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從幾年前開始,我只要是一打開電視,一進入影院,滿屏都是或帥氣,或霸道,或甜美的流量明星。
那個時候流行一句話,流量為王,不管你實力怎樣,只要你好看,你就是贏家。
的確,年輕的肉體帶來的視覺沖擊,很讓人舒適。但同樣,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還是會發現忍受不了一個只有外在的作品。
可是我在罵爛片的同時,也發現了一個特點,不管是《xxx》,還是《xxx》,這些片,爛則爛矣,但也是爛的百花齊放,爛的不同,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在爛片史絕對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那些年可謂是流量明星的巔峰時期。
這段時間的他們和粉絲們都屬于“小母牛背降落傘”。
流量們不聽勸,不磨練演技,一部接一部撈錢。
粉絲們自我良好,不接受批評,到處和觀眾撕逼。
持續的爛片輸出,以及粉絲和路人的撕逼大戰,引起的新聞熱度,讓眾多金主發現了商機。
這一個招數,面對我國基數龐大的無腦未成年,真的是屢試不爽。
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種情況又為什么賺錢呢?
這是一種商業模式,叫做“流量變現”。
通過明星的微博粉絲,熱議度,來定哪個明星是最賺錢的“工具”。
然后將工具投放到市場進行大規模的撈金,資本爽,流量爽,粉絲也爽,一舉三得。
可最終物極必反,無論是粉絲的強勢,還是資本的加持,都抵擋不了,這個模式的末日來臨。
一路飆升的收視率和票房,著實吸引眼球,但是與資本方的想法比,還是相差甚遠。
這個是這種以臉取勝的情況,似乎是越來越不管用了。
電影代表:《戰狼2》。
它的成功,包含了天時地利人和。
《戰狼2》的一切,代表著最廣大人民長期以來對無腦鮮肉模式反感的集中爆發的體現。
拿演員來說,《戰狼2》中的配角,張翰之前是一個妥妥的流量明星。
從《一起來看流星雨》的霸道學長,到承包魚塘的霸道總裁。
短短幾年時間,出演了多部偶像劇,甚至一度出現在“2016年豆渣單元最渣男演員”的提名。
明白了自己困境的張翰開始尋求轉型,所以最后參演了《戰狼2》,決定深耕演技。
事實證明,他的轉型很成功的,從前期的搞笑擔當,到后期的快速成長,就連很多路人在看完之后被圈粉。
所以,不難看出,從去年的8月起,國產電影的“流量變現”就已經開始走向衰亡。
電視劇代表:《人民的名義》。
相較于電影的反擊,電視劇的爆發要更早一些。
從去年年初起,熒幕開始涌現出不少好評如潮的電視劇。
這讓不少老戲骨憑借電視劇的走紅,重新受到廣大觀眾的關注,同時也讓一些“低調的演技派”的名聲大噪。
其中最能做為代表的就是《人民的名義》。
《人民的名義》讓劇中低調的老戲骨持續登上熱搜,即便是一些不起眼的配角,也憑借精湛的演技和對角色的詮釋,讓觀眾記在腦海里。
比如劇中的大風廠工人王文革的扮演者李學政。
在電視劇播出之后,李學政已經被許多人所熟知。
而后,更是出演了《那年花開月正圓》、《丑娘娘》、《天衣無縫》、《陽光下的法庭》等大制作水準的劇。
毋庸置疑的是李學政的顏值,并不能“打”,更不是科班出身,但他演戲卻信手拈來。
李學政曾經說過一句話:
演戲從來沒有什么技巧,學會先真正領悟角色里的內涵,然后放輕松自然地流露出來。
或許他在說這段話的時候沒有想到,他的感悟就是演習的技巧,也就是所謂的“體驗派”。
“體驗派”最有名的一個解釋就是,真聽真看真感覺。
李學政接受采訪的時候,曾說:
拍《人民的名義》的時候,我有一個體會,我和“王文革”這個人物綁在一起幾個月,拍到最后時,我都能知道他想說什么話,我幾乎不用背臺詞。他心里的惋惜、痛苦、憤怒,他的整個人生感悟,對大風廠的看法,在最后這個當下,自然而然地就說出來了。拍完最后一場戲我是放下了,我已經和王文革合二為一,好像我真的替他走過了這一段最難走的路。
光有融合還不夠,還要相信情境。比如老領導陳巖石和他說事情已經解決,但他不信,因為這個角色已經吃過很多虧,被坑了太多次,所以要在這個前提情境中“下意識地”不信任,而不是“設計好地”不信任,這種不相信本就比設計難得多。
最后還必須做許多功課才能讓角色的情境豐滿,讓一個虛構的情境如同真實生活一樣豐滿,這其中需要填充的內容量是相當驚人的。
體驗派是最難的,它需要強大的解放自我的天賦,相信情境的天賦。
能有天賦達到體驗派要求的演員百里無一,所以有不少進行不下去的人,都轉而做方法派和表現派。
但,如果體驗派玩的很好,那真的可以說是老天爺賞飯吃。
《人民的名義》中,無論是頭里的火燒大風廠,還是后面的綁架陳巖石,李學政的表演都讓人覺得,他真的是一個曾經被資本家坑過的底層工人。
盡管他的戲份很少,但是對于演員而言,對于長的不好看的演員,有演出機會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近來一檔大火綜藝,《我就是演員》中,任素汐說過一段話,雖然不長,但道出了這個行業的“潛規則”:
對大眾來說,其實我這個相貌,很普通。那我為什么要來到這個節目,因為我看到很多好的劇本,但他們不來找我。我想告訴他們,我演的很好,所以我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我,我可以演的很好。
