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之后,隨著國內綜藝整體快速發展,美食類綜藝的潛力也得到全面釋放。除了數量不斷上升外,節目模式也由資訊服務類的美食教學,變為了與多元題材疊加的“美食+”模式,而大平臺、大制作、大明星的積極入局更讓美食綜藝扎堆出現。在經歷一輪快速生長之后,本文將從多個維度來盤點美食類綜藝的蝶變之路,并將從中分析出未來的發展走向。
圖1:2012-2016主要平臺主打美食節目數量
網絡平臺強勢入局 比肩衛視或成強輸出平臺
美食類節目一直以來都是傳統的電視節目類型,國內早期的美食節目有1992年的《天天飲食》,后來又有2009年的《爽食行天下》等,直到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引爆了觀眾對美食題材的興趣,于是各大衛視平臺集體推出美食類綜藝,2014年起,涌現出了《十二道鋒味》、《星廚駕到》、《美味星婆媳》等節目,視頻網站也推出了美食類網綜《拜托了冰箱》,一時間節目數量大幅上升,形成了一波美食綜藝潮流。根據藝恩咨詢數據,2012年幾大平臺主打美食的綜藝節目不過5檔,而到2016年已經超過17檔,增幅高達240%。
在電視的帶動下,視頻網站布局美食綜藝的動作也十分迅速,從2015年至今至少推出了11檔美食類純網綜藝,包括最近愛奇藝的《吃光全宇宙》和優酷土豆的《穿越吧廚房》,而謝霆鋒的《十二道鋒味》也止步第三季,今年選擇與優酷聯手打造《鋒味全球美食地圖》,將重心轉向了網絡平臺。目前,美食類綜藝不僅數量上出現向網絡平臺轉移的趨勢,而且網綜在節目的影響力和口碑方面也直追電視綜藝。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視頻網站之間競爭加劇,從購買版權綜藝轉入自制純網綜藝之戰,因而美食這一熱門題材成為了投入重點,也催生了許多美食類精品網綜。另一方面,美食類綜藝題材相對垂直,比起受眾覆蓋更廣的電視,更適宜于視頻網站“小屏播放”,這也有助于深度挖掘美食綜藝的衍生價值。
圖2:(部分)電視綜藝與網絡綜藝各方數據對比
在美食題材方面,網絡綜藝有著先天的優勢:用戶年輕化、細分化,收看方式靈活便捷,互動性強,相比電視更給垂直性強的美食題材提供了適宜的土壤,不僅拓寬了美食綜藝的參與感和話題性,也加強了用戶觀看美食綜藝的黏性。從上表的數據來看,視頻網站推出的幾檔主打美食綜藝,在播放量和話題熱度的幾大指標上逐漸與美食類電視綜藝比肩。表現較為突出的有愛奇藝的《姐姐好餓》,這檔節目充分借助了愛奇藝網絡綜藝的品牌優勢和用戶基礎,契合了年輕、青春、流行的平臺氣質,從而讓用戶買賬。反過來,這些網絡美食綜藝的突出市場表現,也在繼續推動美食類網綜的發展,《姐姐好餓》作為愛奇藝在美食綜藝的首次嘗試,讓更多平臺和制作方看到了美食網綜的潛力和可能。由此可見,未來美食綜藝從電視向網絡轉移的趨勢還將進一步加強。
節目類型從資訊服務向多元疊加發展
近兩年美食綜藝能夠在數量上有爆發性增長,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突破了原有的單一節目類型,取得了多元化的發展。以往的美食節目重在廚藝教學,旨在為主婦觀眾群體提供實用的生活類資訊服務,最為典型就是央視的日播節目《天天飲食》,節目內容比較平實枯燥,稱不上一檔綜藝節目,更是缺乏收視動力。隨著美食綜藝的逐漸發展,美食制作中開始加入競賽模式,例如《電視烹飪大賽》和引進國外版權的《頂級廚師》。當綜藝節目進入拼明星的“大片時代”,以《星廚駕到》為代表的新一代美食節目又在廚藝競賽中加入了明星元素,進一步提升了綜藝看點。
但單一的題材類型無法滿足觀眾不斷變化的口味和需求,“美食+競賽”也逐漸陷入瓶頸,無論是將競賽選手變為明星,還是采用廚神搭配一個不會做飯的小白都沒能擺脫模式單薄感。因此,將美食節目與脫口秀或真人秀等其他類型疊加已然成為潮流,甚至兩種類型的疊加也幾乎被排列組合窮盡了,目前的美食綜藝已經向三種類型疊加發展。
最近愛奇藝出品的《吃光全宇宙》就是一檔旅行美食真人秀,從主持團前往不同城市探訪美食的旅程出發,將美食與旅行進行疊加,從而使美食文化與不同的城市文化有了交集,再次拓寬了美食節目的內涵與外延,令觀眾獲得美食以外的多元文化體驗。而騰訊視頻《拜托了冰箱》以明星的冰箱為切入點,每期邀請不同明星,與主持人及現場6位主廚一起聊由冰箱里的食材發散出來的生活故事和八卦趣事。將美食與脫口性、明星八卦等結合在一起,同樣是以多元化類型取勝。
