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晚間,地處上海普陀區核心商務區的上海跨國采購中心燈火通明、熱鬧異常,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互聯網電影之夜”在這里隆重舉行。
除了星光熠熠的紅毯儀式、活潑輕松的劇組互動之外,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互聯網電影之夜”增添了一個與眾不同的“Ted”主題分享環節,三位分別代表電影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嘉賓登臺演講,新銳明星導演大鵬、電影評論家編劇史航和貓眼CEO鄭志昊在各自演講中,分享了他們對于電影行業的感悟和思考。
貓眼電影是這次“互聯網電影之夜”的官方大數據合作伙伴,在晚會現場明星互動中提供了炫酷的大數據技術支持,而貓眼電影的掌門人鄭志昊也在主題演講中,用數據解析了中國電影業的現狀和未來。
新人類,新市場,新主張: “只有娛樂,才是生活”
鄭志昊在演講起始之處,用2個關鍵數據指出中國電影產業正處在關鍵的轉折點上。首先是,中國觀眾總觀影人次在2016年達到13.8億,首次超越北美、位居世界第一,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其次是,新一代年輕觀眾正在崛起,迅速改變著市場消費趨勢。
鄭志昊認為,如今90后、95后觀眾比例占了六成,新一代消費者的世界到來。移動互聯網打破了工作、生活、娛樂的邊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把時間投入到娛樂當中去,對于他們來說,娛樂即是生活,電影從業者面對的是““新人類、新市場”。
在這種情況之下,電影從業人員必須擁抱新一代觀眾,才能真正讓我們的國家變成一個電影強國、娛樂強國,而如何運用互聯網數據服務幫助內容創業者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聆聽觀眾需求,作出更好內容判斷和宣發運營決策成為破局的關鍵。
貓眼作為離觀眾最近的互聯網電影公司,掌握了1.5億觀眾消費行為數據、100萬部影片票房營銷數據,超過400萬的影人數據、7000家影院和它周圍商圈的用戶和消費數據,以及排片、營銷、上座、人次等經營等數據,真正能幫助文化產業一步步的提升,這些大數據可以通過貓眼特定的產品和服務面向行業開放出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脈絡。
鄭志昊在演講中坦言,電影產業鏈分工日益細致復雜,有幕前璀璨的明星,也有幕后辛苦的服務提供者。有人去牛逼的淘金,就有人去苦逼的挖礦。貓眼非常愿意做這個挖掘者,在產業升級過程中,為行業提供關鍵大數據基礎設施服務,幫助電影產業每一個環節的伙伴們,實現用數據驅動產品開發和營銷決策運營的轉變,滿足行業和中國消費者不斷升級的娛樂消費需求,“服務娛樂,點亮生活”。
看氣質和看顏值并舉的時代,如何做教主而不是教師?
中國電影市場目前存在一個基本矛盾是,觀眾消費升級口味提升的速度要遠遠大于電影生產質量提升的速度,因此一方面市場上產品數量在大幅提升,但是觀眾的需求仍未能被充分滿足。觀眾前所未有地渴望好內容好作品。
鄭志昊在演講中指出,2016年共有466部院線電影上映,全年總票房455億,其中票房上億的影片有90部,這90部影片總票房412.6億,占全年總票房的91%。從數據上來看,集中化效應日趨明顯,電影生產從數量時代步入質量時代、精品時代。只有好作品,才有市場機會。
同時,隨著三四線城市觀眾占比的提升,以及一二線觀眾觀影口味的提升,如何更準確地理解不同受眾人群的消費偏好,也成為內容判斷、渠道選擇、營銷宣發決策的關鍵。
貓眼有一組數據統計表明,在當前觀影用戶地域分布構成中,三四線城市線上購票更加普及且用戶占比逐步擴大,且與一二線觀影口味出現反差,三四線城市觀眾2016年更愛看喜劇片,一二線城市觀眾愛看劇情片。比如同樣是高質量的愛情片,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票房是《愛樂之城》票房的3倍多, 但是《愛樂之城》一線城市票房占比是《全世界》的2倍。
大數據可以幫助影視行業從業者更好地理解觀眾的觀影行為和消費偏好,幫助優秀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受眾和宣發路徑,讓好作品找到適合的渠道與適合的受眾,這是所有影視項目運作成敗的關鍵。
但是,好的產品才是最基本的前提。鄭志昊認為,觀眾需要真正的好產品,而不是一味討好遷就他們的產品。電影生產者應該像喬布斯一樣先于消費者對好產品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定義,不斷為觀眾創造超出預期的作品和消費體驗。要敢于引領潮流、而不機械復制盲目跟風,比如像《美人魚》、《湄公河行動》、《瘋狂動物城》、《你的名字。》《摔跤吧!爸爸》,這些項目都體現了一點:要做敢于去引領產業的教主,不要做一味迎合粉絲經濟、小鮮肉口味的教師。
