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yule.com.cn 近日,電視劇《剃刀邊緣》在北京舉辦劇本研討會,原作編劇余飛攜袁子彈、汪海林、陳彤、宋方金、王志軍、任寶茹、高璇、劉譽、王力扶等國內一線編劇齊聚一堂,從近期熱播諜戰劇《剃刀邊緣》出發,暢聊當下諜戰劇的創作方式,以及《剃刀邊緣》對于國產諜戰劇帶來的啟發和存在意義。進而提及到視覺呈現方式、國民信仰缺失等嚴肅話題。
《剃刀邊緣》將國產劇拉回正常軌道 創作與美學缺一不可
電視劇《手機》的編劇宋方金在研討會上表達了對《剃刀邊緣》的喜愛,并就行業整體而言,直言不諱的批判了一些扭曲現狀。他表示區別于一些諜戰劇中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剃刀邊緣》回歸了電視劇正常的創作路徑以及美學現象,告別了市場中比較懸浮的東西。而正常軌道上的創作勢必會引起市場回響。在他看來,這也是《剃刀邊緣》對于整個行業而言的最重要意義。
曾創作電視劇《團圓飯》、《家常菜》的王力扶表示,她很驚訝《剃刀邊緣》的完成度之高,認為余飛將各類元素融合的天衣無縫,大概是緣于在前期執行時,就已經把主題想的非常清楚。創作即落實主題,否則彌漫在主題之外的敘事都是無效敘事。
去年因都市情感劇《歡樂頌》大火的編劇袁子彈,也來到了研討會的現場,她首先對現下的市場環境表示些許無奈,在過去,制片方會尊重和理解她放慢劇本創作的速度,并贊揚她認真努力。而現在,制片方卻變成了催促進度及追逐市場的立場。因而提及《剃刀邊緣》時,她首先肯定了余飛在這部劇中所呈現出來的嚴肅和縝密,另外從故事內容來看,“邊緣”二字深深吸引了她。一部劇把重點放在邊緣人物上并不多見,而從邊緣人物的經歷所推進的情節發展,采用了美劇的常見方式,一個小閉環緊接一個小閉環。此外,痞而不油的主人公、極少在諜戰劇中占大篇幅的女主角、高度還原史實的服化道等,這些細節讓《剃刀邊緣》 充盈飽滿,令人親切。
《誰來伺候媽》的編劇王志軍表示:“《剃刀邊緣》是當下最對的諜戰劇”,在他看來,《剃刀邊緣》是在遵循正確的規律并且做對的事,對比一些諜戰劇一味采用小鮮肉演員,忽略演技和制作,《剃刀邊緣》從演員到制作都比較制衡,讓劇本的效率發生最大化。這樣觀眾能夠真正的關注到創作本身,而不會被其他元素分散注意力。
諜戰劇《鋒刃》的編劇劉譽認為《剃刀邊緣》擁有著史密斯夫婦的人物關系、韋小寶式的人物設置、揉雜了辦公室政治的劇作風格。從故事創作上,五集一個單元的結構設計也是區別于其他諜戰劇的顯著特征,看起來酣暢淋漓、一氣呵成。
諜戰劇中人物轉化成重點 信仰構建成創作難題
曾創作多部都市情感題材的編劇陳彤在研討會中提及一個概念,即建立信仰的構建。她認為,其他類型劇都不涉及這個問題,只有諜戰劇存在著信仰問題。她以劇中文章飾演的許從良的一句臺詞舉例“從小到大沒有受過這么大的侮辱”,然后馬伊琍飾演的關海丹對他解釋,“李立軍犧牲的是生命,你犧牲的是尊嚴”,陳彤認為這就是徐從良這個人物信仰構建很重要的階梯。
《別了,溫哥華》、《我的青春誰做主》的編劇任寶茹在看劇之前,認為諜戰劇里的主要人物都應是正面形象的,所以看到第一集許從良出場時,覺得有點暈。基于大時代的轉折點下,革命者以這樣的形態進入,逐漸擁有正確方向的基因,對于接下來情節的建立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編劇高璇也有著同樣的思考,她認為所謂英雄線,或者以愛情線承載主題的投射對象,其實一開始無關信仰,而關乎生存,在經過了種種通關打怪后,才逐步升級成信仰。現代人的信仰往往藏于內心,因此編劇在構建信仰的過程中,找到一些通達信仰的渠道成了創作難題。《剃刀邊緣》巧妙融入旁白,通過旁白說明許從良對美的追求,同時代入了觀眾的情緒。
提及信仰構建,曾創作《鐵齒銅牙紀曉嵐》、《神醫喜來樂》的編劇汪海林認為新的市場環境下,如何處理好情感形態、價值形態的確是個難題。愛上一個人便引導他的信仰是這些年創作的一個趨勢,盡管從個人去寫信仰的產生是有偏差的,但他同時也承認這屬于整體的傾向及文化問題。
余飛:國產劇切忌一步登天 愿接受有干貨情況下的“炒作”
電視劇《剃刀邊緣》自開播以來,播出成績耀眼,經過兩周之后雙臺收視率紛紛破一、網絡播放量日均兩億,在諜戰劇中實屬難得。劇中人物許從良區別于以往諜戰劇中的根正苗紅,從一個沒有堅定信仰的混世偽滿警察廳科長,逐漸成長為一個有義氣與擔當、有信仰與膽量的共產黨員,引發熱議不斷。
如同前文提起的,曾創作過《永不消失的電波》、《重案六組》等經典作品的余飛,這次作為《剃刀邊緣》的主要編劇,最大的創作難題在于許從良的身份的轉換,即在全民信仰普遍缺失的時代,如何自然地令混世特質和堅定信仰融于同一人身上,這本身就是矛盾的對立面,稍微處理失當就很難說服觀眾。這對于余飛來講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而這項挑戰完成的如何,諸位業內人士給出了肯定回復。
除此之外,余飛笑稱自《剃刀邊緣》播出后,自己接受了不少媒體的訪問,曾有人質疑他是否借劇炒作。余飛坦言即使是“炒作”,也是基于有內容、有創作基礎上的干貨炒作。國內的影視行業起步較晚,基礎不牢靠。余飛認為基于這樣的背景之下,應先把基礎打好,做出老百姓喜歡的常規劇后,再順應自然熱度提升高度。無論何時,都應以觀眾需求為創作本體,否則只是一場口說無憑的自我消耗。
研討會的最后,知名電視評論人、《影視獨舌》公號創始人李星文就各編劇發言進行總結,從嚴肅端正的創作態度聊到不同主題的人物、從劇本創作到美學呈現,信息量極大。接下來任重道遠,隨著大結局的臨近,《剃刀邊緣》還要面對口碑的檢驗、市場的反應等艱巨任務。但作為國產諜戰劇中的一環,《剃刀邊緣》現下所產生的影響力已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