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電影總票房在11月初僅用324天就突破500億元大關,給中國電影市場又注入了新的信心。
在11月26日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的青年電影創作人員專題學習座談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電影局局長張宏森指出,“到2020年,預計中國電影市場將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銀幕數量預計超過6萬塊,年產影片800部左右,年票房預計達到700億,總體實力會有一個更大的躍升。”顯然,中國電影市場正在邁入一個新的繁榮周期。
在一個越做越大的盤子中,電影產業鏈各方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但隨著銀幕數的增多、觀影群體的成熟,電影市場也正在呈現新的特征:電影市場始終是“大多數人在看小部分電影,大多數電影只有小部分人在看”。
這導致在新的階段,出現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新問題:市場通道太擁擠,導致時空被擠壓、觀眾人次被分流,票房收入被攤薄;質量不佳的影片同檔期“互相消耗”嚴重。
因此,一部影片在應進入院線之時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檔期、如何對檔期競爭形勢做出理性預判,進而合理制定宣發策略、理性把握宣發投入,已經成為每一個電影從業者需要破解的新課題。
科學預測票房理性選擇賽道
過去,業內做法,往往是在影片上映前依據市場形勢和影片品質進行票房預測,預估一個票房目標,以此來作為檔期選擇和市場投入的依據。因此,一批票房預測人士及其自媒體號受到關注。但是,這些人為的票房預測大都是依據預測者自身的經驗和市場參考因素對票房做出人工預估和推算,存在很大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
后來,在2016年貓眼專業版推出了人工智能票房預測服務,以貓眼大數據平臺的實時票房數據為基礎,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實現對次日大盤票房和單片票房進行預測。該票房預測功能發布后,受到業內關注,經實際檢驗在2017年春節檔《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愛樂之城》等影片票房預測中,表現十分精確,誤差均低于10%。
在上周末,11月23日貓眼專業版又推出新一代“超映前票房預測系統”,依據深度神經網絡模型,可以實現在影片檔影片上映前一個月就可以給出該片的首日票房預測,并且可以給出未來30天內所有上映影片的票房預測。新一代“超映前票房預測系統”,與之前相比,預測的精度進一步提升、預測時間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日票房預測范圍也從1天擴展為3天,進一步提升了預測前瞻性。
這項服務的推出,顯然為業內創作者提前預判自己影片票房體量和未來30天內整個檔期賽道容量,提供了一個相對較為理性的參考依據。
這樣一來,創作者、片方、發行方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提前依據自身影片體量和競爭對手體量,做出相應的宣發決策安排,避免了很多依據經驗拍腦門的沖動決策。
“如果知道前后檔期中競爭對手的體量,就可以據此調整檔期或是宣發策略;無論撤檔還是提檔,都可以提前三十天考慮”。各種類型、不同體量的影片,也可以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檔期賽道,發揮出應有的表現,而無需千軍萬馬爭搶一個賽道。
決策有據可依,費用花的明明白白
有了一個合理的票房預估目標之后,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理性制定宣發策略、把握宣發投入。
但電影宣發面臨的一個行業性難題是,宣發效果無法合理評估。其中,行業數據長期以來不透明、信息不對稱問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困擾因素。比如, 500億票房背后中國電影市場每天賣出多少張電影票?國內電影售票渠道包含線下傳統柜臺,及貓眼、萬達、金逸、大地、星美、博納、盧米埃、華誼、UME、CGV、淘票票、糯米、時光網等多家線上選座平臺,每家售票平臺出票量分布狀況如何?這些數據極難獲得,對于發行宣傳公司和行業研究人員都是不小的障礙。
貓眼專業版在上周發布的新版本中,也對這一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案,貓眼率先將每日大盤票房總出票量、網售出票量以及貓眼出票量等相關數據在貓眼專業版票房首頁公布出來,在推動行業數據透明化方面又邁出關鍵一步。
據悉,貓眼在內部制訂了一套“水晶計劃”,將持續推動行業數據透明化。從上半年開始陸續將網播/收視數據、網大分賬票房、院線影片真實出票數據統計、營銷(含票補)費用等數據公布出來,努力解決行業數據不透明問題。
有了真實出票量數據和營銷費用(含票補)數據,每家片方和發行方,都可以依據這些數據及時了解影片市場反應,精準掌握營銷費用(含票補)投放狀況、調整宣發策略。讓每一個決策都做到有據可依,每一筆費用都“花的明明白白”。
在剛剛結束的青年電影創作人員專題學習座談會上,張宏森回顧中國電影產業高速發展的5年時指出,一大批影片取得了兩個效益的雙豐收,中國電影新力量迅速崛起,形成了中國電影繁榮發展的又一次高潮。
那么,在接下來的中國電影市場新的發展階段中,讓每一部精心制作、傾心營銷的影片,都能在合適的通道中光榮綻放、獲得與之相應的兩個效益的雙豐收,將是每一個電影從業者的責任。
貓眼專業版此次“票房預測”和“公布每日貓眼出票數據”兩大功能的推出,為眾多片方和影片如何挑選合理檔期、使檔期整體票房均勻布局合理產出、保持電影市場穩健增長方面,提供了一個可供選擇的參考依據。
作為中國電影行業中的一環,貓眼希望用“數據賦能、技術賦能”,持續為中國電影市場貢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