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隨著電影資料館1號廳的字幕滾動,“王小帥導演作品”出現在銀幕上。此刻,《自行車》(原名《十七歲的單車》)放映結束。
王小帥導演從銀幕側方走到臺前打招呼,這是映后交流會的開場,這也是本屆電影節期間,他第二次出現在電影資料館里。上次來此是幾天前,其代表作《青紅》4K數字修復版于國內的首次放映暨拷貝捐贈儀式上,而這部影片《自行車》同樣如此: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國內首映”。
時間的答卷,這是它的“十八歲成年禮”
《自行車》拍攝于2000年,次年入圍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銀熊獎評審團大獎和新人才獎演員獎,并入圍當年的多項金馬獎。今天,小帥導演談及此作更多的是幸運,“從以前無法見面,到今天能在銀幕上見面,一路走來自己如同做夢。”今天正如電影里春夏交替的北京,今年也正如它18歲成年,恰為“舞象之年”。
作為一部由高圓圓與周迅的共同出鏡的作品,電影里記錄了兩位一線演員的青澀模樣。從種種原因無法與國內觀眾見面到今天的公開放映,這期間歷經了18年。高圓圓由故事里的學生妹到如今的國民女神,周迅從小保姆到周公子,電影給出了最好的解讀:電影是雕刻時光的工具。
這部讓業內和普通影迷口口相傳的電影,如今已“遲到許久”。此刻對于座無虛席的 600人影廳,似乎應照了影片里領導對小貴常說的“好好干”,也是一種對創作者最誠懇的肯定。
不同的角度,以個體焦慮投射社會思考
對于時代大潮與個體關注的思考,成為映后Q&A環節的主要討論話題。有關《自行車》的創作思路上,王小帥提到更多的是一種對人本的尊重,“《自行車》中有青春期、撕裂感、成長等元素,似乎正是中國的青春殘酷物語,故事一脈相承。”相對同時期的國際影壇,王小帥由一件簡單的社會新聞開始,以當下的視角聚焦于時代變遷中的個體,由小見大,體現出對中國社會本質的思考。
王小帥對于個體的關注,無論是故鄉三部曲,還是《自行車》及后來的《日照重慶》等作品對社會新聞的解析,都是對中國人文一以貫之的思考。王小帥從《自行車》里的主人公小貴到新作《地久天長》里的當代家庭,展現出更多由個體焦慮到社會思考的轉變。
《地久天長》的故事將兩個三口之家的變化,與中國改革開放背后的時代沖擊相結合。而對于觀眾更感興趣的王源、杜江等演員,王小帥表示出更多的認可:好看也合適。
王小帥專注于讓作品說話,一如繼往,簡潔有力。《自行車》作為一部醞釀已久的電影,今天在國內首次公開放映,對于王小帥更像是一個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