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芒果TV、湖南移動、央視愛上傳媒以及湖南都市頻道聯合出品的《三湘巨變微紀錄·四十年四十村》微紀錄片目前正在熱播中,最新一期《“生態種養”的常德仙桃村》篇中,這個有著“百湖之縣”美譽的鄉村,以創新性的生態農業+立體養殖的發展模式,向觀眾們展示了一條典型的新時代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
“荷塘+”立體養殖模式 探索生態農業之路
憑借百畝荷塘的自然優勢,仙桃村開發出一套被稱為“荷塘+”生態種養模式:將湘蓮、泥鰍、小龍蝦等一系列水產品進行混合種養,既增加了農產品的單位產出,又利于保護生態鏈和自然環境,同時,還利用獨特的荷塘美景,發展起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這種立體養殖的農業新模式不僅促使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更徹底改變了仙桃村,現在村莊變美了,村民腰包變鼓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事實上,除了仙桃村,《四十年四十村》微紀錄片中不乏三湘農村在生態農業探行上的成功案例:早年的福林村憑借豐富的煤炭資源,家家以挖煤為生,不僅開采條件得不到安全保障,全村生活和農作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房屋開裂、土地下沉、農田蓄水能力降低導致莊稼無法存活。2011年開始,村里決定關閉全部7家煤礦,開展水果苗木種植推廣。從此,福林村不僅憑借果苗種植讓全村收入得到顯著提高,更依靠綠色生態農業逐步換回綠水青山的環境。這些率先進行生態農業發展的鄉村,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用突破性的思維,對當代農村經濟發展理念和生態文化理念的做出了生動刻畫和詮釋。
大屏小屏同頻共振 聚焦綠色經濟樣板
本次由芒果TV 、湖南移動、央視愛上傳媒以及湖南都市頻道出品的《三湘巨變微紀錄·四十年四十村》鄉村巨變紀實微紀錄片,宛如一幅呈現三湘巨變的鄉村畫卷,從鄉村產業結構、鄉風民俗、生態宜居等多角度出發,用契合年輕群體收視習慣的每集五分鐘微體量內容,展現三湘大地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農村的嶄新面貌及人民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見證湖湘鄉村譜寫脫貧致富新篇章,不僅拉近了農民群體與互聯網的距離,也向最廣泛的觀眾群體傳遞出新時代正能量。同時,節目通過新媒體、運營商與傳統媒體的互聯互通、強強聯合,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互動電視平臺,大屏小屏同頻共振,進一步探索網臺聯動的新方向。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在經歷了幾千年粗放型農業的經營方式后,如何在以農為本的基礎上,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經濟紅利,將成為新時代農村經濟發展轉型升級道路上需要探討的問題。微紀錄片所聚焦的四十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巨大變化的鄉村,都是根據自身特色進行探索與發展的成功案例,也是最鮮活的農村產業升級模板。其中,仙桃村和福林村這些湖湘大地的生態農業先行者,用最生動的農業轉型升級實踐,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統一;同時也是順應時代需求,為廣大農村在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推動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鄉村的道路上,提供了可循的綠色經濟發展樣板和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