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權威影視雜志《Variety》正式公布了第二屆全球行業頂尖營銷人物榜單,微影時代創始人兼CEO林寧以其卓越營銷觀點及商業管理能力躋身全球營銷五十大頂尖人物榜。值得注意的的是,林寧本次入選也是全球文化娛樂領域中的唯一一位華人。
據了解,美國《Variety》(綜藝)雜志擁有百年的海量行業專業信息背景,現已成為全球行業人士獲取娛樂與媒體專業商業新聞的首選渠道。本屆全球50大榜單人物均是來自不同行業頂尖精英,其中不乏21世紀福克斯、華納娛樂、索尼電影、夢工廠動畫等全球頂級娛樂影視公司的高管。林寧本次入選并與以上同行一同站在全球的舞臺, 體現出了《Variety》對林寧及及其公司微影時代在過去一年中所創造出商業價值的認可。
正如《Variety》在對林寧獲選詞中寫道,“林寧正是看到了移動端數據賦予營銷發行的精準、快速觸達能力,而傳統媒體渠道構建緩慢且缺乏互動,終究會被逐步蠶食。由林寧先生于2014年創辦的微影時代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及宣發平臺,通過在線營銷,票務,衍生品等渠道,連接娛樂產業中超過10億用戶。”
毫無疑問,林寧領導下的微影團隊,憑借其成熟的互聯網思維以及領先的商業模式,對中國電影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據藝恩監測數據現實,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規模高達496億,其中在線票務份額占據超過76%,而美國在線票務只占整體20%。這背后體現的是,中國在線票務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文化內容的消費方式與習慣。中國作為文化大國, 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更吸引著全球的關注。
然而,對于中國文化何時才能真正出海、如何出海一直是討論的焦點。 文化大國向強國轉變雖然仍存在一定時間和距離,但是像林寧一樣的步履堅穩的行業人已經出現,正引領微影時代這家新型的娛樂公司駛出國門、走向世界。
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轉變 微影身體力行推進文化建設
近年來,依托于中國宏觀經濟的強有力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還有供給側改革的政策的實施,中國經濟保持穩步增長。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GDP增速為6.7%,勇奪全球第一。而中國作為經濟大國,更需要文化軟實力來作為內在驅動力,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讓全世界各地更好的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創造并挖掘出中國文化的內在價值,推進中國經濟更好的“軟著陸”。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軟實力的建設以及中國文化“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戰略方針,已寫入“十三五規劃”工作規劃綱,更成為當下所有文藝工作者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更在近年來的文藝工作座談交流會上多次強調,要大力推進文化創新與建設,并鼓勵文藝工作者要多創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
可以看到,重點發力文化軟實力已成為了驅動經濟增長、展現國家內在價值的重要任務, 更是推進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轉變的支撐。在3月初剛結束的兩會文藝專場的論壇上,就有文藝委員代表發表觀點,“推進文化產業建設,要把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轉變,可以從擴大內需做起,要能夠不斷提供優質內容,讓人民大眾能夠輕松便捷的欣賞。”
那么如何才能讓人民群眾更輕松方便欣賞到文化作品?其實,林寧3年前創立的在線票務工具早已給出了正解。
