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兩岸青年影展頒獎禮現場
10月25日,為期三天,以扶持兩岸高校青年影像創作力量為目標,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海峽衛視發起創辦,福建省電影局、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IM兩岸青年影展在平潭影視基地落幕,主競賽短片單元多個榮譽獎項揭曉,共30部影片獲獎。
作為一個初創影展,它的首次亮相已經迅速被眾多青年電影人、媒體和觀眾認識和討論。大家談論最多的,是其高達348萬元的總獎金。現場多次參加國內外影展的電影人認為,IM兩岸青年影展,可能是目前國內(大概也是亞洲范圍內)獎金最高的電影展。
最佳影片導演隋淑芬通過視頻發表獲獎感
IM兩岸青年影展集短片推優、論壇、展映、大師班于一體,將目光聚焦在青年影視人才的挖掘上,并對優秀影視項目進行幫扶。由臺灣藝術大學隋淑芬執導的影片《帶著媽媽出去玩》獲得最佳影片(獎金30萬元)、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鐘馨璇創作的《莫莉》獲得評委會大獎(獎金25萬元)、最佳導演由北京電影學院的趙子萱獲得(獎金20萬元)、《山下野獸》等六部作品獲得最佳(劇情、非劇情)短片(每部獎金15萬元)、《庫斯別克》榮獲 “圣農”新銳成長計劃(獎金15萬元)、《來自東方的追光者》等20部作品獲得優秀(劇情、非劇情)短片(每部獎金8萬元)。這筆獎金對青年電影人的鼓勵和扶持意義深遠,也是來自首屆IM兩岸青年影展對青年電影人的一份支持與厚愛。
終審評委胡智鋒、王小帥、徐小明、陳玲珍、章明,演員涂們、霍思燕、黃小蕾,臺灣康姆士COM’Z樂隊以及秦曉宇、邢健、王欣、朱樂賢、陳彬、寧玉琪、朱賢亮、唐曉艷、饒曙光、周星、李亦中、張阿利等影視行業領軍人出席了頒獎禮,他們不吝為青年人送上掌聲,為IM送上掌聲。
IM兩岸青年影展頒獎禮大合影
本屆影展圍繞“每一朵浪花都去向島嶼”主題,在10月23日至25日舉行期間,設置了“閃亮的島嶼”競賽入圍作品展映、“風從海上來”臺灣新電影數字修復版展映、“時代鏡像”大陸影片展映、“浪花與島嶼”電影導演大師班、“在真實光芒的照耀下”青年紀錄片論壇等多個單元。
IM兩岸青年影展觀眾互相交流
其中,最受矚目的主競賽單元共收到來自全球276所院校的1195部影片,其中劇情片820部、非劇情片375部。經過初審與復評,共有50部作品脫穎而出,入圍本年度IM短片主競賽單元,影展記錄著青年電影人的“高光時刻”,也見證中國電影薪火相傳的繁榮氣象。
兩岸影視業者共同組成評委團的高規格專業影展
本屆IM兩岸青年影展邀請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主持工作)胡智鋒出任IM兩岸青年影展學術委員會主席,享譽國際的中國電影導演、電影“第六代導演”之一的王小帥擔任評委會主席。他們與影視出品人陳玲珍、臺灣導演徐小明、大陸導演章明、臺灣導演李佑寧等15位兩岸影視業者共同組成評委團。
IM兩岸青年影展學術主席胡智鋒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胡智鋒出任IM學術委員會主席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作為協辦單位,為本屆影展的成功舉辦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疫情期間,學會積極發動會員單位,特別是高校影視專業的同學參與,給予征片工作大力支持。同時,影視評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中國影視評論高峰論壇作為影展的重要活動,并邀請國內知名教授蒞臨現場演講,顯示出影展的專業化與學術性。
胡智鋒出任IM學術委員會主席,對影展的舉辦給予了高度肯定:“IM兩岸青年影展緣起于離臺灣最近的平潭,別具一番意味!在兩岸最近的地方,讓影像搭建交流的平臺,凝聚共同的遐思,澎湃青春的激情!”此外,他還作為主競賽單元終審評委,承擔了大量的審片和指導工作。在頒獎禮上,胡智鋒盛贊美IM是“青春的盛會”、“電影的盛會”、“文化的盛會”。
IM兩岸青年影展評委會主席王小帥在頒獎禮現場
王小帥擔任評委會主席
“今天從平潭出發的新導演,如果能夠記錄這一刻,在出發后一個漫長的道路上能夠繼續保持和記住這一刻的感動、這一刻的熱血,那我相信你真的可以走很遠、走很久,一直抵達你心目中那個理想的境界,所以一個電影人他的可愛之處就在這,電影人是永遠年輕的。”在頒獎典禮上,著名電影導演、IM兩岸青年影展評委會主席王小帥的這幾句心里話讓兩岸青年電影人心潮澎湃,駛向遠方。
第一屆IM兩岸青年影展邀請電影“第六代導演”之一的王小帥擔任評委會主席,參與影片的終審工作。接到邀約時,王小帥表示:“很榮幸,有兩個主要原因讓我來到這里。一是因為福建,我這里生活和工作了一段時間,結識了許多的朋友、同事,始終保持著深厚的友誼。第二當然是因為電影,特別是青年短片展,我認為我應該擔當起這份使命。同時能借此機會和年輕的電影人在一起交流,為他們的起步出謀劃策,同時也能感受到他們年輕的能量和生命力。”
王小帥表示,中國近幾年電影產業發展迅速,面向兩岸青年舉行影展“恰逢其時”,海峽兩岸、港澳地區、新加坡等華語圈青年影人共同參與,令整體視野更廣闊。
電影監制秦曉宇分享
IM兩岸青年影展紀錄片論壇現場
影展期間,制片人陳玲珍、導演秦曉宇、徐小明、黃旭峰等人分別助陣“電影大師班”與“孵化專場”,他們慷慨分享自身經驗,給予了青年影視創作者極具現實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在真實光芒的照耀下”紀錄片論壇特別邀請央視網、優酷、愛奇藝、騰訊、B站的五大視頻平臺紀錄片業務負責人來到IM兩岸青年影展,分享各大平臺的紀錄片布局及創新方法論,探討紀錄片如何將文化價值與青春表達更好地結合。
