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盛夏微風,恰逢百花齊放,來自五湖四海的兒女相聚在這里。2018年7月16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一中體育館中,彩旗飄揚、人聲鼎沸,曼妙的歌舞“花兒”伴隨著神秘古老的土族納頓,展示著青海各族兒女奮發向上的時代風貌。上午10時許,一場以“花兒漫絲路,開啟新征程”為主題的“2018年青海省第三屆絲路花兒藝術節河湟民俗文化節暨第十七屆土族安召納頓藝術節”拉開帷幕!
古韻民和,生態美、絲路情、花兒會、多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牢牢抱在一起。一個半小時的精彩演出,一個新民和立體動態呈現在觀眾面前。目不暇接的精彩演出,令現場觀眾如癡如醉,這一創下青海省參演人數之最的文化演出,既有內涵、又富視覺盛宴。
8時起,慕名而來的觀眾早已將偌大的場館圍的座無虛席。于民和群眾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場“文藝節目”,更是一年一度歡聚一堂、歡慶“花兒”與豐收的文化之旅。伴隨著大氣磅礴的背景音樂,舞臺上優美的開場舞《絲路情》開啟了一場浪漫又壯美的絲路之旅,也拉開了本次藝術節的序幕。
大氣優美、行云流水的原創大型舞蹈《大禹治水》,作為擁有禹王故里的民和,通過《大禹治水》的演繹體現民和各族同胞銳意進取,契而不舍,自強不息的精神。7月的民和,花香滿溢、美不勝收。“看哪,蔣大為來了!”演出第一章節“千年古韻 生態青海”環節,著名歌唱家蔣大為先生以一首經久不衰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將演出推向高潮,通透清澈的嗓音、優美動人的舞姿,舞臺周邊輪換背景呈現一片花的海洋,歌與舞的配合,未來與現實的輪換,把觀眾帶入那片姹紫嫣紅、恍若仙境的天路桃源,置身于十里桃源之中。隨后的配樂詩朗誦《三江源戀歌》以及歌曲《我愛三江源》等精彩節目將高原環保作為核心,是對“青海最大的責任在生態”的獨特獻禮。
演出第二章“花兒故鄉情漫絲路”引聲高亢的花兒飄逸著情人間愛意和思戀,本次藝術節,以“花兒”為媒,打破時空界限,邀請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的花兒齊聚民和,通過西北五省區各民族歌手對“花兒”的傾情演繹,展現“花兒”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魅力。青海花兒非遺傳承人李桂英、陜西花兒名角王小妮、甘肅花兒公主馬紅蓮、寧夏花兒王子馬小明、新疆花兒王子阿力木更是在本次藝術節上傾情獻唱。同時結合演唱地區,融入各地區區花、省花的元素,多方面展現各地風貌,一展“花兒”文化百家齊放的盛世景象。
納頓節是土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娛樂盛會,也是他們訪親探友,相互交流生產、生活經驗,學習和傳播新思想、新知識的大好時機。演出第三章“錦繡河湟 人杰地靈”環節,翩翩起舞的納頓訴說著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傳說,悠揚悅耳的道啦傳遞著對生活的無限憧憬,阿姑華麗多彩的衣裳是天上美麗的彩虹,優美婉轉的哭嫁讓人揪心惆悵。對于情竇初開的土族青年男女而言,納頓節則成為他們尋覓知音的天賜良緣。納頓節舉行時間從夏末麥場結束時開始,一直持續到秋天才結束,歷時近兩個月,所以有人稱納頓節是“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被譽為是記載土族歷史的“活化石”。
作為多民族居住地區,民和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軍民共建,其樂融融,回、土、漢、藏、撒拉、蒙古族等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歌手聯袂演繹民族歌曲大聯唱《海東民族風》,歌聲嘹亮、熱情激昂、燃爆全場。演出第四章“團結和諧共創輝煌”同時結合各民族服飾展演,運用民族風的演繹,展現河湟地區多民族和諧共融的特點。最后,各民族歌手齊聚舞臺,合唱《愛我中華》,向現場來賓與觀眾謝幕,在一片掌聲與喝彩聲中“2018青海省第三屆絲路花兒藝術節河湟民俗文化節暨第十七屆土族安召納頓藝術節”完美落幕。
奇妙的舞姿、婉轉的旋律充滿了歡樂祥和,演出引人入勝,讓觀眾流連忘返,五彩繽紛的民族服飾和民族風情讓人目不暇接。演出終有謝幕時,精彩卻永遠激蕩在人們心田。我們期待,“花兒藝術節”、土族納頓節與門戶之城經濟社會發展融為一體,以民和為縮影,原生態的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璀璨明珠將更加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