事實上,文化建設中所謂的“引進來”不只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可接受認可的文化內容,更要在提升觀看體驗的前提上盡可能的降低獲取成本。而林寧在未創立微影前,已是傳媒和互聯網領域的成功創業者,更擁有超過10年互聯網媒體及營銷經驗。 基于對文化政策及市場的敏銳思考及精準判斷,林寧迅速切入到了在線票務市場。
微影在線票務前身是騰訊微信和QQ的在線電影票窗口,屬于以上產品生活服務功能中的一個分支。早期,微影充分利用騰訊社交產品的優勢,擁有微信8億活躍用戶、QQ 9億活躍用戶流量入口價值,加上移動化的即時購物場景便利,幫助用戶實現一站式的消費服務體驗。
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以及下游入口的價值作用凸顯,微影很快的將影視票務業務在原有基礎上,獨立分拆,命名“娛票兒”,并在后續收購了電影文化青年的精神家園——格瓦拉。兩大票務矩陣產品,基于平臺+數據+用戶的三位一體模式, 加上成熟完整的商業模式和極致體驗,連接1億以上用戶,并覆蓋全國500個城市6500多家影院,2400多家劇場、體育館和展館。
微影自成立以來,市場占有率保持高速增長,單日出票量峰值6,000,000張。目前,每三張電影票就有一張出自微影時代。
截至目前,微影旗下票務已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覆蓋影視、體育、演出等業務的互聯網公司,更是國內最大的在線票務平臺。
可以看到,在響應國家文化建設方面,微影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產品優勢,并不斷建立引入海外片源,豐富大眾的文化生活來源。微影在過去2年來已成功引入并發行像《速度與激情7》、《倫敦陷落》、《極限特工:終極回歸》等數十部美國好萊塢大片。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指南下,微影充分發揮移動票務平臺優勢助推影片宣發,直擊用戶精準必達。
據微影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微影時代參與聯合出品發行影片53部,創造128億票房;深度參與影片130部,覆蓋票房達到330億,占2016年總票房的73%;暑期檔深度合作影片17部,共貢獻42億票房。
可以看到,無論是對產業上游的內容引入,還是到下游的票房宣發,微影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上都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中國經濟力整體提升后,對中國軟實力渴望已成為了當下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目標。無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以微影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正在運用互聯網的技術力量,與文化產業產生緊密結合,抓住并把握中國文化爆發增長的契機,向全球展現中國文化創意,展現一個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的突進。
微影出海“借船”之道:巧借資本 微影國際化加速駛入快軌
近年來, 出于對文化出海的渴望,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之間的交流越發頻密,似乎找到了期盼已久的答案。“如果‘造船’有困難,不如選擇“借船”通過合作學習來彌補經驗的不足。”一位業內電影人士表示。
從目前來看, 主要有三種出海方式,收購或入股海外有潛力的影視公司、單個項目進行合作及傳統的中外合拍片等。而受到跨境資本外流管控以及中美文化差異等因素影響,出現了像萬達收購美國DCP破產、樂視主導中美合拍影片《長城》口碑票房敗北的結果。因而, 傳統的出海方法存在一定局限。
據業內人士透露, 與好萊塢六大合作門檻同樣很高,對方不只看這家公司的整體市場運作能力,更重要的還有對電影的理解是否到位。
說白了光有錢還不行,還得有資源。 而微影在過去兩年整體市場運作能力以及出海的表現是業界有目共睹,更為國際化借船出海提供新的借鑒經驗。
微影起步先從票務分發切入,在市場先站穩腳,獲得實力認可。騰訊微信、QQ,加上自有娛票兒和格瓦拉等四端,覆蓋上億規模年輕觀影熱愛電影群體。之后微影迅速借力資本, 對內容生產、開發制作、發行營銷、場館到衍生品售賣等完整的產業鏈布局,覆蓋影視、演出、體育、新媒體等四大領域。