圖3:(部分)美食綜藝類型分布
根據上表統計,美食綜藝中疊加的節目類型非常多元,從旅行、喜劇到兩性、游戲,可以說美食類是所有綜藝題材中兼容性最強的一種。美食是生活和情感最普遍的載體,挖掘這些與美食相關的元素能夠豐富節目內容,而多元類型疊加也給觀眾帶來了節目的新鮮感,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未來保證美食類節目不斷更新變化的一種創新手段。
主流模式由引進版權向原創研發轉變
2014年前后,由于《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引進模式的綜藝節目爆紅,帶領了國內的模式引進潮流,而美食綜藝也正處于內容轉型期和數量井噴期,在市場需求擴大與創意水平不足的矛盾下,美食綜藝借鑒國外的成熟模式成為了一個必然階段。《味覺大戰》、《頂級廚師》、《星廚駕到》都脫胎于歐美國家流行的廚藝競賽模式,而《拜托了冰箱中國版》則是引進的韓國模式。事實證明,引進模式的節目在內容創意上區別于以往的廚藝教學,全新的節目形態也獲得了觀眾的認可,幫助美食綜藝煥發出新的生命。
但隨著美食綜藝的不斷發展,西方美食節目強調的競爭性在國內出現水土不服,相反美食在中國土壤上的文化性和包容性逐漸突顯,因此出現了一系列從本土文化出發的原創美食綜藝。例如主打感恩驚喜的《熟悉的味道》、迎合國內青年生活方式的《吃光全宇宙》,以及體現國內餐桌游戲文化的《飯局的誘惑》。這些節目的模式創意都有明顯的原生路徑,很難依靠移植國外模式來實現。但恰巧是中國人對美食的獨特認知,加之“中國美食”的百搭特質,為國內美食綜藝帶來了廣闊的原創可能。
圖4:(部分)美食綜藝引進模式與原創模式占比分布
從上表來看,原創模式的美食綜藝已經在數量上遠超引進模式的節目,而這些借鑒國外模式的節目幾乎都是2015年及以前播出的節目,經過一段時間的原創積累,從2016開始,自主研發的原創美食綜藝進入了一個爆發式增長階段,并且每一檔都是原創研發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網絡綜藝的11檔美食綜藝中,版權綜藝只有騰訊視頻《拜托了冰箱》中國版,而其余10檔節目均為原創網綜,在比例上,純網美食節目也占了原創美食綜藝的大多數。
視頻網站在開發自制綜藝時,越來越傾向于原創研發,一方面是為了避開購買版權綜藝的燒錢大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針對平臺自身的用戶需求和廣告客戶需求,定制出“小而美”的綜藝節目。例如,2016年愛奇藝就基于自身的用戶基礎的推出了《姐姐好餓》,作為純網美食綜藝里的新生力量,這檔節目是圍繞小S度身定制的專屬綜藝,展現出了主持人與美食和男嘉賓擦出的特別火花,最近推出的《吃光全宇宙》同樣符合青春流行的平臺定位,再次刺激了綜藝市場的原創力量。由此可見,美食類網綜的原創能力日漸增強,在網綜的推動下,未來美食綜藝必將以原創為主要探索方向。
功能升級,“生活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
當美食綜藝在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節目輸出的價值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最簡單的生活服務升級到了精神層面的生活方式。2014年之前的美食綜藝主要集中于廚藝的展示、教學和競賽,圍繞美食的生活基礎功能展開;而2014年之后推出的美食綜藝,大多都是以美食元素為依托,加入了多元化內核,不再局限于美食本身,而是通過美食與其他元素的組合,向觀眾和用戶傳遞出美食豐富的外延:娛樂性、互動性和文化性。
圖5:美食綜藝價值變化時間軸
