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女權發展的日趨成熟,女性社會地位的轉換無疑成為了影視劇創作風向改變的最大動因。不論是第90屆奧斯卡上收獲一致好評的《伯德小姐》、《我,花樣女王》、《大病》、《三塊廣告牌》,還是上個月的艾美獎“最大贏家”《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開始關注女性的生存狀態,引發女性在生活、事業、情感等方方面面的共鳴,甚至有人將這些統統概括為一個詞——女性了不起。
“女性了不起”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盡管這個時代對女性要求頗高——家庭事業都要兼顧、美貌智慧必須兩全,仍不乏女性在看似不可能中游刃有余,這種全方位的自我發展直接催生了“她經濟”的崛起。在文化消費群體中,女性消費者更富有感情,選擇也更加多樣化,這就為文化產業獲得更高利潤打開了一個新的突破口——女性話題。既然女性話題已經當仁不讓的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國產影視界自然也要借著這股東風,打造出既真實又有質感的“女性IP時代”。
然而,命途多舛、華麗反轉、靠他人上位的虛幻古裝“大女主IP”作品并不能滿足真正的“女性勵志”,大部分女性要面對的,仍然是一個兩難的、尷尬的、并不算美好的社會地位。由毛利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近距離體驗女性真實人生境遇的契機。
作為ONE雜志最高人氣連載、閱讀量過億大熱IP,《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被數千萬都市女性熱議,也曾多次躋身微博熱門話題榜。它既可以稱為“都市生存指南”,又可以叫做“女性愛情寶典”,更算得上“哲學吐槽語錄”,總之集合了一個三十歲女人愛情、職場、理想、生活、奮斗的方方面面,不是空談空想的“烏托邦”,而是一幅現實到不能再現實的“浮世繪”。
故事里的陳蘇就是萬千都市女性的縮影,她明明渴望真愛,卻經歷無數“狗血”:一身少爺病的前男友,看似不缺錢還很努力的90后“高富帥”,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相親對象……難道女人過了三十,連愛的資格要打折處理了?她也拼命努力工作,卻遭遇職場性別歧視,始終打不破階層天花板;她費盡心力維系友誼,卻發現好友一旦結婚就是友誼的終結,婚前婚后分明就是兩個世界。
而另外兩位主要女性角色——灑脫獨立、活色生香的女強人胡容和有娃有房、生活靜好的優質中產張小菲,也同樣遭遇著意外懷孕、事業瓶頸、結婚與否、婆媳矛盾、感情倦怠期等30歲的種種窘境,時刻面臨喪失自我的巨大危機。
《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最顯著的標簽就是“現實”二字,陳蘇、胡容、張小菲這三位角色現實到可以讓女性觀眾直接帶入:她年齡比我大比我小?工資比我高比我低?她工作努力還是我工作努力?她遇見的男人比我多嗎?她身材保持得比我瘦嗎……看到陳蘇在四個男人之間糾結不清,看到張小菲家庭事業不能兼顧,看到胡容因為害怕受傷所以選擇逃避,電視機前的女性觀眾都會忍不住問自己:“她這樣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嗎?”
提出要打造體現當下女性精神內涵作品的出品公司——北京馨江影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本著對原著IP負責的態度,由制片人張馨心與知名導演曹盾聯手打造該劇。而曹盾導演之所以選擇這部劇作為自己即《海上牧云記》、《長安十二時辰》等古裝大制作IP之后回歸現實題材的第一部作品,正是因為它拋出了這樣一個困擾女性已久的問題。這個問題并不會在電視劇中簡單粗暴的作答,但卻能引起女性乃至全社會的思考。就像同樣出自他手的《蝸居》、《裸婚時代》、《小兒難養》一樣,曹盾導演期待著從現實問題當中尋求一點點改變,這點改變就包含著能夠推動整個女性地位提高、社會進步的可能。
制片人張馨心
知名導演曹盾
當然,故事里總是快意恩仇的,好看又體貼的小狼狗卻花心、多金又穩重的熟男卻有怪癖、事業有成的老板也會出軌俗氣的中年婦女……但《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并沒有懷著或悲觀或憤怒的心情去控訴,而是用一種貼近現實的角度給予女性觸動,讓全社會能夠更冷靜客觀地審視三十歲女性所處的現狀。
這正是馨江影業始終不變的理念——致力打造以女性為主題的影視作品,通過“聚焦當代女性”的發展態勢,進行原創/IP孵化,利用大數據資源,為女性群體打造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影視作品,使其獲得更好的觀影體驗。
誠然,女性觀劇需求的不斷提高讓劇集不再滿足于單一的內容和形式,而是需要更多更創新的可能性出現。馨江影業正在籌備的項目《每天回家老婆都在裝死》及孵化項目《奇妙博物館戀愛夜》、《拖延先生和暴躁小姐》、《鳳棲梧》等作品無疑就是對原有電視劇創作題材的補充和突破,更大程度上滿足了女性觀影的需求。
馨江影業對女性題材不僅懷有極大的尊重,更保持著理性的探討和嘗試。在某種意義上,這和《我在三十歲的第一年》里遇人不淑卻始終憧憬愛情的陳蘇一樣,展望未來往往比執念過去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