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追求沉浸感和互動性的電影新潮流下,VR+電影注定不是一個偽命題。
文/龐宏波
《阿凡達:水之道》的正式預告再度“刷屏”。
11月2日,《阿凡達:水之道》正式發布了全新預告。這部巨制之所以備受期待,源于全世界都希望看到這部電影是否會開啟電影全新的“技術時代”。在漫長的制作過程,無論是水下動作捕捉系統的呈現效果,還是RGB激光投影系統所宣稱的不需要3D眼鏡看3D,都早早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2009年末,《阿凡達》正式上映,這部影片也徹底開啟了電影的3D大眾化時代。而如今《阿凡達2》是否會成為電影技術新的標志性觀點,已經成為了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
11月4日,今年首次設立VR影展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也正式發布了宣傳短片,PICO成為了2022年金雞百花電影節官方指定VR合作伙伴。在更早之前的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PICO就同電影節達成了深度合作,設立了VR互動專區。
實際上放大時間尺度,PICO早在2016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就有過亮相,且近幾年不斷同電影節展開深度合作,為VR+電影探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從VR+電影的產業發展來看,從2016年到2022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第74屆就設立了VR電影競賽單元,而自上海國際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之后,今年金雞VR影展也正式亮相,與此同時PICO的硬件設備已經更新到了第四代,VR影片也從3DoF迎來了6DoF時代。
如今,VR+電影不僅僅再是一個新事物的想象探討。一方面在于VR自身的進步,另一方面隨著沉浸式和互動性成為觀影的剛需,VR+電影已經有了加速大眾化的可能性,這也有可能繼續推動電影產業新的技術革新。
1
—PICO為什么頻頻在電影節亮相?—
電影節的“聚集效應”可以最大程度為技術革新提供展示舞臺。
電影節一直都是電影產業的風向標,電影節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為優質的內容、頭部的人才和最前沿的技術盡可能提供最大的舞臺。PICO作為國內領先的VR平臺,一直看重在電影節上亮相的機會,而電影節所承載作用的不斷增強,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VR和電影結合的探索之路。
2016年被看作是“VR元年”,從技術的角度來說Oculus和HTC推出當時的消費版VR頭顯。而從VR同電影結合的角度,2016年的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推出了 VR 概念宣傳片,并展出了30 多部最新的 VR 影片。PICO 也成為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唯一指定VR設備合作廠商,當時的PICO 1虛擬現實頭盔在電影節亮相。
據當時的新聞報道,上海國際電影節之所以選擇PICO作為官方合作伙伴,一方面是因為PICO產品在技術方面的多項領先優勢,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PICO是當時國內廠商中最早開始國際化準備的品牌之一。
此后,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開始進軍VR領域。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全球最早進軍VR領域的國際A類電影節,早在2017年的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就首設了VR電影競賽單元。也正是在那一年,在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活動中,PICO 攜Goblin小怪獸VR一體機亮相“中外最美外景地推介會”和“中歐虛擬現實技術高峰論壇”。
2018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立了VR展映單元。在第二年,PICO就為第九屆北影節北京展映VR單元提供了VR技術和設備的支持。而在今年,PICO成為了北影節官方指定VR合作伙伴。除了在紅毯現場設立專門的VR互動專區以及VR簽名環節外,PICO還參與了8月17日舉辦的“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論壇”,探討“VR+電影”的技術應用與未來前景、VR技術如何提升觀眾觀影體驗,并介紹未來PICO在影視行業的規劃。
從技術的“互動嘗試”到論壇的“產業探討”,這算是一項前沿技術從“未來”走入現實的關鍵一步。
今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也是首次新增“金雞VR影展”活動,本次金雞獎設立的VR影展單元共引入9部影片。PICO作為官方指定VR合作伙伴,會在PICO 4 VR一體機內搭建金雞獎VR展映專區,展映時間為期一個月;此外在閉幕式紅毯會設定互動機位,供藝人與PICO用戶互動;而在11月4日,金雞獎官方發布了由張天愛參與拍攝的官方VR影展活動宣傳片。
在影展體驗時,《人生大事》導演劉江江表示現在的技術在輔助的故事表達上,通道越來越寬。“我覺得我們是能看見未來電影的樣子的。”同樣關注VR很多年,從初代產品開始關注VR的馬平表示,斯皮爾伯格做的第一個VR應用是VR影院。“他在影院里面還要去營造電影的這個集體觀影的這樣的經驗。所以說我相信電影本身我們一百多年的發展和 VR 技術一定會結出更燦爛的果實。VR打破了傳統電影的很多東西,也帶給我們很多新思路。電影發展當下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電影所形成的藝術規律和藝術結晶,VR的表達能帶來很多有益的方面。”