徐崢對這段話表達了贊同:
我太理解任素汐講的這段話了,你不得不被其他人去選擇。但是如果大家的導向,不是以演技作為一個,作為一個最高標準的時候,那些特別具有演技的人,他從事這個職業,會有一種悲哀。并非沒有好演員,而是大家的評判標準都開始謬誤了。我想說,我覺得,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對徐崢這段話,最直觀的展現,就是榜單。
提起榜單,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以盛產種類繁多的榜單而出名的福布斯集團,它的各類榜單正在以排名和數據成為觀察商業世界風起云涌的窗口,比如每年一次的《福布斯全球名人榜》評選,就成為了解世界上最有權力人群變化的最佳樣本。
在中國的娛樂圈,也有同樣作用的榜單——粉絲愛慕榜。
它定期根據明星在新作品中取得的成就,在網絡上的活躍度,對網民的號召力等方面,更新明星網絡影響力指數排行榜,成為了外界觀察明星網絡影響力的最佳窗口。
這個粉絲愛慕榜雖然沒有圈粉的作用,但它確是最直觀的反映了一個演員的熱度與影響力。
榜單上,李學政直接壓過榜單下那些流量明星,在影視行業內引領潮流,眾多現象級作品都有他的參與制作,每天關注的人和事也會成為網民們熱議的話題。在這樣一個有影響力的榜單上居于首位,足以看出李學政的號召力,以身作則地帶動新時代的正能量傳播。
那這么強大的影響力是怎么來的呢?
軍政的影視生涯,造就了李學政的“黃金”的招牌,不僅在專業上出類拔萃,在政治素養上也呈現出一個大國公民的愛國情懷和覺悟。
所以他應邀到中共中央辦公廳,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浙江省團委,中央警衛團,空軍指揮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安徽衛視,中國海洋石油等一百多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做關于反腐倡廉和黨建方面的報告,更被譽為脫稿不脫節。
正是由于這些影響力和成就,才將李學政在這個榜單上的地位堆積起來。
這個榜單是這個時代最有展現力的代表,它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眾人:
現在是一個黃金時代,它將廣大的觀眾的目光從臉轉移到了專業素養上。
李學政現在的年紀更算是黃金年紀,這個時候他的人生經歷,社會閱歷,對人生的感悟,對社會的理解,所有所有的歷練,都和年輕時候大不一樣,用這樣一個飽滿的狀態去理解和完成一個角色,這會是更好的呈現,這都是那些只有臉的鮮肉們永遠做不到的。
所以無論是《陽光下的法庭》中的馬文革,還是《特種兵王之血戰惡魔島》中的指揮官,都是那么的出神入化。
除了演員這一身份,李學政還有另一個身份——制片人。
正因為李學政又是演員,又是制片,所以才更能理解好演員的難處。
無論是擔任監制的《人民的名義》、《欲望之城》,還是擔任制片的《特種兵王》系列,《大爆炸》,以及超級網絡電影《狂戰》。
這些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是從“藝術品”的角度制作。
到底什么是制片?
對作品生產環節的具體運營和執行+調節作品的商業性和藝術性。
一個扁擔有兩頭,孰輕孰重都不好,所以需要李學政那個結實的肩膀來找一個最佳支點,使得最終出來的作品,得到完美的平衡。
電影《狂戰》中,所有視覺奇觀,都需要依靠道具表現,而背后暗藏的對位,也值得品鑒一二。
有一場戲,講的是反派在用刀逼迫特種小隊成員罐頭用刀自殺,這個過程中,圓睜雙目的反派與隊員的對位,就制片李學政看來,就有雙重作用:
就好像是一個權威在注視著你,你會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壓迫。這個眼神也有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類,對于感情的認可。
在這場戲的最初,電影創作人員就這場戲開了好幾次的會議,但最后李學政提出要適合反派對心態變化的描寫。
就如他所說,《狂戰》中的老貓有三個堅持:
一是對正義的堅持。
二是對兄弟的堅持。
三是對“人”的堅持。
李學政為了《狂戰》,真的很拼。為了體現出拍攝的真實性,所有的演員要學會使用真正的軍用武器,更考驗攝影師的反應。
因為要在很近的距離拍攝,稍不注意就會有生命危險。
它作為國產網絡動作電影第一次重工業的嘗試,無論是在特效,還是劇情設計都更加專業化。
這就是中國的英雄電影,是中國網絡電影的夢,也是李學政的夢。
雖然“流量變現”依然存在,但是李學政的出現、影響,都仿佛在說,流量們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無論是消亡還是轉型,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涇渭分明的娛樂圈容不得沒有成就的人大肆撈金,也看不得像李學政這樣的好演員明珠蒙塵。
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
只要好劇,就不怕沒人看。
只要好角,就不怕沒人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