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yule.com.cn 他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是湖北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他是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全程最佳辯手,被余秋雨先生譽為“可能是世界上最會說話的年輕人”;他還是多個當紅綜藝的嘉賓主持,被觀眾稱為“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正能量代言人。他就是陳銘,一個把“說話”變成一門“藝術”的人。在江蘇衛視即將開播的《燒腦少年團》中,陳銘將回歸“老本行”,擔任主持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陳銘又會在《超腦少年團》帶來怎樣的觀點輸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陳銘化身超腦“解說” 自嘲大腦轉速太慢
《超腦少年團》是江蘇衛視在Q3季度重磅推出的益智類IP新品,將基于抽象能力、逆行力、協作力、分解力、評估能力、創造力、擔當力和解析能力進行項目設置,從24位參加節目的青少年中選拔出最具“未來力”的科學新星。這樣的節目模式,不僅對參賽選手要求極高,對電視機前的觀眾來說也是非常燒腦,就連主持人陳銘都直言“壓力山大”。
節目中,陳銘將出任主持人一職。但在陳銘看來,與其說是主持人,倒不如說是“解說員”更為貼切。“這個舞臺上的題目很難,對觀眾來說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還要承擔一個翻譯的工作。我要把題目中的場景、情景,翻譯成生活語言、生活場景,盡可能讓更多的觀眾弄明白少年們到底在干什么。”作為少年和觀眾中間的紐帶橋梁,陳銘感嘆最大的挑戰就是自己大腦轉速不夠快,“常常感覺自己的腦袋跟不上少年的腦袋”。
不過,幾場節目錄制下來,陳銘不僅慢慢適應了“解說員”的工作,還從孩子們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向上的力量。“他們真的是我內心最希望的少年的樣子,有自己所愛,眼睛里有光,背后有力量。”陳銘表示,在《超腦少年》的舞臺上,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其實并不是孩子們的成績和分數,而是一張張彌足珍貴的笑臉。“他們的笑容就像一個小太陽一樣扎到我眼睛里,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也是我們的家長理應開心卻遺忘很久的事情。”陳銘說道:“所以從現在起,不妨真正享受他們的笑容,然后再試試看這條線有沒有延展下去的可能性。”
提倡快樂教育 家庭教育應是教學相長
熟悉陳銘的人都知道,他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女兒奴”。在他的個人微博上,除了工作,出鏡最多的就是兩個可愛的女兒。陳銘常常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與女兒們的相處點滴和親子感悟。和妻子同為大學教師的陳銘,在孩子的教育上,顯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準則。
“我對待她們的學習還是比較開放的,更崇尚的是快樂學習。”陳銘表示,自己會非常注重判斷孩子們當下最需要、但最缺失的能力,“比如老大比較感性,但理性、邏輯就要加把勁。老二是反的,會比較理性,感性方面就需要著重培養。我會更希望給她們補齊短板。”
與此同時,陳銘也幾次三番強調,家庭教育其實應該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他以《超腦少年團》中最小的一名選手,年僅10歲的高培淇為例。后者就讀于天津市和平區萬全小學,7歲自學完高中數學,同時也是CSP提高一等獎的最小年紀獲得者。“大家都只看到培淇很厲害,沒看到的是他爸爸這些年也一起陪著他,然后爸爸在陪伴和學習中自己也通過了一系列的考試。所以很難說父母在孩子身上學得多,還是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得多。所謂家庭教育,真的就是一個彼此收獲的過程。”陳銘表示。
在陳銘看來,《超腦少年團》中的青少年們,固然天賦驚人,但更重要的是后天不斷地努力。“天賦強一時,努力才能強一世。短期效應,天賦型的孩子容易嶄露頭角。但是長遠來看,努力型的孩子,憑著一點點的積累,后程其實會更有優勢。”你的孩子是天賦型還是努力型?你在家庭教育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7月16日起,每周五21:10,江蘇衛視《科大訊飛AI學習機•超腦少年團》,和陳銘一起學習育兒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