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胎竹編是成都地區獨特的傳統手工藝品,它起源于清代,取材大自然,有著“東方藝術之花”的美譽。本期《新生萬物》,發起人楊瀾與老友單霽翔將去到“天府南來第一州”四川邛崍,聯手自然造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設計總監王猛濤和觀感體創始人兼創意總監黑一烊,共同走進竹林深處,走近非遺傳承人,探訪體驗瓷胎竹編這項非遺技藝。
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英國學者李約瑟曾提到,中國是一個竹子文明的國度。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中曾發現的竹制品,也足以證明竹文化歷史之悠久。竹子對中國人物質或精神生活上的影響,深遠悠長。四川人依竹而居,技因竹而興,無數文人騷客在這里留下了為竹而作的詩詞美句,其中杜甫更是在成都創作了120余首與竹相關的詩篇。竹屋、竹背簍、竹籃子……在山清水秀的四川邛崍,人們的生活可謂被竹串聯起來。
聽聲辨竹,天才竟被埋沒了!
作為新生學徒團,楊瀾和單霽翔的這次非遺之旅,始于150米的竹海高空。在全透明的仙侶攬月橋上,兩人俯瞰了川西的十萬畝竹海,也領略了蜀地生活的詩情畫意。與設計師王猛濤、黑一烊的匯合是在一片茂密的竹林。在這里,瓷胎竹編市級非遺傳承人羅榮成和他的兒子羅勇接待了一行人。羅榮成從事竹編技藝三十幾年,單霽翔笑稱:“這片竹子都認識您吧?”父子兩人告訴大家,制作竹絲要學會選竹,竹子要選生長了兩到三年的年輕慈竹,竹節長、表皮干凈、年輕壯實為佳。尤其是竹子的年齡,要會看、會聽。沒想到,在“聽聲辨竹”環節中,單霽翔光靠敲竹聲,便幾次猜對了竹子的年齡。楊瀾大呼:“天才被埋沒了!太棒了!”
體驗制作竹絲的第一步就是刮青,僅僅是這個技藝就需要學習三個月。刮青時,不能有一絲刀傷,否則竹子就廢了。因此,通常一百斤竹子也只能制作出八兩精品竹絲。刮青完成后,便是分片、分層、起薄、沖頭、揉絲、抽勻這幾項步驟,每一步都容不得馬虎。
手上功夫,最重要的仍然是動腦!
羅榮成說,瓷胎竹編曾幾經失傳,當年只有一位叫做林紹清的匠人還在堅持,他也被后人稱為瓷胎竹編的“半個人”。在這期的小劇場里,他的故事也得以重現:解放初期,林紹清關掉了成都的竹編鋪子返鄉務農,但他心里總惦記著如何把這門瀕臨失傳的手藝傳下去。直到1953年12月全國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行,林紹清通過參賽讓瓷胎竹編聞名天下。從此,他便開班帶起了弟子,瓷胎竹編得以傳承。
如果說羅榮成讓大家了解了竹絲的來之不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游偉則讓他們懂得了竹絲韌性的重要。挑三壓三盤底,挑一壓一穿線,依胎成型,不結實的竹絲很難實現這些過程。在游偉的教學下,楊瀾也成功編出了作品。“有點沾沾自喜的感覺。”她驕傲地展示著自己的成果。
而要將竹絲做成瓷胎竹編,手上功夫是關鍵,動腦花心思也必不可少。一行人來到蒲江劉氏竹編體驗館學習提花竹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嘉峰也表達出這樣的觀點:“要動腦筋,不斷地判斷。”巧奪天工的瓷胎竹編技藝并非僅靠機械化地手工練習便可做成,頂尖的瓷胎竹編作品更需要匠人的智慧與用心。見識了劉大師竹編字畫長卷《文姬歸漢圖》和《天倫之樂》這樣級別的作品,楊瀾在手作時感受到了一絲吃力,感嘆“這眼睛都花了!”非遺技藝傳承的不只是一門手藝,更是一份執著的匠心。
人類與大自然一起打造的禮物!
在平樂古鎮,單霽翔遇見了教授級高級建筑師劉衛兵,兩人乘直升機俯瞰十萬竹海的川西林盤。竹海中,林、田、水、院交織的林盤環境讓人心曠神怡,人與自然共同打造了一片壯麗景觀。劉衛兵告訴單霽翔,竹建筑現在被逐漸重視起來,因為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本土建筑材料。
本期設計師王猛濤也注意到了竹的環保屬性。他根據自己2013年在麗水調研時的見聞,了解到竹炭粉混到陶泥中能吸附有害物質。于是他將瓷胎竹編中原本的竹胎換成竹炭陶,又把刮青時留下的竹皮作為包裝盒里的緩沖材料。能將竹運用到這樣淋漓盡致,這究竟是一款怎樣的設計?又是怎樣的產品,能夠作為代表中國的伴手禮?黑一烊的靈感來源則是碳纖維,瓷胎竹編誕生于人們在手與瓷器之間的保護需求,那么竹編材料結合碳纖維,是否能用于更多東西的保護?是什么樣的套裝,讓瓷胎竹編變得又酷又現代?
在被問到如何更好地在生活中應用非遺、做好傳承這個問題時,單霽翔的回答很好地總結了設計師們的思路:仔細觀察人們現實生活的需要,在豐富人們生活水平的基礎上做下一步的提升。而讓非遺煥新,走入尋常百姓家,也正是《新生萬物》節目的價值所在。由夢之藍手工班獨家冠名的大型非遺煥新紀實節目《新生萬物》,每周五晚20:20江蘇衛視播出,見證非遺煥新,一切偉大皆由雙手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