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村里來了新聞官》有感
新年將至,脫貧攻堅即將進入驗收階段,在萬眾矚目期待中,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指引下,涌現出一大批精準扶貧題材優秀影視作品。其中,重慶本土創作的扶貧電影《村里來了新聞官》以真實的故事情節、細致的人物刻畫、深入淺出的政策解讀和樸實凝練的情感表達脫穎而出,成為扶貧電影中的精品。
影片講述了在深度貧困地區,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人口素質,促進轉移就業,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從根本上提升脫貧效果的故事。著名演員霍青擔綱主演并首度執掌導筒,在片中飾演主動請纓,到市委宣傳部定點扶貧地區“梨花村”就任第一書記的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渠。
影片剛剛上映便收獲一致好評,其中最多的評價就是“真實”。
不同于同類題材的其他影片,本片是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敢于用架空的手法表達現實題材,并能使觀眾感到真實,可見創作者的功力。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部影片中的虛與實。
一探:人物造像的虛與實
在人物塑造方面,創作者采取了“群像糅合”和“抓典型”的方法。主人公李渠是一個完全虛構的人物,但他的性格、他的形象,他說的話、做的事無不來自編劇對生活的深刻觀察,無不經過嚴謹的推敲。可以說,李渠的形象是對當代扶貧干部的工筆描繪,是全國三百五十萬扶貧工作者群像的集合體呈現。在村干部曲解政策,放任“假貧困戶”謊報瞞報的時候,李渠堅持重新認定,并一針見血地指出:“扶貧不是養窮!”,這一刻,李渠是嚴肅較真的;在懶惰成性,習慣了“等、靠、要”的貧困戶接二連三地伸手要錢的時候,李渠一次次自掏腰包,幫貧困戶解燃眉之急,這一刻,李渠是寬厚仁慈的;在扶貧大會上,李渠深入淺出、引經據典,解讀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政策的堅定執行者;在扶貧路上,李渠因地制宜,率先搞勞務輸出產業,是鄉村發展的開路者、先行者……李渠不是某一個扶貧干部,而是每一個扶貧干部。在他的身上,凝結了三百五十萬扶貧干部的優秀品質,折射出當代扶貧干部的金色品格。
另一方面,創作者還塑造了幾個典型的貧困戶形象:好吃懶做、啃老成性的秦四寶,家里走出大學生的肖福生,“家有三鳳”又添一子的劉友貴,“娶個媳婦窮三代”的鄒清明……這幾個人物,不僅個性鮮明,還分別代表了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超生致貧、因娶妻致貧等幾類貧困戶典型,使影片在生動展現貧困人口群像的同時,也全面透析了深度貧困地區的致貧原因。
整體來看,影片中的人物雖然是虛構的,但形象均來源于現實。這樣的人物塑造法,既避免了只表現局部而忽略整體造成的偏頗,又規避了因脫離現實而導致的過渡神話或妖魔化。人物立住了腳,故事的發展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探:故事情節的虛與實
從故事情節的角度看,創作者對虛和實的把握,也盡顯膽識和見識。影片中最出人意料的“實話”,就是對扶貧亂象的大膽揭示。
影片開頭,一輛銀色轎車盤山而上向大山深處疾馳,耳邊回蕩的是市委書記威嚴的聲音:“首先,是我們的一些地區和部門政策不落地,以為下去就是掛個名,撈點資本,混個履歷……其次,就是弄虛作假,閉著眼睛打算盤,搞什么數字扶貧,填表扶貧……還有一些干部,不做事也不想事,還盲目跟風,看到別人搞什么他也搞什么……”寥寥百字,當頭棒喝。電影就和主人公李渠一樣,帶著問題出發,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李渠下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摸排,對貧困戶進行重新認定,清退不符合標準的村民,對村支兩委曲解政策,只圖眼前之實惠,不謀將來之發展的錯誤行為,決不姑息。李渠的果決可謂大快人心,同時也為劇情的發展埋下伏筆:怎樣做才是真扶貧,才能扶真貧?
在脫貧驗收捷報頻傳,各大媒體不約而同聚焦精準脫貧成功案例,扶貧題材文藝作品異口同聲“報喜不報憂”的時候,《村里來了新聞官》另辟蹊徑,講真話,揭亂象,提意見,出難題,從錯誤出發,不避諱展現扶貧之初我們走過的歧途和遇到挫折后的迷茫。一方面,真實的呈現使觀眾對扶貧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更加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任何偉大的事業無不誕生于荒蕪,精準扶貧是古往今來最大的惠民工程,以發展的眼光看,真實地記錄過程比單純地歌頌成果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敢于直面現實,大膽提出問題,這是我前文提到的創作者的“膽識”。而能做到不照搬現實,獨立思考,開創扶貧產業新模式,這份自信來自于創作者的“見識”。
影片中,創作者將主人公李渠置身一個極難的處境:“一窮二白三不靠”的貧困村,人多地少,土地貧瘠,既無特色資源,又不占區位優勢;上一任工作組被勒令撤回,留下的爛攤子問題重重;村支兩委能力有限,目光短淺,有心扶貧,不敢冒險;村民沒技術、沒文化,思想落后,狀況百出……這樣的處境,較之現實中任何一位扶貧干部,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針對這樣超越現實的“脫貧釘子戶”,創作者給出了答案:勞動力也是資源!以人才培訓提高勞動人口素質,以勞務輸出帶動地方發展,這個大膽構想極具現實意義,為現實中扶貧工作的開展提供新思路。
綜上所述,創作者立足現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在全景展現扶貧工作的同時,又提出扶貧產業發展的一種可能性,是真正意義上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為同類影視作品的創作樹立標桿。
《村里來了新聞官》是一部極“土”的作品:講三農,接地氣,連演員都說一口地道“重普”。
《村里來了新聞官》是一部極真的作品,創作者對國家政策理解之深刻、對三農問題研究之透徹、對扶貧工作了解之細致,對鄉村發展考慮之長遠,以及演員對角色形象的準確把握,美、服、化、道的高度契合,都讓人情不自禁地感嘆:主創人員入戲太深!
廣大文藝工作者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在全民造星造夢,影視產業蓬勃發展,影視作品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當下,能有一個團隊落腳現實,關注基層,實在是難能可貴。
我們深情呼喚能有更多的文藝工作者深入群眾,落腳現實,想人民之所想,體恤人民之憂苦,為文化之發展、人民精神之富足貢獻真誠的作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彰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擔當,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