娛樂性是美食綜藝普遍挖掘的價值屬性,許多節目都通過節目模式創新來追求新奇有趣。《姐姐好餓》為性感潑辣的主持人“小S”量身打造,通過“鑒賞”男星廚藝,首次讓美食綜藝與兩性話題結合起來;《拜托了冰箱》也以明星的冰箱為切入點,把美食與明星隱私八卦聯系到一起;而《鮮透滴星期天》則采用明星高手指揮明星小白的搭配,激發出了廚藝競賽的新鮮感。這些節目都有一個共同主旨,就是為觀眾提供美食本身以外的樂趣。
美食綜藝中的互動性主要通過明星與素人的互動、節目與觀眾的互動來到達到。《飯局的誘惑》從餐桌游戲出發,開啟了“直播+點播”的先河,視頻用戶可以通過直播參與“狼人殺”,與節目中的明星進行互動。《食在囧途》中則是設定了一個“囧餐廳”,讓固定明星主持群可以與顧客(每期嘉賓及觀眾)間的形成零距離互動。這種互動性豐富了觀眾的美食體驗,在屏幕難以傳遞味覺體驗的困難下,通過其他的方式讓觀眾增強了代入感。
最后,文化性是美食綜藝輸出的最高精神價值,它體現在挖掘美食承載的情感和價值觀,放大美食所代表的一種現代生活方式,并且創造人們在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價值。比較典型的是,《熟悉的味道》傳遞出親自做的一頓飯菜可以向最愛的人表達感恩;《向往的生活》也以返璞歸真的農家飯菜讓觀眾們感受到慢生活的情懷;愛奇藝最新推出的《吃光全宇宙》則貼近年輕群體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用“逛吃逛吃”的形式去感受全世界不同的文化,體現了年輕一代的價值追求。這種“娛樂表達+價值觀輸出”的概念將美食綜藝提升為一種高級娛樂,并改變且重新塑造了觀眾對于美食綜藝的印象。
內容價值走高,網綜的廣告性價比突顯
美食綜藝屬于生活方式綜藝的大類,與時尚、健康類節目同屬于“廣告友好型”節目,不僅受眾群體精準,還能夠可以通過給垂直品類的廣告客戶定制軟廣,實現較為比較自然的品牌植入。由于廣告效果受到廣告主的青睞,制作方也為了增加節目創收,美食類綜藝的內容價值開始得到充分挖掘。隨著美食綜藝的類型越發豐富多元,不僅與飲食有關的品牌都可以輕松植入,漸漸地生活方式所涵蓋的“衣食住行”品牌都能夠找到植入空間。
圖6:(部分)美食綜藝廣告主一覽表
通過對比發現,以往的美食綜藝中,廣告贊助與冠名商相對比較垂直,幾乎都是廚具電器、食品、飲料、調味品等,但如今的美食節目逐漸增加了旅行、手機、汽車等跨界品牌,而這種現象卻在別的生活方式類節目中不多見。究其原因,美食綜藝通過疊加多元的節目類型,拓寬節目的核心價值,從而能夠包容多樣化的品牌和商品,也因此吸引到了更多的廣告主與投資方。例如《吃光全宇宙》就是因為疊加了旅行,能夠與攜程達成深度合作,其年輕化的旅行觀念迎合了攜程“說走就走”的品牌形象,而美食又與其新產品“美食林”高度吻合。
與美食類電視綜藝相比,美食類網綜的吸金能力更加突顯,不僅對各類品牌的包容度更高,招商能力也逐漸增強。這主要源自于網絡綜藝在廣告層面的多重優勢:第一,視頻網站的用戶更為年輕化,正是廣告主瞄準的最具購買力的目標消費群體;第二,網絡綜藝在節目類型創意上更加靈活,不僅能打造出適合多元產品植入的豐富主題,還可以為廣告客戶定制環節甚至定制整檔節目的形態;第三,網綜的營銷方式更多元,花式口播、軟廣植入、定制廣告小片,廣告與節目內容的結合更為緊密,與觀眾的互動效果更好。因此,許多廣告主越來越重視對網綜的投放,開始將廣告預算向網絡轉移。
在2017年綜藝節目整體招商不樂觀的形勢下,美食類網綜在吸引廣告投資方面的優勢將進一步突顯,這一優勢也許會為美食類網綜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小結
通過總結以上五點不難發現,由視頻網站主導的美食類網綜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通道,當電視綜藝結束了一輪美食熱進入倦怠期,網絡綜藝卻推動美食綜藝向多元類型、價值輸出、自主原創發展,并且進一步開拓了廣告價值空間。2017年,網絡綜藝方面還在美食類節目上加大了計劃比重,預計有7檔新節目上線,而愛奇藝的《姐姐好餓》也將推出第二季。大量的新網綜出現,是在美食類節目上的深度探索,在網綜的推動下,未來美食綜藝能否出現新發展值得期待。
圖7:(部分)2015-2017純網美食綜藝
來源:影視產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