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衛視和恒頓傳媒聯合打造的大型觀察式醫療紀實節目《生機無限》正于每周一至周四19:30持續熱播中。本周節目一經播出便引發網友熱議,更有親歷病痛的網友由衷地感慨道:“親身經歷讓我更理解他們,感謝醫生。”在本周節目中,《生機無限》通過直擊醫患雙方的處境和溝通“難關”,引導觀眾透過醫患間的相處情境,深度思考醫患雙方溝通的痛點與正確方式。
父子同患重病求醫難,醫生暖心相助盡顯人文關懷
8歲小男孩身患遺傳自父親的肌張力障礙疾病,不能正常行走、寫字,退學在家。由于家庭困難,父親自己放棄治療,舉債湊錢來京為孩子看病。北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的葛主任在了解盧先生一家的困境后,主動向他們施以援手,除盡心幫孩子妥善安排手術外,更暖心幫助盧先生一家減免治療費用,為這個貧困的家庭減輕了經濟負擔。
在助力病患戰勝病魔的路上,醫生的專業救治必不可少,而他們的用心體諒與關懷更能支撐病患早日走出困境。葛主任等醫生的幫助讓盧先生一家倍感溫暖,原本吃力的治療過程也在他的關懷下減輕了不少負擔。醫生們依據專業的醫術與對患者及家屬的誠意關照,盡全力幫助一個家庭渡過了病痛與經濟拮據的雙重難關,盡顯當代中國醫者的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
醫護人員的關懷除了能讓病人盡快恢復健康,更能助力他們打開“心結”。63歲的龔先生面對病痛的折磨十分痛苦不安,一度對照顧自己的護理員朱女士也惡語相向、“刁難”不斷。暖心的護理員絲毫沒有怨氣,一直耐心安慰、細心照顧著焦慮的患者,最終感動了龔先生,引得龔先生向她誠意道歉、吐露心中的壓力與擔憂。護工的體諒與理解成為助力龔先生打開“心結”的一劑良藥。
如許多網友所說,其實沒有誰比醫生更期待自己的病人盡快痊愈。醫護人員的專業職責令他們對救死扶傷有著本能的使命感,而正因對醫學知識的深入了解,他們對患者身體上的傷痛與情緒上的焦慮體會更深刻,也便更由衷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幫助患者早日戰勝病魔。《生機無限》聚焦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悉心幫助與人文關懷,向大眾真實展示他們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大愛之下醫患間的深情厚誼。
醫患爭執引熱議,溝通是調解醫患關系的基石
人們通常不會質疑一個專業人士的專業知識,可因為醫學和生命相關,使得醫生常常被誤解,醫患間的誤解常常存在。搶救室中,71歲的王先生突然病情告急,在醫生全力搶救下,他最終脫離危險。此刻趕到現場的家人看到王先生如此虛弱,不由分說開始質問醫生。
人在醫院,難免心浮氣躁,就家屬而言,他們的行為有失偏頗,一定程度上也有情可原。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精進,治療手段也日益復雜,醫生著急救人于生死一線,來不及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解釋自己的專業行為;部分家屬關心則亂,常常導致家屬用自身的常識去判斷醫生的治療行為,由此產生質疑,甚至引發爭端。
面對質疑,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的醫生一直心平氣和地和家屬溝通,甚至在他們不理解專業術語時,多次采用通俗用語向他們解釋,最終獲得家屬的理解與支持。了解病人情況后的家屬,也主動承擔起安撫其他家人的工作。在這個溝通的環節中,醫生對家屬設身處地的理解和對醫學術語的通俗解釋最終讓爭執煙消云散,而家屬在了解清楚緣由后也與醫生和解,甚至向醫生真誠道歉。《生機無限》深度觀察醫患雙方的溝通痛點,引導大眾尋找醫患雙方的溝通正確方式:作為醫生,只有設身處地從病人、家屬的角度來考慮,才會更了解他們的身心需求,才能更高效地治病救人;而作為病人和家屬,也應努力提高自己的醫學素養,積極與醫生溝通、主動配合,爭取更快、更好的治療。良好的溝通,設身處地的共情,方能造就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作為一檔觀察式醫療紀實節目,《生機無限》通過聚焦中國醫院中真實的大故事、小事件,向觀眾傳遞社會正能量與正向價值觀。節目中,葛主任及護工的人文關懷、急診室醫生與病人家屬的耐心溝通,讓大眾捕捉到醫生更柔軟的一面,從而對醫生有了更深刻、更立體的了解,也于無形中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
《生機無限》致力于關注醫療、聚焦民生,自開播以來持續引發網友熱議,讓大眾對生活、生命多維、深度地思考之余,也看到湖南衛視始終秉持的社會責任感的大臺風范。在彰顯人文情懷、促進醫患關系良性發展的道路上,《生機無限》將自身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轉化為正能量,源源不斷地傳輸給大眾。湖南衛視《生機無限》還將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和感動?每周一至周四19:30,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