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大片《敦刻爾克》正在國內熱映,和電影史上大部分戰爭題材電影不同,《敦刻爾克》并不是一部表現士兵英勇作戰最終取得勝利的片子。它有著極強的諾蘭風格,關注人性,綿里藏針,從頭至尾分三個視角講述了這場二戰史上一次關鍵的撤離。敦刻爾克大撤退更像是一次盟軍的逃亡,但撤出的33萬士兵卻為日后歐洲戰事出現轉折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這種迂回的戰略方針也被英國人民視為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的象征。
特殊的戰爭環境讓撤退成為與周旋的戰術。在抗戰時期,無論是我軍“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方針,還是“敵進我退”的游擊思想,也都堪稱經典。那么如果是在戰況緊張,無路可退的抗美援朝戰場上呢?本周六晚播出的《閱讀·閱美》邀請到了網紅老兵尹吉先將為大家帶來不同的答案。
老兵的戰爭記憶:想活命必須沖
雖說抗美援朝已成為歷史,比起十四年抗戰,部分年輕人并不了解,網絡上甚至還出現了“不援助朝鮮早就收復臺灣”的言論。這些片面且錯誤的觀點引起了一個老兵的反駁,老兵尹吉先也因為講述戰爭史而成為一名網紅。
15歲那年,尹吉先虛報年齡以18歲的名義參加革命,先后經歷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等大大小小戰事。作為戰爭的親歷者,他對戰爭的認識比誰都清醒。 “只有抗美援朝勝利我們才能震懾敵人,包圍祖國,不然不要說臺灣,東北都不安全。”
(85歲老兵精神矍鑠出場)
(青年時期的尹吉先)
歌詞“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被很多人熟知,志愿軍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也讓人以為我軍是在朝鮮半島勢如破竹地挺近。尹吉先則對這種觀點不以為然,他深知一些抗戰影視作品雖然主題沒有錯,但諸多不嚴謹的地方還是誤導了年輕觀眾。
在尹吉先的記憶中,打仗就是一次次沖鋒。當有人問“沖鋒時第一排的士兵最危險,為什么還要沖鋒”,尹吉先坦言:“打仗一定會死人,但沖上去不一定死,往后跑不一定活。沖在前面敵我雙方都要面對冰雹一樣的子彈,還不一定誰死呢,這樣生還的希望其實更大。”
老兵不怕死 怕生命輕于鴻毛
戰前動員之后回到班上,尹吉先的班長給每位戰士發了兩根白布條,讓他們寫上自己的姓名、家人姓名和地址,一條縫在衣服里側的左邊,一條縫在褲子里側的右邊,這樣不管最后是剩下上半身還是下半身,都能認出是誰。
可尹吉先還不放心,要是整個人都被燃燒彈燒光了呢?被重機槍打爛了呢?班長說,那只能算失蹤。尹吉先不高興了,一是想到了會死,二是擔心如果戰死了算作失蹤,和逃兵畫等號,丟人。于是他和崔克登、張吉龍、劉玉堂三個戰友商量好,記下了彼此的姓名和家人住址,最后誰活著回去了,都要到沒回來的戰友家知會一聲,說他犧牲在戰場了,光榮了,沒丟人。
(尹老的和平日記,工整地記下了戰友的名字)
老兵回憶說最后只剩崔克登和尹吉先一起活著離開了朝鮮。除了這三位戰友,尹吉先還記下過許多一起并肩作戰過的戰友的姓名和通聯地址,一筆一畫地寫在小本子上,超過一百人,并且戰后都被授予了烈士稱號。尹吉先坦言這么做事因為當時戰友們都在擔心被“失蹤”,他說:“士兵不能怕死,怕死不要當兵。我們可以為國捐軀,只怕死得無名。”
和平才是戰爭的目的
戰爭結束后,尹吉先回到家鄉,那時他已經二十七八,在當年算是絕對的剩男,找對象幾乎讓人發愁。于是,他索性把參軍時虛報的年齡又改了回去。為國家修改了年齡,為成家又恢復了年齡,成為他不拘小節的注腳。
此后尹吉先先后養育了五個孩子,過上了平靜的生活。直到五個孩子各自成家,晚年清閑的尹吉先偶然在網上看到了年輕人討論戰爭的聲音,為了反駁個別幼稚的言論,炮火硝煙的記憶被喚醒,尹吉先決定以過來人的身份出來“說幾句”了。
(四枚勛章記錄崢嶸歲月)
已經85歲高齡的尹吉先一邊學習上網一邊和網民談起那段往事,09年才開始接觸網絡的他很快便掌握了在電腦上打字,不久便出現在網絡上“還原歷史真相”。他還曬出用鮮血換來的軍功章。他坦言市場在網絡上發聲就是希望講述歷史,不想看當代年輕人被錯誤的言論誤導,“現在的青年人,生活在沒有戰爭的有吃有穿的和平的環境里,就無法體驗我們這代人對共產主義的信仰。”
(學習上網和打字)
他的言行很快得到了一眾網友的支持,引發了人們對戰爭的重新認識和思考。連金句女王馬薇薇也直言老人的講述讓戰爭變得鮮活了,傷亡不在是冷酷的數字,成了有感情的個人,令后來人對先烈更加敬仰。
雖然時常緬懷戰地往事,但尹吉先其實更加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在他看來,祖國和平發展,人民生活幸福就是最好的勝利果實,這也是當年他依然參軍的理由。作為老兵,他深知當祖國處于危難中所有兒女都要挺身而出,如果只有通過武力才能保衛家園,他愿意為祖國走上戰場,換來最后的和平。而這正是隱藏在一段個人敘事中的老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