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音樂市場跌入谷底的時候,是各個數字音樂平臺用“獨家版權”開始了中國音樂從盜版到正版的涅槃,如今,數字音樂行業版權格局穩定,“轉授權”則加速和穩固了正版化之路。
今天看到這樣一個新聞:《騰訊音樂版權轉授方多達十余家,AppleMusic在列》,不禁吃了一驚,在公開媒體消息里,只看到騰訊之前轉授網易云、多米等幾個平臺,殊不知原來騰訊已經將拿到的“獨家版權”轉授給了這么多產品,甚至包括國際性的流媒體音樂平臺Apple Music。
在中國音樂市場跌入谷底的時候,是各個數字音樂平臺用“獨家版權”開始了中國音樂從盜版到正版的涅槃,如今,數字音樂行業版權格局穩定,“轉授權”則加速和穩固了正版化之路。因為,行業無法預防某些平臺為了留住用戶而大量使用未經許可的侵權音樂作品的情況。
而縱觀近兩年中國音樂市場的崛起,所有的一切,都始于“獨家版權”。
一 崛起的中國音樂市場,數字音樂進入全球前10
這兩年,中國音樂市場的爆發,全球有目共睹。
2014年,當時的中國音樂市場在全球排名第19位——這已經是最好名次。短短4個月后,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2016全球音樂報告》,就讓中國音樂圈看到了希望,2015年,中國音樂市場總收入暴漲63.8%,在全球排名升至14位。今年3月,IPFI再發《報告》,中國音樂市場的全球排名已經上升到第12位了,數字音樂更是排名全球第9,流媒體音樂排名全球第7。
錄制、數字、流媒體、實體音樂分別在全球市場的排名
從錄制音樂的不同類型(數字、流媒體、實體)在全球的排名高低,可以看到,中國音樂市場的崛起,更多是數字音樂和流媒體音樂的功勞。
IFPI的《報告》顯示,相比于其他國家,中國音樂市場已經完完全全、徹徹底底進入數字時代,數字音樂占比高達96%,數字音樂與流媒體音樂的增速也高于總增速,2015年收入增長63.8%,其中數字音樂增長68.6%,2016年收入增長20.3%,其中流媒體增長30.6%。不斷與歐美音樂市場縮小差距的中國,吸引了來自國際業界的關注,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甚至用“下一個偉大的全球機遇”來形容未來的中國音樂市場。
而在過去多年,中國音樂市場都不受國際唱片公司所待見,被視作雞肋,在巨變背后,中國音樂市場發生了什么?
二 “獨家版權+轉授”,讓中國音樂加速正版化
互聯網時代盜版音樂泛濫,2015年版權局出臺《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被稱為史上最嚴版權令,成為中國音樂產業從盜版時代到正版時代的分水嶺。
與歐美音樂市場成熟的音樂行業環境不同,中國音樂行業長期處于不完善的版權環境下,意味著中國難以像歐美音樂市場那樣采取全平臺授權方式,實際上,在獨家版權之前,中國音樂市場某種程度上正處在這種方式下,然而尷尬的是,“每個平臺所有的歌都能聽,但很多卻是無授權的盜版音樂”。
因此,在中國音樂正版化進程中,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指導,數字音樂平臺青睞獨家購買版權內容形成版權庫,再通過分銷的方式將內容轉授權給第三方平臺。“獨家版權+轉授”,此舉帶動了數字音樂正版化,而授權主體唯一讓其維權更加容易也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而即使簽約了“獨家版權”的唱片公司,同樣也不會允許某家數字音樂平臺“獨占”版權。
華納音樂中國數字音樂總監胡浩說過,“獨家”解釋成“獨家代理”或“總代理”更準確,不管誰簽了“獨家”,唱片公司都會要求做分銷。他認為媒體上說的“獨家”大多是斷章取義。
比如騰訊,雖然擁有30余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戰略合作,但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已與網易云音樂、太合音樂、唱吧、映客、快手十余家平臺達成音樂版權轉授權合作,轉授權對象更是包括國際化的音樂平臺Apple Music,另外,知情人透露,騰訊轉授曲庫達500萬首,涉及40個廠牌,含環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騰訊提供所有版權資源供網易云音樂選擇,網易云根據需求選取內容。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對旗下錄音版權和詞曲版權進行開放化合作,涉及國內的音樂平臺、K歌平臺、直播平臺、視頻網站、手機終端廠商以及國際音樂平臺等多個類目,版權合作范圍之廣、領域之多,也再次彰顯了自身的開放性姿態以及國內網絡音樂行業版權運營的不斷進步。
