報道失實情況嚴重。古人有云,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四年前該演員參加節目寫錯字,很快公開道歉并勤加練習,已有了很大進步,但報道里全然沒提,反而夸大其詞,惡意剪輯說他不會寫自己名字,或p印刷卡片造謠,人為制造熱梗,給演員貼黑標簽……簡直是赤裸裸的網絡暴力。
關于什么是文化,梁曉聲用四句話做了高度概括: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而如今和真正的文化相悖甚遠的羞辱文化,卻在網絡上瘋狂滋長。一些人借著失實歪曲報道,乘機打壓、給人潑臟水,臟話連篇,誤導不明真相的大眾。
日前,網紅管管因網暴去世,引發了廣泛關注。網絡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尤其在這個社交媒體橫行的時代,實施網絡暴力,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但后果不堪設想,其造成的影響與損失往往難以估量。
在網上信息亂象重生的當下,我們普通人更應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如果僅僅是寫錯過字和不會說好話就全面否定一個人,那么我們在座的各位恐怕都難以幸免。現在電子產品橫行,誰又能保證所有的字都會寫對?現在理科行業,誰又能保證做研究的專家能當侃侃而談的演講家?韋神之所以被稱為神,不是他說的多么厲害,而是他數學天賦異稟并能對社會做出貢獻。
同樣的,作為演員,我們更應該關注該演員的演技人品各項演藝技能以及正面的文化宣傳作用,而不是糾結于他會不會說漂亮話,甚至不會說漂亮話就去網暴,給人家亂扣“絕望的文盲”的帽子。這個世界,我們需要提倡的是做大于說,務實肯干,而不是只會夸夸其談、紙上談兵的營銷草包,畢竟觀眾想看的是演出來的演技,而不是講出來的通稿!
所以說,眼下“絕望的文盲”被過度消費,寫錯字不會說好話就被貼上“文盲”的標簽,這個帽子扣得實在有點大。其中的是非曲直,背后的種種隱情,也該讓公眾知曉了。相信謠言止于智者,公道自在人心,網絡不是人云亦云的法外之地。
評論員: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