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院線停止了指數型的票房增長,《戰狼2》卻用了一組無比性感的數字(55億票房,1.4億觀影人次)告訴了市場IP和流量演員之外,影視本質還是要靠好制作和好故事說話。
用精品制作來以小博大并超出預期,《戰狼2》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去年上映的《使徒行者》同樣用不高的成本斬獲了6億票房,而這背后的出品方烈火影業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公司。
成立于15年9月的烈火影業本質上還是做的是一門以制作為主、投資為輔的影視實業生意。除了影視上游的IP孵化與編劇,還有著影視宣發、藝人經紀、后期制作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36氪獲悉,烈火影業已于16年完成了信中利資本數千萬元A輪融資。
如何把傳統的影視實業生意做的更加"性感"?董事長李行健告訴36氪,"年輕地講故事,講年輕人的故事,用"年輕"的新模式,就足以支撐烈火成為一家有生命力的影視公司。具體來說:
§ 從內容創造上烈火要輸出的是新生代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
§ 從用戶畫像上,烈火始終會圍繞年輕群體做內容服務。
§ 從表達方式上,要用年輕人的話語體系和審美方式來表達故事。
§ 從制作手段來說,會不斷新技術、概念的試錯和推動來實現影視制作的標準化、工業化。
影視實業的發展其實是有節點的。現在的節點一方面表現在互聯網渠道的一路狂奔;另一方面則表現在影視行業的技術型創新開始彰顯價值。xx網站用xx億買斷xx劇的網絡獨家版權的一系列事件證明著視頻網站驚人的采買能力,而背后的支撐的邏輯卻是年輕用戶的審美和習慣變遷,這兩點與烈火影業的內容和戰略的年輕化其實是一個思路的。
叫好又叫座的年輕內容從來不會拘泥于體裁。能夠讓年輕人心甘情愿買單的電影重點不在于題材或題材來源(是否是IP),而是表述方式。舉例來說,《西游記》的題材的電影千千萬,真正能觸達人心的也沒有幾部;而烈火認為,年輕人喜歡的表達其實是創新、是互聯網語言,是更快節奏的內容輸出。
影視行業顯性的痛點就是風險的不可控,共識的解決方案就是要靠好內容提升成功的概率,但好內容本身缺少標準化、可量化的評測指標。于是市場就用最可觀的IP、演員等來給項目分級。
而李行健認為,文化產品是一個長流程的作業,每個環節、角色都會影響到整體的呈現,僅靠IP和演員是無法把控作品的呈現的。所以烈火采取的策略是:
§ 內容來源上,建立標準化的IP評估體系;這個IP體系要解決的第一步,是將完成文學語言到視覺語言可行性的評估,這是影視作品能否完成的先決條件;其次就是為項目找到合適的導演,其實就等于打通語言系統的翻譯器。
§ 制作上,建立工業化模式的制片管理系統。此前,影視制作主要通過攢團的方式來完成作業,投資方、制片方與拍攝方是分離的。此外,絕大多數的場景是這樣的:監視器邊坐著捧著紙筆的場記,一行行記著幾場幾條。而烈火希望用這個系統解放人力,劇組每個部門的參與者都可以同步拍攝信息,甚至可以拍攝與剪輯同步進行。
影視還是個不夠成熟的市場,資本、設備、技術的進步是內容之外能夠保障更加標準化的重要方式。在我看來,影視的工業化是非常重要的下個節點。在推進影視工業化的方向上,,李行健透露一些更先進的技術手段,比如全自動的機器剪輯、高科技場景的搭建等技術都非常有想象力,也會是未來烈火布局的方向。
未來,烈火在內容制作上會擴大嘗試的范圍,拓寬觸達年輕人的內容渠道,制作一系列網絡作品。接下來兩年烈火計劃制作的項目包括6部電視劇、5部電影和諸多網絡作品。已經落地的作品包括:漫畫IP改編的《限定24小時》(一個講物化人的故事);還有即將拍攝的原創IP《青春須早為》。正在籌備的還有《國家名片》,講述的是中國高鐵人的故事、以及橙光游戲中的大IP《仙泣》。
在盈利模式上,除了直接ToC的內容制作,下設的宣發、藝人經紀、后期制作、出品發行子公司也會開展ToB的服務;目前烈火影業已實現盈利。
烈火影業目前已有六十余人的團隊。創始人李行健作為九零后新生代影視人,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制片管理系,兼任中國電視劇協會藝術評論專業委員會劇本評析中心副主任。截止今日,已制作出品過二十余部影視作品。東陽烈火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下設北京烈火影業有限公司、新疆烈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烈火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東陽法寶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4個子公司,除了直接ToC的內容制作,在宣發、藝人經紀、后期制作、出品發行等方面也有開展ToB的服務。
融資方面,烈火影業已于去年年底完成了信中利資本千萬級A輪融資,并獲評融資中國“年度十佳投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