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名單出爐,而隨著大獎的塵埃落定,本屆金雞獎的評委團,也因為一個人受到了網友的格外關注——他就是享譽“中國第一錄音師”美譽的陶經。前不久,他和張藝謀合作的電影《一秒鐘》還奪得了第十二屆中國影協杯年度十佳電影劇作“最佳電影”獎項,近期可謂是話題不斷。
陶經:中國電影行業的聲樂標桿
陶經是誰?他是一級錄音師、教授;任職于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身兼中國錄音師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影家協會聲音工作委員會顧問、美國電影錄音師協會(CAS)會員、評委多重身份;同時從事聲音指導、教授、錄音師、導演、策劃、藝術總監等工作。
相較于大名鼎鼎的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大多數人對他以及他的工作職業可能并不了解。但看過電影的人都明白,電影不僅是視覺的呈現,也是聽覺的呈現。陶經的工作,就是為電影創作“聲音”的部分。
1987年,陶經第一次接觸影視創作,參與陳凱歌的電影《孩子王》擔任電影錄音師,正式走向職業之路;也正是憑借這部作品,陶經在次年獲得了中國電影第八屆金雞獎“最佳錄音提名”。他所采用的“同期錄音”方法,使影片的聲音效果更加真實:山坡上風吹草動,村莊里雞鳴狗叫,孩子們的叫喊,營造出恬靜、幽綿的鄉村生活,優秀的聲音處理博得了業界的高度評價,影片還獲得了中國電影第八屆金雞獎“最佳錄音”提名。
1989年,陶經與穆德遠、梁明導演合作了電影《黑樓孤魂》,首次在中國影史上將杜比立體聲與恐怖影片結合,聲音加持下的影片沉浸感與恐怖片題材相得益彰,讓《黑樓孤魂》一度獲封“內地最恐怖的電影”。
短短幾年時間里,陶經將中國電影行業的“聲樂”創作拔高到一個同期創作者難以比肩的高度。不可否認的是,受限于時代及環境的因素,中國80年代中末期的電影行業,困難和機遇共存;而陶經超前的理念和大膽的嘗試,不僅讓自己以電影錄音師的身份名聲大噪,同時也為中國電影行業的聲樂創作起到了標桿作用。
第五代導演的“御用”錄音師
無論是1987年的《孩子王》,還是1993年的《霸王別姬》,再到2004年的《十面埋伏》、2011年的《金陵十三釵》以及2019年的《一秒鐘》,在從業近35年的生涯里,陶經和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始終保持著優秀的合作關系,這也讓不少人戲稱他是第五代導演們的“御用”錄音師。
但其實除了他們,陶經合作過的導演不勝枚舉,傅東育的《西藏的天空》、趙林山的《銅雀臺》、袁和平的《蘇乞兒》、美國導演羅伯明可夫的《功夫之王》……
優秀的人聚在一起成就優秀的故事,陶經雖然身居幕后很少被觀眾所知曉,但他杰出的貢獻與影片的導演、演員同樣不可或缺。截至2022年,陶經已經相繼拿下過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兩屆美國電影聲音協會獎(Golden Reel Awards 金卷軸獎)最佳聲音獎、英國電影金像獎(BAFTA)最佳聲音獎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效獎、兩屆美國電影金衛星獎(Golden Satellite)最佳聲音獎提名、三屆美國電影聲音協會獎最佳聲音金卷軸獎提名、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效獎提名、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音效獎提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提名等多項重要國際國內獎項。
但真正讓人意識到這位聲樂大師的,則是1998年的《荊軻刺秦王》以及2002年的《英雄》這兩部影片。
在這兩部以同一歷史故事改編的影片中,陶經對聲音的把控爐火純青。《荊軻刺秦王》中,導演陳凱歌試圖以旁觀者的角度闡釋與剖析歷史,因此,陶經采用了復雜多樣的聲音元素,力求展現歷史真實,鮮明突出乃至略顯夸張的聲音處理,為表達影片整體的藝術風格提供了豐富的聽覺形象;而電影《英雄》中,張藝謀淡化了歷史的厚重,更注重畫面的沖擊力,為了配合影片的藝術表達,陶經也采取了與《荊軻刺秦王》中完全不同的聲音技法,整部影片只有人聲、刀劍聲、雨聲、水聲、鼓聲和小提琴聲等“無源音聲”,少而簡潔的聲音元素營造出“詩化”的質感,與影片段落式的敘事風格高度融合,成就了一幕幕經典的影片畫面。
