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正道執導,任鵬擔任編劇,黃渤、徐靜蕾、段奕宏、楊子姍、許瑋甯主演的電影《記憶大師》即將于4月28日全國公映。人的記憶與機器記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人的記憶是有情感和味道的。當然機器記憶的優勢人腦也無法比擬,機器記憶的巨大容量、快速計算和長久保存,讓人類記憶顯得渺小。可話說回來,人類記憶如果缺少了淡化與遺忘等缺憾,人性的善惡、溫暖與寒冷也就沒法得到凸顯,大家彼此也就無法產生判斷與理解。
影片主題講述情感創傷
陳正道導演的最新電影《記憶大師》的創意出發點,大概就建立在對人類記憶的理性認知上。電影有一個近似硬科幻性質的情境設定:機器是可以有選擇性地刪除人類記憶的,并且還可以把刪除內容保存起來,以便日后根據主人的需要隨時恢復。特別留意了一下機器刪除記憶的細節,發現并非有探針之類的東西進入大腦,而是某種液體通過眼球滲透進大腦達到刪除目的,不禁松了口氣,這樣很好,這樣的記憶摘除方式不但不疼,而且還有點舒服呢。
《記憶大師》的主題是講述情感創傷,這些創傷包括童年陰影、家庭暴力、夫妻冷漠等等,“愛你所以殺死你”,“恨你所以也殺死你”,故事把愛與恨之間的那條鮮明的分水線模糊掉了,記憶便如同開閘的洪水一樣傾瀉下來,讓記憶的承載體——人的大腦處在混沌、混亂當中。片中黃渤飾演的小說作家江豐,就是在記憶的洪水當中,通過不斷打撈一些片段,來拼湊出一張完整的“犯罪地圖”,誤重載于他腦海的記憶與他自身的情感不斷產生沖突,在發現兇殺案真相的同時,他也看清楚了發生于自己身上的悲劇真相。
不要親手殺害自己在意的事物
電影的哲學意味因此變得既深邃又有趣。哲學指導了這部電影的創作,它會讓觀眾在觀影之后去思索一些諸如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終極問題,但在觀影過程中,卻不會給觀眾留太多的思索機會,懸疑片的節奏,以及畫面、音效掌控并左右著觀眾的心理,跟隨創作者的思路甚至成為觀眾的唯一選擇,影片成功地把懸念保留到了最后一刻,結局袒露時,紛亂莽撞的記憶洪水便如大江入海一樣,瞬間平靜下來,緩緩流動,來稀釋著觀眾內心的沖突。
好的電影是有撫慰效果的。《記憶大師》所對應的生活現實,與當下人們的真實生存境遇是吻合的。環境的時刻變化,內心的不安定,令人無處可逃的侵略一樣的壓力,與這部電影的敘事氛圍非常相似。在呈現給觀眾一個燒腦的故事的同時,創作者沒有忘記撫慰片中角色受傷的靈魂,而在目睹這些故事人物紛紛走向已經書寫好的命運的同時,觀眾也會感覺到不知道什么時候卸下了電影一開始在內心建立的某種負擔。兇手其實就藏在自己的大腦里,無所謂那個兇手是別人的記憶還是自己的記憶,只要不親手去殺害自己在意的事物,就依然能夠找到生存的價值與意義。
國產懸疑片發展階段性標桿
懸疑電影首先要考慮到的是故事的精彩程度,不要因為重視對人性的挖掘而喪失了對故事的關注度。故事的進展過程可以奇招迭出,但結局一定要給觀眾一種如醍醐灌頂般的一擊。中國古代的懸疑斷案故事魅力核心無非也是“天地良心”這四個字,在《記憶大師》,能看到創作者對這四個字的繼承與發揚。
陳正道導演的上一部電影《催眠大師》有2.7億的票房和7.6分的評分,是票房與口碑皆豐收的作品,不排除是在上部電影成功鼓勵的基礎上拍攝了這部《記憶大師》。和《催眠大師》純粹走心理懸疑路線不同,《記憶大師》不僅在人物關系的復雜性方面進行了升級,在影片類型上的變化(科幻元素的介入)也給國產懸疑電影注入了新的可能性。前段時間,翻拍的《嫌疑人X的獻身》票房大賣超過4億,再次證實懸疑電影在中國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這無疑會鼓勵更多同類作品進入市場,而類似《記憶大師》這樣的原創作品,則有可能成為國產懸疑片發展的一個階段性標桿。
電影《記憶大師》由導演陳正道執導,黃渤、徐靜蕾、段奕宏、楊子姍、許瑋甯主演,將于2017年4月28日全國公映。該片由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瀚納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春天融和傳媒有限公司、深圳善為影業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