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德國電影節已經于11月10日在北京開幕。10部由全球電影短片中國首映平臺-柯首映甄選策劃的世界優秀電影短片即將于11月18日和19日在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上映。本屆德國電影節將于11月10日至27日在北京、成都、南京及深圳四個城市進行巡回展映。
此次德國電影節“柯首映展映單元”分為“重構幻想”和“青春”兩個單元。
“重構幻想”單元包括了柯首映已經從國外引進中國版權的六部優質動畫短片。《暗黑物語》獲得2016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伊麗獎,該片以存在主義寓言故事的形式探討了生命的意義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印度導演作品《費托邦》曾獲得2016年洛杉磯短片電影節最佳動畫片,這部短片指向了群眾暴亂、移民問題、種族主義、政治正確與反政治正確等問題;《無意冒犯》曾獲2016年波爾多歐洲短片節評委會大獎,它以拼貼畫的形式,沒有對白的“無語”設計,表達了我們“失語”的困境;《荒城之月》曾獲2016年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這個二戰背景下的“愛情故事”,采用版畫加水墨的表現形式,表達出了人性的另一種鄉愁;《獸・人》曾入圍2016年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片中一位卡西莫多式的零余人,在令人窒息的城市中意外地遇見了外星巨獸,這場不可思議的相遇為他帶來了短暫的生命慰藉;《自殺森林》短片采用木偶動畫的形式,借“樹海”、“卡拉線”等物象去表達普適的命題——生命與死亡。
國內知名影評作家、柯首映特約影評人木衛二說,短片在創作力方面不僅彰顯了一個作者的驚鴻一瞥或靈光一現,更像涌動在動畫產業背后的鮮活力量,呼之欲出。制作動畫片所耗費的精力財力物力都是一眼可見的成本付出。先于產業,如同電影,動畫首先是一門藝術。
“青春”單元的選片則更注重站在全球的視角上的青少年觀察,四部電影短片均關注到了現實狀態下的青少年生存和成長之痛。入圍2016年釜山國際短片節的《看見》以主角浸入和觀察故事的內容,對利用孩子童真招搖撞騙下的社會價值體系進行了探討;曾入圍第22屆IFVA獨立電影節的《小羊小羊》《若男》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前者用黑白的鏡頭、簡約的陳述、獨特的技巧以及從頭到尾的靈臺土話講述了一個黃土塬上的悲傷故事;后者則對資本主義的華語社會中“重男輕女”觀念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女性主義色彩濃厚;《愛國者》曾入圍2015年戛納電影節短片金棕櫚,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在父親的極端保守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接受了種族主義偏見的悲劇故事。
此次電影節期間,柯首映展映單元的電影短片導演錄制的“自述視頻”將為觀眾和導演搭建一個更為緊密的聯結,而與柏林影展短篇集的單元交叉式放映將激發別樣的觀影體驗,延展作品本身所觸發的震蕩。柯首映團隊相關負責人也將到達現場與觀眾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電影短片的藝術與出路。
賈樟柯曾介紹說:“在國內,電影短片一直只是藝術院校學生進行學習實踐的渠道,或者被年輕導演當作自己拍攝長片的跳板,并沒有被看作一個獨立表達的載體。近幾年,情況有所改變,大量的年輕人開始用短片來表達自我。柯首映作為全球電影短片中國首映平臺,希望通過“柯首映”,讓觀眾更容易地尋找到來自全球的、最新的、最具創意的短片,以觀看短片的方法來豐富自己的觀影生活。”
本屆德國電影節將于11月10日至27日在北京、成都、南京及深圳四個城市進行巡回展映。10部由柯首映甄選策劃的世界優秀電影短片即將于11月18日和19日在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