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晚,在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發起人李亭、王曉鷹、黃定山、趙淼、瑪琳娜、提姆、邁克、唐青石等人共同見證下,2019首屆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在涼山州西昌市正式拉開序幕,為期12天的戲劇狂歡全面開啟。
作為本次戲劇節的開幕大戲,由發起人王曉鷹執導的《蘭陵王》在火空間的金鷹大劇院首次上演,現場座無虛席,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精彩演出點燃了西昌的夜,全劇用藝術象征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關于“靈魂與面具”的寓言,引發觀眾對于人性、本心的思考和探討,現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傳達出觀眾對該劇的充分肯定與認可。
而在《蘭陵王》首演前2個小時,我們有幸在戲劇節現場見到了導演王曉鷹,透過他的視角,去看看繽紛的戲劇碰撞,在大涼山彝年節日里的奇妙融合。
“在籌備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之前,我聽說過涼山,也聽說過西昌,但也僅限于聽說。來到這里之后,真正意義上的接觸這里的山、水、人、文,我就知道,戲劇一定發生在涼山,這里的一切讓我覺得十分驚艷,甚至是有一種發現世外桃源的感覺。”
采訪一開始,王曉鷹導演就對涼山不吝贊美之詞。在戲劇行業從事幾十年,王曉鷹導演敏銳的看到了大涼山所具備的戲劇元素。
當然,對于在大涼山做戲劇節,王曉鷹導演也有著自己的考量與堅持,“沒有觸摸這片土地之前,大涼山對我而言是遙遠的,在這樣遙遠的地方做一個國際化的戲劇節,難度也是很大的。但我很高興,來自世界各國的23位發起人都堅持認為這里一定可以做戲劇,他們跟我一樣,看到了豐富多彩的大涼山,所以,我們帶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來到這里,帶著世界上最經典的戲劇藝術作品和實踐創作踏上這方土地,世界就變小了,涼山卻變大了“。
是的,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是中國西部唯一的戲劇節,是世界的冬季戲劇節。大涼山以戲劇為媒,賦予藝術更多元、更深遠的精神文化內涵,是一次講好涼山故事、匯聚經典精彩、對話世界文明的藝術盛會。
今年戲劇節,大涼山特意打造了火、木、水、金、土五大戲劇展演空間 ,12天內,來自8個國家的300場戲劇將在西昌輪番上演。”每個空間都是我們精心打造的,體現大涼山火的熱情、水的柔情、人的溫情。每個劇目也是我們藝委會精心挑選的,它代表著不同年齡、不同國家、不同的努力方向、不同的藝術理想,讓戲劇和生命在節日里歡歌起舞”。
首屆戲劇節,對于大涼山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嘗試,也是一個大膽的創新。加深和釋放這里的民族印記,讓民族的傳承更具活力,更有生命力,更有延續力,也是這個戲劇節想要傳達給大家的互動。在王曉鷹導演的印象里,他覺得大涼山就是很多人心之向往的詩和遠方。這里承載著中國航天強國的夢想,卻也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這里存續悠久的古老傳承,卻也有著中國當下最大的城市濕地……這樣的傳奇與沖突,奇異般的融合共生,繁茂向上,何嘗不是一種戲劇!
民族元素在本次戲劇節中也是重頭戲,古彝戲《撮泰吉》、維吾爾族歌舞《十二木卡姆》、藏戲《賽馬稱王》、傣戲《擺花張四姐》也將輪番亮相演出,王曉鷹導演說:“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應更多的展現民族色彩,民族氣質、民族底蘊,這個民族不只是我們國內的民族,也包括世界各地的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色彩,當所有的”民族“都匯聚到一起,就是我們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最大的特色。”
對于自己導演的話劇作品《蘭陵王》,導演王曉鷹用4個“中國”詮釋了該劇的戲劇表達:“我們用中國的傳統,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藝術,去講述當下全人類都可能會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每個人真實的面目和掩蓋自己真實面目的靈魂之間的關系——靈魂是否需要被面具掩蓋?如果需要被面具掩蓋,那么你自己真正的靈魂、真正的自我又在哪里?這也許是古今中外都在探尋和思考的問題……“
在中國西部,在大涼山,戲劇和生命正在這個特殊的彝年新年里,煥發全新的生機,我們在此期待,與你、與世界的戲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