過去兩年來, 微影主導設立微影旗下娛躍影業和娛躍發行兩大部門,并參與投資包括君舍文化、十三月影視、樂逗游戲、冠軍冰場、金港汽車開心麻花、新榜、賽點體育等數十個項目。
微影林寧的投資邏輯就是要把產業鏈上下游每個點打通,充分發揮未來微影票務的營銷宣發實力,連接上億年輕消費群體需求。
很顯然,微影在國內業務打下堅實基礎后,首要的戰略意義是對全球化出海道路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林寧更多次指出,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將迎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文化產業也到了爆發的時刻, 屆時全球頂級娛樂公司都會涌入中國展開競爭。微影選擇全球化這條路不只是為自己,更是一份責任所在。”
從實際來看,與中國其他公司出海打法相比,微影則擅長先從下游入口切入,再迅速反哺內容進行承接輸出。據微影官方透露,微影在香港及東南亞市場的在線票務已于2015年啟動。這一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將國內成功的商業模式進行復制,迅速的進入海外市場占位,再協同內容輸送。
另一方面,在“借船”取經好萊塢方面, 微影北美洛杉磯的辦公室已經與好萊塢六大展開了業務溝通,并不同程度的參投項目和公司。同時,微影在香港已注冊成立合資公司微影銀河,專門負責微影在海外業務的投資以及好萊塢影視的牽頭合作。 而就在近日,微影官方對外正式宣布,微影將負責派拉蒙新片《攻殼機動隊》4月在中國市場上映推廣,并且作為投資方之一,還將享有全球的票房成績。
事實上,這并非微影與好萊塢六大的首次合作。就在2017年開年,雙方已展開合作,微影負責派拉蒙出品影片《極限特工:終極回歸》在中國市場的發行。平臺資源、用戶規模加上大數據支撐的精準的營銷指南,助推該部影片斬獲11億元票房,遠遠超過了北美市場表現,更成為2017開年后的首部現象級電影宣發標桿。
微影的合作模式及發行實力已獲得派拉蒙認可,這就不難理解為何雙方能夠很快進行二次牽手。業內人士對此評論稱,微影與好萊塢六大之間已探索出全新的合作模式, 在上游投資制作、下游線上宣發及票務數據系統管理等運作方面,體現出專業的數字營銷能力。相信不久后,一定會看到微影和好萊塢六大之間的更多合作。
然而, 微影的全球化進程表面看似順利,其實只有林寧自己清楚這其中的艱辛過程。作為中國互聯網電影公司代表,每年數不清多少次往返于北京和美國之間,出席各大中美電影高峰論壇,介紹講解中國互聯網以及在線票務對中國乃至全球影視產業的影響。在林寧看來, 在全球化這條路上,只要有幫助的,他都會不予余力的投入參與進來。
這兩年中國電影市場增長顯著,加上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人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使得華人電影在全球的關注度影響力提升。不知從何時起,只要外媒關注外國影片在中國電影市場表現就會習慣性的首選微影票務數據作為權威風向參考指南,而微影參與的海外項目同樣得到更多關注焦點。
總結:打造出海戰艦提上日程 微影出海勢在必行
中國電影產值的連年攀升以及文化產業未來的爆發趨勢已是不爭的事實,更讓全球看到了中國文化市場的潛力所在。
然而,無論是發展時間、電影機制以及產業規模上,中美電影之間都有著不小差距。以美國好萊塢六大影業為例,憑借成熟專業的工業電影機制,加上對中國電影觀眾需求偏好的熟知, 不斷用大片沖擊內地市場。
隨著這兩年民營資本實力增強, 像阿里及萬達這樣的機構正在全球文化版圖上積極進行的布局,隨意揮手金額少則幾千萬美金多則幾十億美金進行資本收購,篤定文化產業未來的爆發。
與以上巨頭相比,林寧個人及他的微影時代的確沒有如此闊綽,甚至顯得十分渺小。但在文化出海問題上, 沒有哪一個企業家不希望中國軟實力盡快提升,多一些建言獻策與經驗參考, 幫助中國電影早日走向全球的舞臺,輸送并展現中國文化的內涵價值。
回顧過去3年來微影的發展,可以發現,盡管在全球化之路會遭遇挑戰和質疑, 但是微影的國際化之路始終堅持不懈。從起初切入下游票務分發,到借用資本實現產業上下游的打通,微影只用了不到2年時間做到行業領先,模式和實力更受到行業認可。之后在全球化進程中,微影將模式復制到海外,對下游的布局,以及和好萊塢六大的合作,從優質內容來源到下游票務分發做足了布局。
毫不夸張的說,,微影今天的一小步,或許就是中國電影明天的一大步。借船出海取經終究是要打造屬于自己的戰艦。起碼在文化出海這個事來看,只要方向正確了,能夠到達大洋彼岸了,誰又會說你不是勝利者呢?