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的民眾都沒有將如此之多的注意力投注在藝術領域。當代藝術體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漸龐大,融合了形形色色的風格、技巧、選材、主題,甚至審美的傳統。我們如果從藝術史的源頭去追溯,直至現在的當代藝術,你會發現,沒有什么是橫空出世,所有的創新都基于過去的記憶,從傳統中衍生新物、思想,構建出現在令人驚嘆或不解的一切。
以“記憶與當代”為主題的2017年第57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中國官方主題平行展《記憶與當代》向我們梳理出一條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線:關于傳承與創新。“記憶”是智慧之母,想象之源。“當代”在西方的語境中包含前衛與創新的意思。展覽的主辦方故宮博物院和承辦方派格傳媒等一直致力于將中華優秀傳統與當代藝術理念結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西方時尚結合,讓中國文化走出去。而這個展覽恰恰構建起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西方時尚和科技對話的橋梁。由于科技的發展,這個橋梁也為單個領域的生成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延展性和突破性。展覽開幕式于威尼斯時間5月11日上午10點在威尼斯軍械館舉行。故宮博物院代表楊曉波女士、策展人代表孫健君先生、藝術家代表徐冰先生等發表了致辭。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鄭璇女士,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文化參贊許蓉女士,威尼斯副市長Simone Venturiti,市政府執行議長Luca Battistel,出席開幕式,并為承辦單位頒獎,獎勵其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積極推進。隨后,出席貴賓共同為展覽開幕剪彩。
策展人、藝術家以及主辦方等諸多嘉賓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以故宮博物院的館藏作為起點
作品在威尼斯軍械館中展出,分成五個部分闡述這條邏輯線:序廳—六合同風,記憶—云合影從,當代—合和為美,對話—和而不同,未來—天人合一。如擔任本次展覽文學策劃的祝勇所言:“以故宮博物院館藏作為起點,對當代中國藝術價值和命運進行探索的展覽項目,思考當代中國藝術記憶的意義是什么?顯然,它是我們認識中華文明價值的重要途徑。”穿過第一、二時間單元的故宮影像長廊、弧幕,進入全息展現的三希堂、倦勤齋,讓觀眾領略故宮博物院幾百年間累積的珍寶及歷史影像。在一個非常有限的空間里,將中華藝術寶藏栩栩如生地呈現。故宮博物院是一個全世界包括中國在內的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承載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藝術等共同記憶的寶庫。故宮博物院代表楊曉波女士代表院長單霽翔致辭說:“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記憶與當代’,就是通過‘藝術’這一具有獨特洞察力和廣泛延展性的文化視角,將當代藝術的生成發展作為著眼點,探索歷史文化所構成的‘記憶’……””
多媒體展呈現的《故宮記憶》
任何文化不與現在的生活發生聯系,它的存在就缺少了意義。如何讓這些珍藏成為當代藝術與設計的源泉,讓它們活在當下的生活中,是我們一直試圖探討解決的問題。在第三時間單元“對話”中,由五位著名意大利設計師以故宮博物院館藏資源作為基礎,重新設計。在這樣的整合過程中,誕生了安東尼奧•奇特里奧的椅子,米凱萊• 德• 路奇的燈,斯蒂凡諾•喬凡諾尼的沙發,皮埃爾• 里索尼的柜子,伊塔洛•羅塔的桌子。東方傳統文明籍由西方設計師之手使之重生,作為另一種更適用于現代生活的形式存在,契合了“對話”單元所蘊含的“和而不同”。這種“不同”的碰撞與融合,有“記憶”之于“當代”的價值體現,也是傳統走向新生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展覽現場的展品
現在的“當代”與未來的“當代”的敘事
第四時間單元“當代”部分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計劃中邀請了18位中國當代藝術家:耿雪、宋陵、冷冰川、姜吉安、徐冰、彭薇、宋冬、谷文達、邱志杰、馮良鴻、隋建國、李松松、尚揚、朱炳仁、李明威、李洪波、張琪凱和周潤達,將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與潮流一并呈現。但是2017年4月5日,地中海貨輪丹妮拉號在斯里蘭卡海域突然起火。當天的這場大火阻斷了三個裝有50余件(組)中國藝術作品的集裝箱,它們本應在5月11日準時出現在本場“記憶與當代”主題展覽中。但是由于這場突發情況,讓這些展品比原計劃亮相的時間稍微延遲了一些天。展覽的策展人決定接受這場突發“事件”帶來的挑戰,將這部分單元由展覽空間,轉換成為展覽時間。現場仍有18個參展藝術家工作室記錄創作的短片,這是一個時間的起點。接下來,這場展覽將會在5月中旬迎來這些“遲到”的作品。轉變時時刻刻在持續,“這也許是從沒有過的杰作,未完成的作品在觀眾審視的目光中得以完成。是對尚未發生之事的抽象模仿。由此,當代成了記憶。”作為策展人之一的意大利文化部高級顧問大衛·拉姆佩魯說。
“當代”,Contemporary,不僅僅指代在同一時代,在西方語境中也有創新與前衛之意。在第五時間單元“未來”部分的表述中,這是以策展人之一的派格傳媒董事長孫健君為首的多媒體團隊,聯袂眾多多媒體藝術家,以及中國最著名的11所藝術院校的99位學生,創作的一組雕塑裝置與多媒體交互視頻相結合的作品《天人合一-眼、腦、手、人體》,這是一個宣言式的作品,不代表高度,只代表開端。其中“手”的部分,將99位選自全國11所藝術院校的學生翻做了手模——他們象征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一切都是可以互動的,正如這個實時交互的世代。
多媒體展品《天人合一-眼、腦、手、人體》
利用這個時代的科學技術,全息裝置、VR、投影、LED、內嵌視頻……可以實現一切藝術想象——但是跟傳統意義上的創作不同,這是一個群體創作取代個體創作的時代,個體的力量已經不能抵達那種高度。《天人合一》的裝置就是一個案例。
多媒體藝術品總策劃、派格傳媒董事長孫健君說:“當代藝術因為高科技的發展能夠看到更多,能夠表現更多。這個作品是一次嘗試,不是了不起的大作。我們開了一個頭,像在一本空白的書上寫了‘我們來了’,后來者可以做得更好,歡迎你們超越我們。這是一群人的一個共同的愿望!”
當代藝術迎來新的開始
當21世紀信息與多媒體時代到來,我們舊有的認知中那理所當然的部分都被顛覆——新技術引導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樣也引導了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藝術中的個體創作演變成群體創作,利用新技術去實現藝術構想,這還只是一個開始。新技術與藝術的融合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表現形式的一個飛躍,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公眾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它的形式感、浸入感、交互作用,讓公眾與當代藝術之間從未如此親密過。“記憶與當代”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平行展的多媒體技術是全方位的,運用了最為先進的手段,四個多媒體展陳中都體現出了令人驚異的效果,連意大利方都贊嘆不已。觀眾在這種浸淫式體驗中,既可以體驗到傳統故宮的美,又體驗到所處時代的信息生活的巨變。藝術成為無處不在、可以觸碰,甚至身在其中的東西,是新技術帶給藝術最為實際的益處,最終會將藝術引領到一個什么樣的深度與高度,現在不得而知。“記憶與當代”平行展只是一個傳承與創新的開始,一次嘗試,藝術的未來依然像舊時蒙在蓋頭里的新娘,充滿著未知與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