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觀者已經發現,《航拍中國》第三季(共10集),每一集片頭的導引詞,有了些許的變化。前兩季是,“從自然地理到人文歷史……和我們一起,天際遨游!”,現在推衍出了:“你和我們,一同飛越!”
由“天際遨游”到“一同飛越”,這悄然一變,恰是《航拍中國》第三季在影像敘事、結構轉成、推進節奏等方面所做出的自我努力和深入探索。
《航拍中國》海報
一、航拍紀錄的全視之眼
全視之眼,在此是借喻,指超越凡人肉眼、在高空中俯瞰式反觀大地與生靈的全能之眼。反觀,便是一種開放、審視、審美,此間那天地、山河、風物、生命被生動地喚起,我們分明看見了自己生存的模樣。
想象,是人的天性。從遠古的神話傳說,到演繹至今的玉皇大帝、孫悟空、超人、蝙蝠俠、鳥人……自由飛翔、俯瞰大地的愿望,人類誕生之初就已萌生。自1839年攝影術誕生以來,隨著感光材料的改良和拍攝裝備的更新,以及數字化的革命,人們就不斷地嘗試借助鴿子、風箏、熱氣球、直升機、無人機、飛行器、微型穿梭機、氦氣球……將攝影器材升上天空進行拍攝,以踐行人類的想象。
航拍,是一種特殊攝影,它比普通攝影更依賴科學的理性思維與技術的實踐轉化。因此說航拍就是科技發展打開的全視之眼,使人們得以從高渺處俯視,從寬宏中回望,從深邃里感懷。航拍紀錄片的熱潮,從《戰爭生活三部曲》《家園》《輪回》到《鳥瞰德國》《鳥瞰日本》《空中看英國》《空中看一戰》等等,一波推助一波。
紀錄片《航拍中國》卻是一次更為別樣的創作。從2017年至今,從第一季、第二季到如今的第三季,《航拍中國》已經飛越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呈現出奇異的地貌、豐富的物產、生動的生活,使觀眾得以從空中,第一次完整、全面地從空中視角俯瞰華夏大地。同時,《航拍中國》第三季正在從傳統電視端產品逐步探索成為新型融媒體產品。
二、地理空間的文化之觀
空間的隱喻其實就是文化。從空間性來解讀人類的社會、歷史、文化,新文化地理學對航拍紀錄片的創作具有啟發與指導意義。
形成于1925年的文化地理學,倡導將文化作為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二戰后,多元文化不斷匯聚,后來學者專注于空間的研究,著力探討人類的生產活動、組織制度、藝術教義等文化結構與自然萬象相互作用所造就的生存空間,考察自然環境、地方風物、生活習俗之間的相互關系,努力推證空間和地方是如何成為一種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的,進而形成了新文化地理學。
新文化地理學,因空間的構成而獲得了豐富的文化意義;而航拍紀錄片轉向文化,將目光從遙遠的天際收回,落到凡間人事,《航拍中國》第三季正是一個優秀的范例。鏡頭從宏闊的高遠處一次又一次地落下,以近距離的俯視、流動的畫面,讓觀者感受到這一片山水間有著怎樣的生活氣息。例如,在第一集“云南”一片中,推出玉龍雪山時,影片是這樣表達的:
【畫面】 俯拍,麗江市 遠山 瓦舍;街巷行人 流水小橋
【解說】 每個去過麗江的人,喜歡上它的地方或許都不一樣,木樓與石板路,流水與鮮花,但是有一種搭配是最多人喜歡的,那就是古城與玉龍雪山。
【畫面】 航拍,玉龍雪山 藍天白云
【解說】 雪山離麗江只有15公里,不遠不近,既巍峨又不用仰望,雪山用這種方式變成人們對麗江的第一印象。
在娓娓道來的敘事中,視野一次次騰空而起、俯瞰大地、極目天舒。那些令人震撼、遼闊、美麗的航拍紀錄,始終對應著今天的日常生活,絕不游離虛空,于是視點便又自然地落入大地。蒼山洱海,一對對新人的婚紗照、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尋找香格里拉,滇池紅嘴鷗,斗南國際花卉中心……在歷史與現實、經濟與文化、自然與人文的交融空間里,云南的樣貌、氣質、精神,盡覽無余。
