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又萌又感動的劇?
有。
他們又來了。
《小戲骨:白蛇傳》后傳——
《小戲骨:放開那三國》
去年,《小戲骨白蛇傳》剛出,表妹就急不可待安利。
今天,表妹又忍不住再當自來水,拍拍這班“真·小鮮肉”的馬屁。
看它前,先讀懂這三個關鍵詞——小、三國、戲骨。
小
電影圈有句古老的格言:“遠離水、小孩和動物,他們全都能毀掉你的電影。”
為什么,因為他們不可控風險高。
該系列不信邪,所有演員年齡均十歲左右,妥妥小屁孩。
三國
眾所周知,指的是《三國演義》。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深度、廣度非普通小說可比。
同時也因格局宏大,故事復雜,成為翻拍重災區。
十拍九爛。
它又不信邪。
迎難而上。
當然,并非重現原著浩瀚的歷史畫卷,是截取東漢末年,董卓獨霸朝綱時期這一片段,以貂蟬為主視角,講述當年風云變幻。
表妹推測,此改,是為演員“量身定制”。
畢竟《白蛇傳》中,陶奕希飾演的10歲白娘子,其演技鮮活得,嘖嘖嘖,過目難忘。
看看這欲說還休、動了凡心的情態。
同時,《放開那三國》也基于受眾部分改編——導演說,光劇本就改了12版。
比如原著里,王司徒為挑撥董卓和呂布,用了美人計,涉及到貂蟬呂布情愛,劇中便刪改此“露骨”情節。
整體而言,更適宜兒童。
戲骨
提到戲骨,我們想到的,往往是那些在演藝圈浸淫數十年,技藝精湛的專業演員。
這點,它又給出意外。
不吹不黑,本劇小朋友們混個“金雞百花”影帝影后,那是綽綽有余。
絕非只靠反差萌。
貂蟬(11歲陶奕希 飾),回家發現父親被殺,先是悲痛,哭得撕心裂肺、青筋暴起。
當她回過頭去,看見地上軍旗,得知父親是被董卓軍隊所殺,情緒從悲轉為恨,眼白充血,眉頭皺起,淚水無聲地滑過。
這,不免讓表妹想起李安挑演員最最在意的,“本身就會散發一種努力的純真”。
何止陶奕希。
《三國》中,趙晨翔、李俊豪兩位小演員的表演,也大大圈粉。
大殿之上,董卓(9歲趙晨翔 飾)聲色俱厲,當眾斬殺一名刺客,讓眾臣飲其血。
百官瑟瑟發抖,誰不敢喝。
董卓飆演技的時候到了——
先在大殿上轉一圈,看著懼怕的臣子,抬頭擺手,都是倨傲。
再說曹操(13歲李俊豪 飾),這小伙子不得了。
曹操的“奸”,他有。
董卓獵殺老百姓,曹操在一旁看得憤恨,董卓突然轉過來:“孟德,老夫這箭術如何?”
曹操瞬間變臉(眼睛往下,心生一計哈哈哈),開始拍馬屁。
曹操的“雄”,他有。
王允假借過壽之名,召集一班臣子商討如何除去董卓,眾人說著說著,開始掉眼淚,一片唉聲嘆氣。
曹操大笑,站起來斥責:“滿座大丈夫,盡做女兒態,你們就算哭到天明,難道,還能把董賊哭死不成。”
注意他的動作,目光從在座諸位掃過,身體左右擺動,幅度極大,這是自信乃至自負的表現,和曹操霸氣性格一脈相承。
曹操的“智”,他也有。
曹操帶著七星寶刀,打算行刺董卓。
酒過三巡,董卓昏昏欲睡,曹操瞧了瞧四下沒人,覺得時機成熟,關上房門,露出“今夜必殺此賊”的陰狠表情。
今天,我們盛贊這班小戲骨。
贊的真是他們多么出神入化的演技嗎?
當然不是。
贊的是他們兢兢業業的態度。
同理,我們厭煩流量明星,厭煩的只是他們的演技嗎?厭煩的是他們。
別誤會,我們并非一棒子打死“小鮮肉”。
表妹記得前不久,《人民的名義》大火,有記者問柯藍,“傳說劇中近40位戲骨片酬加起來才4800萬,但市面上的小鮮肉接一部劇片酬都比這要多?”
柯藍是這么回答的——
不怪小鮮肉,誰愿意給他們錢的,誰要求一定每一部戲里面要有小鮮肉的,誰是每一部戲的最大利益獲得者,誰又反過頭去拿孩子開刀的……
誰都有年輕的時候,你不教,他怎么成熟?
我很幸運,在年輕時候很多老師給我陽光雨露,教到我太多太多東西,你們現在不教他們,你們縱容他們,你們讓他們只是拿了錢,卻在很多方面塌陷,誰在造孽,絕不是孩子,是老謀深算、心靈骯臟的大人。
(來自《鳳凰娛樂》)
這話說得在理。
但——
如果說在老戲骨面前,鮮肉是小孩子。那在這些“小戲骨”面前,鮮肉還有臉當“小孩子”嗎?
說白了,年齡不是你任性的借口,長相也不是你擺爛耍賴的擋箭牌。
都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還需要一班小孩教你做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