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嘯南,1988年出生,知名青年學者,媒體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日本順正學園、臺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師從我國著名文化學者苗棣教授、于丹教授,出版著作、學術論文三十余篇,著有《解密真人秀:規則、模式與創作技巧》、《臺灣“老三臺”電視發展史》、《中國“泛90后”文化生態研究》等學術著作。
他是新晉主持翹楚,被冠以“中國最高學歷主持人”的頭銜;他在日本、韓國、臺灣等數十個國家、地區演講中華文化,備受關注;他是人們眼中的“青年才俊”和“文化精英”。
從策劃到主持,畢嘯南與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香港電視臺、旅游衛視、騰訊視頻等多家頂級平臺都有著密切合作與豐富實踐,現兼任財新傳媒制片人、主持人,專訪基辛格、布萊爾、吳敬璉、王石、曹德旺、萬方、黃曉明、韓紅等各界領袖精英二百余人。
姥爺與爸爸、媽媽
“姥爺讓我讀《孟子》《紅樓夢》,說這兩本書一本教我立世,一本教我長情。”
從畢嘯南識字起,姥爺就教他唐詩宋詞,教他寫了很多律詩絕句,讓他深深迷戀上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意境與人生哲理。而爸爸媽媽小時候則經常帶他去做一些善事,并以身作則。
正是姥爺、父母給了畢嘯南自立的意識、溫暖的目光和豐富的內心。“我大一的時候自己能賺錢了,資助了一名孤兒,一直到這名孩子考上了復旦大學。希望以后能開一家孤兒院,這是我媽媽的理想。”
而畢嘯南的父親,當年因時代動蕩曾跟隨祖輩闖關東,學習成績優異,是齊齊哈爾市一所中學的中考狀元,但因他的爺爺在抗美援朝中下半身癱瘓,被迫中止學業,成為一生的遺憾。這是那個時代相當多人的命運,也正因為父親的故事,使得畢嘯南很早就意識到,時代的不幸與幸運,對于一個人的一生多么重要。
做不一樣的人物訪談
“從形式上看,人物訪談是電視節目里面最簡單的了。但越簡單的東西,越需要好的內容去沉淀。”
中國的訪談欄目在新千年后迎來了大爆發,誕生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欄目,人們通過這些窗口了解了中國的文化生態,感受到了時代的脈搏。但是訪談節目在近年來似乎遇到了審美疲勞的瓶頸。
過去的人物訪談節目,一般都是采取“談話+小片”的剪輯方式。不但觀眾,連大多數媒體人也認為這就是訪談欄目的唯一形態。畢嘯南卻認為訪談節目靠的不是形式,但也不能沒有好的形式。只有內容,不講形式,這不是好的藝術作品”。他主張訪談節目要適應受眾審美差異化的趨向,在垂直化領域發展,將形式和內容統一起來。
他認為新一代傳媒人不應該墨守成規,要敢于發現新的文化現象,結合新技術與時代的新命題。這也是第一季《女性領袖人物系列專訪》最為遺憾的地方,限于精力和前期投入,形式過于粗糙。畢嘯南正在策劃一檔圍繞著“親情倫理和代際交流的”新欄目,在訪談中適當的環節直接以戲劇、真人秀的內容作為補充。
講好中國故事 不負時代
“我的使命應該是以思想為媒,以語言為體,以節目為平臺,將這個世界上所有煢煢孑立、踽踽獨行的靈魂連接在一起,相互溫暖,彼此鼓勵,給予力量,給予方向。”
女性領袖人物系列訪談
“與其說我主持了十二期節目,不如說我上了人生的十二堂課。讓我更加認知女性,和專注、純粹、理想的力量”。
2017年8月,一檔《女性領袖人物系列訪談》欄目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年輕的畢嘯南策劃并主持了這檔優質的節目。他精心選擇了“中國演技最好的女演員”顏丙燕、著名作家萬方、“投資女王”徐新、商界奇才董明珠、著名歌唱家韓紅、媒體人吳小莉等優秀的女性嘉賓,與她們展開了真誠又充滿智慧的對話。這檔節目被譽為近年來中國“最具生命覺醒意識”的談話節目。
我們究竟要聽誰說?在這個自媒體時代,資訊爆炸、人人都在發聲,能夠傾聽到真誠、不浮躁的聲音,其實很難。
畢嘯南在選擇專訪嘉賓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選擇的“領袖”,不是看中其社會地位、成就和財富,而更多的是她們對社會的貢獻和充滿智慧的人生履歷。“我想把她們記錄下來,也能給那些在同樣人生境遇中的觀眾一些溫暖和鼓勵。這是當時做《女性領袖人物》的初衷。”
這個系列訪談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現象,根植于節目的圖書《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也將于2017年10月上架,緊接著就是“百大高校巡回演講”和音頻節目上線。畢嘯南說:“在做這檔節目的時候我自己也在成長,突破自己,從一個小我走向了一種大我。”