那么什么樣的作品才會成為頭部作品?鄭志昊總結為3點:內容是核心,口碑是關鍵,社交是路徑。一個電影人和他的作品,如果刷不爆朋友圈,就混不了娛樂圈。
電影不止是票房,還有夢想和責任
在演講中,鄭志昊針對當下電影市場過分注重商業化的現狀特別指出,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商品,除了要為市場負責產生票房之外,還有文化屬性和社會責任,一個時代的電影可能會影響到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比如像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在全球取得了超過預期的成功,上映之后在中國票房超過全球票房的一半,成為一部現象級影片。引起了印度影迷和行業人士的極大關注,印度影迷紛紛自發引用翻譯過的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在社交媒體上熱烈討論分析這部影片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和走勢。
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這部影片以一個真實故事展開對于國家責任、對于個人價值實現、對于人生意義的探討,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在鄭志昊看來,中國觀眾需要和認可這樣的好電影,而中國電影一樣也會產生這樣的內容,可以更深入的發揚我們的文化,突出我們自己的價值。
中國電影業的轉型升級路徑:平燥心,有耐心,敢換芯
2016年開始中國電影產業狂飆突進的增長趨勢平穩放緩,鄭志昊在演講中指出,電影產業粗放式增長時代已經結束,靠大量票補瘋狂燒錢的時代也一去不返。電影行業從業者需要放棄以往賺快錢的心態,回歸到電影本身來,用做偉大產品和內容的心態,靜下心來做好電影。
這個過程有點像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經濟,開始是需求驅動,然后是供大于求,開始拼產品質量,拼品牌內核,比如聯想、海爾這一代,隨后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來了,這一趨勢得到鞏固加強。今天電影行業也一樣,一方面需要在內容上追求精品、加強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需要在產業能力上不斷更新換代,不斷開發出新增長引擎。
這就客觀上要求中國電影產業要從根本上改進,向國外先進者學習,加強電影工業生產體系化建設,從生產和發行的鏈條、技術、模式上做出創新,并且通過體系化、數據化、精細化的生產方式有耐心地做好產品和營銷,實現一批內容合格的電影作品的穩定出現。
在此過程中,電影行業能否更換新發展引擎,通過數據驅動產品、營銷創新、分發渠道選擇,則會決定未來電影企業效率和命運;能否走入電影工業生產體系做出穩定產品,將成為一個影業公司的試金石。
鄭志昊表示:貓眼希望持續通過基礎的大數據平臺和服務,為電影行業提供水電煤,幫助合作伙伴來進行票房預測、排片、宣發等一系列工作,推動電影行業向新時代升級。
唯有時光與愛不能辜負
電影是一個擁有100多年傳統的行業,老一輩電影工作者們已經在這條道路上作出艱苦卓絕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成功的典范。
鄭志昊在演講中透露,不久之前貓眼也和中國電影資料館達成合作,貓眼利用自身在互聯網和用戶端優勢通過經典老片重映形式將中國經典的電影老片重新帶到觀眾面前。鄭志昊認為100多年前,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100多年后,正是因為一代代電影人的前赴后繼,我們今天可以在這里重新發揮中國電影行業帶給我們的榮耀和機會。無論任何時代,電影作品都應該加強對于電影藝術和質量的追求,持續滿足觀眾對于電影的內容追求,這樣中國電影才能重新走上輝煌之路。
鄭志昊用他對電影行業的情懷和使命結束了演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電影,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機會建設一個電影強國、娛樂強國、文化強國;貓眼電影愿意與眾多的行業伙伴一起,與新一代中國人一起,服務娛樂,點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