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期節目帶觀眾隨“中國第一旅游博主”徐霞客感受了一場蕩氣回腸的“俠客行”后,本期《典籍里的中國》將引領大家走進熟知的中國哲學鼻祖老子。你知道老子當過“國家圖書館管理員”嗎?
兩千五百多年前,學成后的老子入守藏室為吏。如果按現在的說法,“守藏室”就是國家圖書館,老子可以被稱作是“圖書管理員”。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函谷關,老子濃縮自己一生關于宇宙、社會和人生的思考,為后世子孫留下了一份永恒的精神力量。其中,“上善若水”的東方智慧,涵養了華夏兒女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成為中華民族于千磨萬擊中綿延不絕的堅韌之源。
9月12日(本周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將在央視綜合頻道迎來第九期。本期節目將識讀中國哲學開山之作《道德經》,它以老子在守藏之室期間的經歷作為核心故事,展現老子求道、悟道、傳道的一生,求索“上善若水”的奧義,以此致敬偉大的哲學先賢,致敬偉大的東方智慧。
何謂“上善若水”?
隨老子觀水悟道,開啟智慧之門
繼識讀政治、歷史、醫學、農業、軍事、游記等諸多領域的典籍之后,本期《典籍里的中國》帶領觀眾走近中國哲學的開山之作《道德經》,它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發行量最多的中國文化典籍。
縱觀古今中外,從孔子、韓非、魏源,到叔本華、列夫·托爾斯泰、海德格爾……竭力推崇《道德經》者大有人在。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提出,公元前八百至前兩百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在這個時期,古希臘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而中國出現了老子和孔子。雅斯貝爾斯稱《道德經》是一部不可替代的哲學著作,在短短的幾句話中,就包羅了宇宙論、倫理學和政治學的內容。
對于今天的許多讀者來說,《道德經》給人的第一感受大概是“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全文五千多字,言簡而意味深長,質樸而充滿哲理,玄妙而順理成章。雖然“玄之又玄”,但《道德經》里的諸多思想,至今仍是尋常百姓家的生活智慧。
老子成功悟道,和“水”有著莫大的關系。《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影響極為深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樣利益萬物卻不爭功勞——這也是本期《典籍里的中國》著力呈現和解讀的主題。
節目中,幼年老子說“海是最聰明的水,它知道守在最低處,所以長得最大”,正所謂“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青年老子說“澤世人者,世人永奉”,世人應當學習水福澤萬物、成就萬物、生發萬物的美德;老年老子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滴水可穿頑石,匯流可載巨舟……天地合,降甘露,幼、青、老三代老子觀水悟道,找到了為世間遮風擋雨的智慧。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說:“老子的智慧不僅照亮了那個時代,它也穿越兩千五百多年照亮今天,比方說我們一直提到的‘上善若水’,它是個人的修養,也是處事的原則,已經融入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性格之中,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老子學研究會會長王中江表示:“老子的道法自然在兩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仍需要我們踐行,這也說明了《道德經》具有穿越時空的恒久價值。”
幾千年來,為什么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為什么我們的民族屹立不倒?因為它如水般具有一種柔韌的品質,因為它奉行一種“利萬物”的廣大包容的精神。
張桐再飾“圖書管理員”
看老子燃“典籍之燈”,追尋人間大道
《典籍里的中國》自播出以來,在獲得無數“典迷”關注和支持的同時,還帶起了一股讀典籍、學典籍、傳典籍的文化風氣。
今天,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古老的典籍?本期節目中的老子,將為觀眾娓娓道來“讓典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的深刻意義。
《道德經》流傳甚廣,影響巨大,但在我們能看到的正史當中,關于老子的記載并不多見。據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王啟發介紹,《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開篇寫道:“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記》主要記載了老子的兩件事:一個是孔子問禮于老子;一個是老子欲出關,關令尹喜留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節目基于史料,對這兩則事件給予了鮮活演繹,與此同時還進行了合理的藝術創作。戲劇舞臺上的老子,少年時期善于發問,青年時期勤于讀書,壯年時期精于思考,老師商容先生教誨他,應當把這股求知的欲望,轉化為為世間眾生求大道、求智慧的志愿。學成后,老子入守藏室為吏,這段守護典籍、努力為學的經歷,極為動人。
蒙曼解釋,如果按現在的說法,“守藏室”就是國家圖書館。古圣先賢留下的眾多典籍,讓青年老子大開眼界,狂喜不已,他形容這是一種“鼠入谷倉的感覺”,打開史書,帝堯和商湯頓時在他的眼前“活”了起來。老子說:“在典籍面前,我感覺自己很渺小。日月交替,世事變遷,這些典籍不動、不改,像千年不老的智者,等著我來求問。”
當本期節目正式播出的時候,相信觀眾們會從求書若渴的老子身上,更為深刻地理解今天的我們為何要守護典籍、參悟典籍、傳承典籍。就如節目中太史和老子的對話中所說:“典籍如燈,可照亮世人,我要為文明的傳續,守住一盞燈火。”
戲劇的尾聲,當老年老子于風雨交加中轉身,邁著堅定的步伐,從他的身影當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追尋大道的決心,也能聆聽到薪火相傳的呼喚——許多我們如今早已看不到的典籍,老子可能都讀過,他更新和延續了那些珍貴的華夏文明。而在兩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同樣要讓“典籍之燈”長燃,讓大道生生不息,讓文明繼往開來。
本期節目將由王慶祥、張桐、黃磊等實力派戲骨共同演繹。值得一提的是,中青年老子的扮演者張桐,曾在總臺熱播大劇《覺醒年代》中飾演擔任過北大圖書館主任的李大釗先生。此番穿越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當“國家圖書館管理員”,張桐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演繹?值得期待。
典籍如海,讀者如舟。本周日晚,就讓我們一起泛舟“水”面,追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