其中,在PICO 4 VR一體機內設立VR影展專區,本身就是PICO+電影從2B向2C轉向的一個標志。
PICO目前已經覆蓋到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以及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國內主流的電影節,并且借助國內電影節VR單元的展映,在大眾化探索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一項前沿技術想要實現大眾化的普及推廣,自然需要電影節官方同平臺共同發力,而從電影節互動環節到承載VR影片展映并且設立專區,這種線性成長自然有利于VR和電影結合的探索。
2
—內容是難點但也會是“爆點”—
VR在電影領域的運用,需要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爆款“內容”。
VR影片必然是產業難點,據數據統計,在過去五年全球優質的VR內容一共只有500多部,每年新增產量在80到100部左右,總時長也僅僅只有20多個小時。而且真正意義上的VR影片,制作成本極其高昂,而短片想要獲得理想的市場回報又極其艱難。
所以,如何解決上游的“供”,才能滿足下游的“求”。但是在2018年,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頭號玩家》在國內狂砍13.96億票房,最終全球累計票房達到了5.82億美元。這部影片的故事起點就是“2045年,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也算是全球主流電影充分呈現虛擬現實的標志性作品。除了在觀影體驗上沉浸感十足,在內核上也在探討虛擬現實和現實的關系。這部影片的出現也讓大眾影迷開始關注和暢想未來VR影片的風向。
其實對于VR平臺來說,自然也明白想要在大眾化上實現普及,必然需要優質內容源源不斷地供應。
此前,PICO同迪士尼、索尼影視、環球、派拉蒙及獅門聯手打造“PICO 3D大片重燃計劃”,100多部3D經典影片將陸續登陸PICO視頻。其中包含了漫威《復仇者聯盟》系列、《X戰警》系列、《星球大戰》系列以及《神偷奶爸》、《加勒比海盜》、《銀翼殺手2049》等作品。
此外,PICO也同超過30家VR內容公司開展合作,同時和國內擁有最多精品VR內容版權代理權的沙核科技達成了深度合作,引入了多部優質短片。根據PICO官方消息,8月18日,PICO還開啟了超沉浸觀影計劃,《蒼穹》、《紙鶴》、《水母》等一眾6DoF作品已在PICO上線,用戶可以在PICO視頻免費觀看。
但最具標志性的內容合作是,三體版權方三體宇宙已與PICO達成合作,將共同制作首個VR版本《三體》互動敘事作品,并會在明年上線。《三體》作為華語最具關注度的科幻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動畫都具有極高的關注度,而VR作品倘若在明年能夠“出圈”,這對于VR加速大眾化具有極高的價值。
此外在前不久的PICO發布會上,PICO也成為頭部國創動畫《靈籠》的VR動畫番外篇的聯合出品,將于明年5月上線。除了努力搭建內容生態外,PICO還推出了 “創作者激勵計劃”,希望能夠催生更多VR內容。
但實際上,“PICO 3D大片重燃計劃”所引發的產業想象空間是巨大的。嚴格意義上的VR標準時長影片想要短時間內出現的概率并不大,但這并不意味著VR不能進一步升級觀眾的觀影體驗。
未來,VR技術是否可以更加成熟、通過對3D影片進行技術的再升級,從而給觀眾帶來更加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可能對于VR未來的大眾化普及至關重要。
3
—VR+電影為什么會被看好?—
對于電影行業來說,持續為觀眾帶來更沉浸式觀影是一個永無止盡的過程。
從IMAX和杜比的普及,從2D到3D再到4DX影廳,電影產業持續升級觀眾沉浸感是永無止盡的過程。而且從2020年開始,全球幾乎所有的傳統影院在觀眾的“爭奪戰”中都將沉浸觀影作為核心賣點。沉浸感,是傳統影院能夠為觀眾提供的唯一優勢,所以持續放大這一優勢是大勢所趨。
但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家庭娛樂和移動觀影在2020年之后開始迅速崛起,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數據顯示,2021年互聯網視頻年度付費用戶達到了7.1億,短視頻上傳用戶超過了7億。而根據《QuestMobile2022全景生態秋季報告》,中國互聯網電視用戶規模在2021年達到了10.83億。
OTT大屏端家庭娛樂和移動互聯網娛樂的優勢在于便捷,但是移動娛樂也希望能夠達到媲美影院的沉浸式娛樂體驗來吸引用戶。
所以,無論是傳統影院觀影還是移動觀影,都決定了VR在電影領域的運用大有可為。VR的優勢在于可以創造一個全沉浸場景,而且用戶體驗可以持續挖掘。除了給觀眾帶來沉浸感的同時也能夠給觀眾帶來互動性。在目前的技術運用里,VR在電影領域中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此前PICO發布會上,PICO副總裁任利鋒和PICO輕世界負責人馬杰思為大家介紹了PICO 4內容生態的四個組成部分,分別是:VR運動健身、VR視頻、VR娛樂、VR創造四大場景。內容生態的四個場景其實在用戶需求上有明顯的交叉,例如能夠選擇VR運動健身的年輕用戶對于VR視頻及娛樂的接受度相對較高,而PICO 4內容生態的互相影響,其實都是集體在擴大VR的用戶基數。
也正是因為PICO在多種內容生態上的運用,VR大眾化時間周期可能會大大縮短。而孫帥東在金雞VR影展體驗時也表示,VR能讓觀眾更身臨其境,仿佛像走進影片一樣,觀眾們自己就是主角,這種第一視角會讓年輕人非常喜歡。
目前VR+電影自然處于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但PICO頻頻與國內主流電影節展開合作,獲得產業關注的同時也通過VR影展等方式來尋求破圈的可能性。但更關鍵的是,無論是傳統影院觀影還是移動端和家庭娛樂方式的崛起,都給VR+電影提供了施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