“版權合法化和環境改善,騰訊音樂在變革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環球音樂(中國)高級策略長表示。
盜版到正版,中國音樂市場走向正規,讓國際業界看到了希望,索尼音樂娛樂中國和臺灣地區首席執行官周建輝先生認為2016是“中國音樂新時代的元年”。而前阿里音樂董事長高曉松也說過:“正版化讓中國音樂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中國音樂市場在國際上的吸引力日益增加”。
三 中國音樂市場成為全球前三?只是時間問題
由于長時間的隨意獲取,音樂被誤認為理應免費,以此帶來的負面效應是音樂的創作者和制作者無法獲得應有的回報。
而正如上文說過的,中國音樂市場收入擺脫頹勢,保持持續高速增長,在全球排名不斷刷新新高,證明了正版化對行業帶來的好處是顯著的。在產業鏈上游,音樂內容創作者獲得了應有的價值尊重,在產業鏈下游,也再一次培養了用戶的付費習慣,消費者和創作者之間的良性循環終于被重塑。
基于逐漸規范的行業版權秩序,各大平臺加緊了對用戶音樂價值意識的培養。2014年12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推出首張數字專輯《哎呦,不錯哦》,在國內的數字音樂市場,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讓音樂產業在以會員體系為主的增值服務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以新形式為用戶呈現了音樂的價值。2016年,中國音樂市場收入約2億美元,13.2億元,而僅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這一年的數字專輯銷售額就貢獻了10%以上。
“音樂免費”的理念不斷在扭轉,用戶付費意識與付費習慣正在養成,根據新音樂產業觀察《2016中國數字音樂消費報告》顯示,如今90%以上的90后都有了付費聽歌的經歷,這是中國數字音樂市場多年轉型升級的結果。作為全球數字化程度最高的音樂市場之一,如今,中國數字音樂收入位于全球第9,流媒體音樂收入位于全球第7。
國際業界也對中國音樂市場持續看好,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在2015年表示“中國正走向真正的交易型市場”,2016年的評價是“中國是下一個偉大的全球機遇,有可能與世界上最大的音樂市場比肩”,從兩年的評價不同也可以看出,中國,正從2015年的剛剛進入正規,邁入了如今發展的快車道。
而基于6.5億全球最多的數字音樂用戶群,中國音樂市場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索尼音樂亞洲區市場策略行政副總裁Ariel Fung 曾表示“2020年以后,有這樣的發展和國家的支持,在亞洲區里或者全世界里我們覺得很可能變成,五大排名里肯定有中國的一個位置。”而華納音樂亞洲區總裁Simon Robson更是做出了“我覺得中國市場有可能很快就能排到前三”的論斷。
無論全球前五還是前三,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音樂市場能夠觸底反彈,并且保持持續向好,越來越縮小與歐美音樂市場的差距,與領先的國際業界接軌,離不開國家層面肅清盜版的努力,十幾年如一日的“劍網行動”的堅持和“最嚴版權令”的決心,行業才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數字音樂平臺出于對音樂內容的尊重而做的版權開放與共享,如華納音樂總裁Stu Bergen曾說:“像騰訊這樣領先的數字音樂服務商,正在以海量的用戶和更加公平優質的音樂機制,改變著中國大陸市場的數字音樂生態”。最后同樣離不開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的不離不棄,離不開用戶對正版歌曲的支持,中國音樂市場,在各方的努力下正大步朝國際舞臺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