三、影像敘事的表現之力
節奏與結構、轉場與表述,最見影像敘事的表現力道,《航拍中國》第三季體現出了整體優異的能力。源頭的山石改變了江河的方向,天高地厚、四季更迭、風物流變,促成了不同的生計活動、社會關系、意識形態,而人的能動力卻又構成了新的人文景觀……其中,每一個轉場處都決定著整部影片是否流暢、合理,形成呼應。
1.敘事的結構,體現在整體意識里,是在有機的互動中形成的。
分布在中國東西南北中的十個省市,云南、安徽、貴州、山東、天津、山西、吉林、湖南、河北、寧夏,以其多樣的地理地貌、文化風格、生存形態,使得這一季的影像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形成樣態分布結構。而每一集,又分出數個小節,并采用三維地圖進行導引,大致由邊地到城市,沿著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支脈,會聚在現代化、高科技的開拓之路上。整部影片格局有致,前后呼應。
2.敘事的節奏,是一種轉場的能力,體現在結構意識里,是在承上啟下中形成的。
這種能力,盡可在疏朗處捕捉細節,巧妙地推進;又可在緊密處刪繁就簡,利索切換。例如,在第三集“貴州”一片中,烏蒙山的云霧久久不散,濕潤的氣候滋養出了10萬畝的草甸,使地無三尺平的貴州也有了一馬平川……而連接山地與峽谷的大橋給人們帶來便利。路,通了,山里的茶香也可以飄向遠方……綿延的茶海承載著人們的夢想。
一代人的努力,或多或少是為了下一代人能有擁有更好的生活……烏蒙山區的孩子因易地扶貧搬遷到了安順,教孩子們過馬路是學校設置的重要一課。敘事貫通,節奏得當。
3.語言的表述,是一種配合畫面、表情達意、連綴部分、推動情節的創作能力,是在現實與創作的語境中合力生成的。
在文化表達上,更加注重思想性、藝術性、人文性與科學性的有機統一……力求讓觀眾從視覺、聽覺和文學語言等多個方面,感受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情感共鳴。清晰的認知與實踐結果,相得益彰。例如,在第二集“安徽“一片中:
【畫面】 俯拍 山間平地 塔川村, 田間紅楓 銀杏
【解說】 村落之外,漫山遍野的紅楓、銀杏,在暗暗憋著勁兒,它們打算換掉穿了整個夏天的裝扮。于是不知不覺中,田間地頭的空隙間,一個原本蕭瑟的季節,竟然七彩斑斕。它們似乎也在慶祝村子里的豐收。
【畫面】 俯拍 瓦舍 檐廊下 ,裝著各色谷物菜蔬
【解說】 10月,經過雨季的浸泡,房前屋后、窗臺樓頂,呈坎人在追逐難得的陽光。
在航拍紀錄的遼闊視野里,正是這些追逐著光亮的人們,為影片增添了色彩、溫度和日常。放眼望去,家園依然在你將要回來的地方。
無疑《航拍中國》第三季又會帶來航拍紀錄的熱潮,當然熱望也會帶來盲從。如今國內各種形象類、景觀類、宣傳類、人文類等紀錄片,或多或少都要鋪陳著航拍的寬闊視野,一些成形或正在成形的航拍紀錄片也大多以山河面貌、歷史人文與驚天業績而同質呈現——這似乎又成了創作之外的時下風尚。殊不知航拍紀錄在實現了“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想象后,獲得宏大敘事的同時,還另有起因、警醒與隱喻。
真正動人心魄的還是充滿文化意味的人物、事件本身,而不僅僅是航拍技術的應用,《航拍中國》第三季——《一同飛越》因文化的觀照、生活的牽連,避免了孤立地展示俯瞰之勢,成了一個炫示山川地貌、綺麗風光的襯托背板,而是帶領觀眾進行了一次有意味的文化飛越,在航拍紀錄片的創作上又上了一個臺階,值得業界借鑒。
評論員: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