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前夕,一篇名為《你兼顧事業和家庭,誰來兼顧你?》的熱文打亂了媒體對于母親節既定的促銷導購式宣傳,而是將“職場媽媽”這一有爭議的話題推向了輿論頂端。一面是職場,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一面是“媽媽”,是對孩子的責任。職場媽媽應何去何從?
網友熱議
中糧我買網聚焦職場媽媽,一支視頻穩戳淚點
“去年公司沖刺上市,有半年的時間都晚上10點下班,基本上一周都見不到孩子清醒的樣子。”“寶寶才1歲多,每天都要承受漲奶的痛苦,都14個月了,婆婆還不讓斷奶。”
職場媽媽身處職場和家庭的夾縫中,面臨著雙方給予的壓力。生娃懷孕加上產假就會耽誤近兩年的時間,孩子出生后,又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重返職場,更要面臨著崗位調遣,新人競爭等壓力,二胎政策開放以后,很多職場媽媽更是談娃色變。
白天職場打拼、晚上回家帶娃,是許多職場媽媽的真實寫照,雖然很多家庭都由老人看娃,但在孩子成長初期對于母親的依賴更多,而對于每個稱職的母親,除了職業技能上的提升,更注重父母對于孩子的教導,會去了解兒童心理,會去學習嬰幼兒飲食習慣。正是這樣,對待工作的責任心和與生俱來的母愛,已經壓得職場媽媽透不過氣來。
中國職場媽媽閃亮全球,引發國際友人熱評
5月12日起,由中糧我買網拍攝的《美媽宣言》視頻陸續登陸世界大屏,更是一石激發千層浪,引來了很多國外媒體的熱評。
”工作+保姆+廚師+營養師+老師+玩伴+···,中國老媽實在拼!”
在國外,全職媽媽是很普遍的現象,并有相應的政策鼓勵。比如在德國,每個寶寶出生就會給媽媽算作三年工齡,并且可以自己決定上班時間。在日本,上班媽媽需要向國家繳納稅款,而全職媽媽則不用交稅,還可以享受社會保險。在韓國,政府部門會向全職太太們提供攝影、法律等課程。她們似乎并不能理解生娃后還要如此辛苦工作的原因。
“為什么不送到day-care”
在美國,如果媽媽想參加工作,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可以送到day care,就類似幼兒園的托嬰所,當然費用不菲。但在國內,如果把孩子放到托嬰所,首先家里的老人基本上會反對。其次,從安全角度和專業角度,國內托嬰所監控有資質確實讓人擔憂。
國內媒體呼聲不斷,誰來捍衛職場媽媽的權益
隨著中糧我買網開啟#加油職場媽媽#話題,多家重磅紙媒和網絡媒體都展開報道,人民日報報道《兩孩媽媽:家庭職場如何兼顧》,以生活的中事例現身說法,為職場媽媽出謀劃策。
中國新聞網也呼吁給予職場媽媽更多權益保障,全面提高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資源;實現生育保險的全覆蓋,保障用人單位在招收女性職工時的利益平衡。
作為全球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媽媽開始在公共勞動中體現自己的價值;而長期以來,家務和育兒責任又被認為是女性的義務。所以,在短期內,減輕職場媽媽壓力最簡單易行的方式應該是讓男性參與到家務分配中,讓更多的職場媽媽變成職場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