為華語電影新力量提供舞臺 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合作
IM是“In Moments”的縮寫,意為“從這一刻起”。作為海峽兩岸高校青年影視創作人成長路上的支持與見證者,IM兩岸青年影展從高校群體出發,致力于為更多青年電影人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
最佳劇情短片《山下野獸》導演楊名上臺領獎
“你們看到了嗎,我們有錢拍下一部作品了!”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楊名,憑借《山下野獸》成功斬獲最佳劇情短片這一殊榮,面對直播鏡頭,他激動地隔空喊話團隊伙伴。而評委會獎勵的15萬元,這不僅是《山下野獸》這部作品的獎金,更是楊名下一部片子的“票子”。
“通過影像說故事,是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做過的夢。”因為熱愛,年過半百考入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的隋淑芬憑借作品《帶媽媽出去玩》獲得IM·2020兩岸青年影展最高榮譽“最佳影片”榮獲獎金30萬元人民幣。得知獲獎后的她在臺灣通過視頻分享喜悅:“你們的鼓勵和獎勵,讓我躺在抽屜里的三個本子終于有機會可以拍了。”這是一場不敢做的夢,更是一段未知的旅程,而IM為隋淑芬的夢想助力,更給予了她繼續往下走的信心和勇氣。
影展前期,組委會采用公開征集的形式,面向全球高校征集2018年1月1日之后在校期間完成制作的劇情短片、非劇情短片(時長15分鐘以上,40分鐘以下)。自2020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共收到來自海峽兩岸,乃至海外高校影片1195部,其中臺灣院校投稿作品124部,海外高校36所,作品整體的視野更加廣闊,惠及的影人和作品更加豐富。
2020年是IM兩岸青年影展的第一屆,也是主流媒體舉辦影展的“首次嘗試”,收到了電影業界的高度評價。例如,在初審、復審工作中,參賽作品的高水平、高水準驚艷、感動了評委們:“整體水平相當高,已接近甚至達到專業級的作品”,“彰顯出開放、濃烈、多元的影像風格特征”,“體現當下青年導演對人生、社會有自己的思考,也有表達的欲望和動力”,“這些短片,將成為這些青年導演們開啟長片之路的重要積累。”
IM兩岸青年影展沙灘放映現場
IM兩岸青年影展映后分享
比如本次影展中《索朗熱登》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一名叫做索朗熱登的藏區老牧民故事。這是一部細膩的、帶有濃郁人文主義色彩的電影。在紀錄片《緘默》中,導演郭宇星將鏡頭對準臺灣默劇表演藝術家姚尚德,講述了他在大陸和臺灣街頭表演個人啞劇項目——“默劇出走”的故事。《對岸》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在戰場上犧牲的士兵“回歸”故里,想為心上人送一封表露心意的信的故事。可以說,從敘事的深度到題材的豐富性、表達的多樣性、類型的多元化,青年電影人正以創意蓬勃之姿,成為中國電影的中堅力量。
IM兩岸青年影展志愿者
除了對高校青年影像創作人的挖掘,IM兩岸青年影展也同樣注重發揮青年電影愛好者們的潛能。在9月開啟的志愿者招募工作中,影展面向全國招募了60名志愿者,為來自海峽兩岸的影視創作者、愛好者服務,并賦予他們專屬稱號—Lumi(詞源:Luminary n.杰出人物,名人; 天體; 發光體;Luminous adj.發光的; 明亮的)在影展留下青春光彩。
IM兩岸青年影展大師班觀眾提問環節
近年來,福建省在影視產業建設方面動作頻頻,除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品牌展會相繼舉辦,還出臺影視產業扶持政策,加快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影視業逐夢造夢新高地。作為福建文化宣傳的排頭兵,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一直以來積極開展對臺文化交流工作,在促進兩岸電視、文化、青年的交流方面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電視節目和品牌活動,推動對臺文化交流和媒體合作先行先試。
IM影展,歷時8個月時間籌備,此次落地平潭舉辦,實現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海峽兩岸合作的一大突破,將充分發揮平潭對臺區位優勢,搭建兩岸影視交流平臺,促進兩岸青年在文化思想方面交流融合,推動兩岸影視產業合作發展。
IM兩岸青年影展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海峽衛視發起創辦,福建省電影局、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聯合主辦,海峽衛視、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辦承辦,中國高校影視學會、臺北市影音節目制作商業同業公會、大象伙伴影業、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等共同協辦。
以下為IM兩岸青年影展頒獎禮獲獎影片名單:
2020首屆IM兩岸青年影展主競賽短片單元獎項
最佳影片30萬元人民幣評委會大獎25萬元人民幣最佳導演20萬元人民幣最佳劇情短片、最佳非劇情短片(共6部)每部15萬元人民幣"圣農"新銳成長計劃15萬元人民幣優秀劇情短片、優秀非劇情短片(共20部)每部8萬元人民幣“從平潭出發”競賽單元一二三等獎共8萬元(總獎金348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