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亞洲大學生電影展青訓營-X無剪輯拍攝實驗第①場活動為期兩天圓滿結束。三位新人導演克冉、陸奕銘、王思漢脫穎而出,在嚴苛的創作條件下,他們憑借獨特的鏡頭語言講述了不可思議的精彩故事。
新銳導演鋒芒畢露,作品《等待》引矚目
作為第七屆亞洲大學生電影展的新晉單元,這個極具創新實驗性的影視人才選拔比賽在“不可思議之事”的大主題下,提供了“出軌”、“等待”、“面試”、“綁架”、“欺騙”、“重逢”、“復仇”、“分手”八個小主題,選手通過隨機抽取選擇主題,并在120分鐘的固定時間內,完成劇本劇本構思、服化道選用及演員的選擇和各部門溝通等,最終輸出一支1-3分鐘的無剪輯成片。主辦方邀請到霍青、榮蓉、丁綺、趙翊驍、王燁、王子涵作為演員加盟實驗,幫助選手完成作品。
這是一次充滿挑戰性的實驗性拍攝,主辦方巧妙地選擇了化學周期表中的前三位元素“H”、“He”、“Li”來命名前三名的獎項。克冉憑借作品《等待》榮獲本次實驗的第一名,該片講述了一個兒子設法幫助父親走出母親離世之痛的故事。作品具有很強的共情性,另外極具感染力的現場指導能力讓克冉很好地完成了這一極限任務。陸奕銘憑借作品《分手》、王思漢憑借作品《重逢》分獲本次實驗的第二、三名。
立體考察青年導演能力,導師選手各有感觸
五元文化創始人、ARCLIGHT弧光聯盟發起者、導演五百作為本次實驗的導師之一,在實驗后認為:“無剪輯拍攝對于導演的能力是一個非常綜合和立體的考驗,現場的統籌溝通和和分鏡能力要求很高,可以對這些青年導演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另外五百導演還提出“導演第一要心胸特別寬廣,第二是要能接受各行各業專業的意見,第三是要用自己的意識決定取舍,對每行每業的了解,實際上都是量的積累,這一關是不能逃避的。導演是一個學無止境的過程,透過無剪輯拍攝,能看出導演日常對主創部門了解的深淺,導演在拍東西的時候,也能看到自己想象的和拍出的實際內容有多大差距。”
獨立制片人劉璇表示,無剪輯的方式并非使用長鏡頭,而是“希望導演自己設計好分鏡,通過呈現分鏡的狀態去講故事。在過去不管是使用膠片還是用帶子的記錄方式,跟現在有很大不同。在有實體介質的時候,導演拍攝會很謹慎,分鏡會設計比較好,現在拍攝的量大了,在素材很多的情況下,實際上導演會放松預先設計分鏡頭的功課,可是事實上分鏡頭對敘事是非常重要的。”
資深電影攝影指導、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李勇則在實驗中看到了青年導演“思維的活躍度和奇思妙想的想法,看到了青年的希望。”他認為現在的青年導演“敢于去行動,沒有膽怯,非常積極,同時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跟演員的溝通策略不足,需要經驗指導。創意構思的完整度還欠缺一些邏輯的縝密度,未來需要進一步的訓練。另外還要學習傾聽,接受資深演員的意見。作為導演,技巧這個層面是比較好跨越的,更重要的是對生活的理解,要多觀察,多用心體會生活。”
對于參賽選手來說,均是第一次嘗試無剪輯拍攝,他們對于本次實驗的一個共同印象,就是時間緊迫。另外,“非常考驗短時間內多問題的處理能力”在實驗結束后也被多次提到,因此對整個拍攝團隊的把控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在比賽中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在創作過程中有很多限制條件,無法設計每一個鏡頭,但是所有參與者都很開心能夠有機會進行這樣一場極限創作,讓他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導演能力,激發了無限的可能。
“X-無剪輯拍攝實驗”的第一場已經落下帷幕,青年導演無限的可能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氣呵成地拍攝,激發了導演們敢于打破常規的創意思維,相信在經過更多的歷練之后,他們能夠成為中國電影行業的中堅力量。另外,相信“X-無剪輯拍攝實驗”在未來為新導演提供能力展示平臺的同時,能夠繼續為中國電影行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助力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期待下一場X-無剪輯拍攝實驗能帶給我們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