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楊影編劇并執導,李健、徐百卉領銜主演的當代都市情感勵志劇《大哥》,講述了一位出身平凡卻歷過坎坷的“小人物”奮發向上,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破冰而出,最終尋得家庭幸福的故事。對于有過多次家庭劇拍攝經驗的楊影來說,此次執導《大哥》,是想向觀眾傳遞出他心中的“大哥精神”:有責任,有擔當,用自己的寬厚與包容扛起風雨。在采訪中,楊影真摯地說到:“也許不是人人都能當‘大哥’,但我想我們都應該學習大哥精神。”
“大哥”是一種精神和擔當
對90后來說,“大哥”也許是一個存在于各種段子與短視頻中的“社會詞”,但對于楊影這代60后而言,“大哥”是無法磨滅的精神圖騰。在他看來,無論什么時代,人們對于親情的渴求和不可替代性是普遍存在的,不僅是在父母身上,也存在于兄弟姐們之間。在楊影心目中,“大哥”代表了責任、擔當和付出、包容,是值得為之歌頌的中國傳統美德和當代偉大精神。
在拍攝《大哥》前,劇本的人物結構就已經浮現在楊影的腦海里:一個養子出身的大哥、一個桀驁不馴的二弟、一個身處兩難的三妹和一個人生曲折的小弟,這是一段與家庭身份和他人眼光斗爭數十年,最后同家人和解的故事。
打動自己才能打動觀眾
創作大哥張衛東(李健飾)時,楊影從自己和他人的身上都看見了那個熟悉的影子,“我是家里的長子,我能理解大哥肩上的責任與擔當。”他收集過許多關于“大哥”的素材,但并不套用經歷,而是去體會其中的感情。在故事設定和人物塑造時,楊影不止一次因為劇中人物而被打動:“當初結構大綱時我就落淚了,比如二弟張衛強最終懺悔,多年后終于開口叫了一聲‘大哥,我的親大哥!’ ;比如大哥出獄后才知道母親為他送餃子半途發病離世,在母親墳前痛哭;比如大哥被二弟張衛強痛打倒地,絕望中被池小潔(徐百卉飾)、丁軍勸回;比如小弟從一個仇恨大哥的孩子轉變成親近大哥,理解大哥的家人,這些橋段都打動過我,很多很多。”
談到“大哥”精神時,楊影也分享了他在創作《大哥》后的收獲與思考:“不遇到事情不知道誰是‘大哥’,不遇到事情不知道誰會害怕,當遇到風雨不幸時,‘大哥’是第一個沖過去承受的人。這個社會、這個時代需要大哥式的人物、需要大哥式的精神、需要大哥式的榜樣。”
《大哥》目前正在山東日照緊密拍攝中,預計今年將登熒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