天賦與坐標
“我一直在思考我有什么樣的天賦,也一直在尋找定位自己的坐標。人想真正有所成就,這兩樣得找準。”
主持人也是要靠天賦吃飯的行業。畢嘯南的天賦是什么呢?是能夠與一位陌生人,深夜通宵暢聊五六個小時,隔著電話痛哭流涕。這種淚水,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他以真誠、尊重贏得了訪談嘉賓的信任。在聯系嘉賓時,他們幾乎都是敞開心扉,聊對人生的理解、家庭的感悟與故事,才開始談節目本身。
如果說天賦是無法學來的,那有一點畢嘯南認為是可以學的,那就是真誠:“要真實、真誠,接觸的人越多、層次越高,對這點就理解得越深。”
著名主持人張越評價他是“我所見過的新一代主持人中最努力,最有天賦的”;黃曉明稱贊他犀利、準確,是最有文化深度和人性溫度的主持人;李玉剛評價他和畢嘯南“一見如故,二見成友,三生三世,終生情誼!”幾乎所有他專訪過的嘉賓,都成為了他的摯友。
相信天賦,但是畢嘯南更相信老實、本分、專注的力量。他曾經連續加班三個月,每當堅持不住的時候都會提醒自己咬咬牙就過去了。年紀不大卻經歷了很多,畢嘯南說,“多少年后,發現我還是最初的那個自己,善良、孝道、純粹。一想到提問的力量,我就心跳不已。”
有人覺得他如此年輕就已經達到了這樣的高度,應該可以放慢腳步不要那么趕了。可是在畢嘯南心中,他有一個自己的坐標體系,蔡元培、胡適、陳寅恪、李濟、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聞一多、董作賓、吳宓,這些恒星般閃耀的前輩,才是他定位自己的依據。他以此為參照,奮力修身,不負自己。
不僅記錄歷史 也要引領價值
“不管是作為主持人、媒體人還是文藝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在這樣一個過度消費、過度欲望和過度娛樂的時代,去引領一些價值的回歸。”
畢嘯南對當下的時代有著深刻且清醒的認知:經濟快速發展,新的社會階層不斷崛起,新的文化形態不斷涌現,每個人都在經歷一種從狂熱、迷亂到困惑的起伏跌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品質的文化內容生產商和內容產品一定會在未來至少兩年內迎來大的機遇期、發展期。“好的內容、高品質的節目永遠都是受歡迎的,這幾年文化節目的興起,《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等,都是很好的詮釋。”
但現實情況是,真正能夠從事這樣高品質文化創造的人特別少。貌似熱鬧的熒屏,其實文化底色非常暗淡。“很多做文化內容產業的人知識積累不足、人生閱歷不夠、思想格局不夠高,在‘三不高’的情況下,只能做出“三俗”的產品,只能靠揭露隱私和破壞底線來制造噱頭。”畢嘯南非常憂慮。
畢嘯南是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首屆研究生,外界稱他們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黃埔一期”。傳媒大學在他們這批學生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資源,而畢嘯南他們中的很多人也逐漸成長為懂藝術、有創意、會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精英傳媒人。但是僅僅靠他們這批人的力量還不足以在傳媒文化生態上帶來多大的改變,所以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呼吁更多的力量參與到這樣一個大的時代浪潮中來。
“我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會有讀書人的使命感。”在這種使命感的推動下,畢嘯南不斷走進校園,與青年學子交流,希望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帶來一些改變。自從他24歲在臺灣政治大學第一次演講“中國夢”以來,畢嘯南已經在海內外30多所高校發表過演講:“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跨代際文化溝通的方式,不迎合但能了解這一代人,不說教卻能在解構的潮流中帶動年輕人去積極建構。”
傳媒人要發現這個社會變遷當中的各種新的矛盾、新的問題、新的情感,樹立起節目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做出一檔能夠立得住的節目。畢嘯南正走在這條路上,“不敢說‘揮灑中國氣質,堅守中國文化’,起碼要做到引領價值回歸,不辜負自己,不辜負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