陶經也憑借著這兩部影片,奪得了1999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1999年美國電影金衛星獎最佳聲音獎提名以及2003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效獎、2005年美國電影聲音協會獎最佳聲音金卷軸獎提名等數項大獎,享譽“中國第一錄音師”的美名。
以“真實”撬動電影藝術
1958年,陶經在上海一個“文藝家庭”出生,打小就學習樣板戲、口琴、二胡、小提琴、唱歌、朗誦、表演等文藝項目。在星火農場揮灑了三年青春后,陶經考上了著名的北京電影學院78班,接受來自世界各地先進電影理論體系的熏陶。
因為工作調度的關系,陶經畢業后不久就經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合作普及生育健康、性知識,建錄音棚,錄制宣教、文藝等節目的工作。期間,她還錄了三年的音樂,民樂、交響樂,包括毛阿敏、韋唯、崔健、那英等明星的專輯及歌曲,這讓他對音樂錄音有了很多技巧和表現力的感受,來表達最根本的魅力。
而在1987年的《孩子王》以及1989年的《黑樓孤魂》之后,對陶經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90年代的“摸爬滾打”。
1990年,陶經參與制作的影片《哦,香雪》獲得了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少年電影大獎”,這也是陶經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獲獎影片。隨后的幾年時間里,陶經與陳凱歌、張藝謀相繼合作了《霸王別姬》、《活著》等諸多經典之作。在《霸王別姬》中,陶經以宏大的聲音效果,對影片主題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在《活著》中,陶經的聲音創作則是追求整部影片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兩部影片相繼拿下了英國金像獎、美國金球獎、奧斯卡獎以及金棕櫚獎等數項國際大獎。
1995年,陶經在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搖呀搖,搖到外婆橋》擔任聲音指導,并獲得了1996年美國電影聲音協會獎MPSE“最佳聲音金卷軸獎提名”,這也是陶經在國際上獲得的第一個專業獎項。次年,他與張藝謀再度合作,完成了影片《有話好好說》。這是一部城市題材作品,陶經利用聲音突出了都市的喧鬧、紛雜,以及人物內心世界的狂躁不安,很有時代感。
千禧年之前的經歷,是陶經“厚積”的過程,也是他最難忘的過程,在這段時間里,他對“電影的真實性”的理念愈發成熟,成為了貫穿陶經往后創作和教學經歷的基本標準。無論是一直以來他所推崇的同期錄音,亦或是新時代下的聲音技術處理,陶經從沒有放棄過這條基本定理,這也使得他幾乎每部電影作品都能在國內外的電影節上獲得聲音設計或錄音方面的獎項或提名。
新時代的“余音”
2004年,電影《十面埋伏》問世,這也是陶經首次在電影聲樂中將“科技技術”融入“藝術技巧”的嘗試。電影里,章子怡那108聲擊鼓,不是連續錄再加工的,而是一聲一聲“剪”出來的。“就為這美麗的場景,為人物魅力,表現故事的意味,或是節奏,用了現有的‘文明利器’,為了能更出色的視聽表現。”
《十面埋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陶經本人也憑借著這部影片在2005年豪取2005年美國電影聲音協會獎(MPSE)最佳聲音金卷軸獎、2005年澳大利亞電影金像獎(ASSG)最佳聲音獎、2005年英國電影金像獎(BAFTA)最佳聲音獎提名、2005年美國電影金衛星獎最佳聲音獎提名、200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提名等,正式開啟了中國影視聲樂的“新時代”。
2005年《千里走單騎》、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2007年《白銀帝國》、2008年《功夫之王》、2009年《三槍拍案驚奇》、2010年《山楂樹之戀》、2011年《金陵十三釵》、2012年《銅雀臺》、2013年《西藏的天空》……
無論是文藝片或是商業片,古裝片或是現代片,也無論影片是什么風格,陶經總是會以聲音指導的身份為它們放大主題觀感,賦予別樣的魅力,潛移默化中提升觀影體驗。而隨著電影行業的繁榮發展,陶經也在嘗試著越來越多的可能,除了張藝謀、陳凱歌等老牌導演,也與不少電影新生力量有過合作,在《爵跡》系列、《晴雅集》中一展聲樂藝術。
作為行業的第一人,陶經眼里的電影聲樂,或許一直都是一條“孤獨”的道路,如今的他已是年過花甲,但故事仍在繼續,他的腳步也從未停下。(文/焦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